各路诸侯争霸春秋 ·何 频· 如果说“解放军”在中国大陆危机重重的改革开放运动中充当的是“保驾护航” 角色,那么地方诸侯则是改革开放的先行军和中坚力量,也可以说是中共内部最具 实力的“反对派”。“六四”事件后不久,各路诸侯奋起反抗中央保守力量的“削 藩”政策、率先抵制反改革的逆流;今年邓小平南巡之后,他们的反应远比中共中 央、国务院的掌权者要快捷,当中南海的江泽民之辈尚在犹疑之际,全国各地已迅 速形成了新的一轮改革热潮。 地方势力的崛起完全有迹可循,不象中南海最高层的动向常常扑朔迷离。而且可 以肯定,无论是在今年年底的“十四大”上,还是在明年年初的“八届人大”上, 地方诸侯将获得比以往更多的席位,并逐渐在变局中扮演主导角色。 中央已无力“削藩” 对于高度集中的政权而言,最担忧的莫过于地方势力“坐大”。中共自建政至今 ,曾先后进行了五次较大规模的“削藩”:第一次是五十年代初,毛泽东先是将邓 小平、陈毅、李先念等一批拥兵一方的地方诸侯调升中央,后又利用“高岗、饶漱 石”事件打击“地方主义者”;第二次是“大跃进”时期(五八年至六0年);第 三次是经济调整时期(六一年至六五年);第四次是文革时期(六六年至七六年) ;第五次是“六四”事件后(八九年至九0年)。前四次中央政权都是胜利者,使 地方诸侯的合法性完全来源于中央;而第五次的胜利者却是地方诸侯。 八九年群众街头政治运动期间,全国各地多是采取放任政策,即使在北京发生武 力镇压事件后,许多地方的群众运动仍是汹涌澎湃,直至六月九日邓小平露面之后 方告基本平息。这种离心倾向自然令中央的强硬派忧虑。同时,为了清洗胡耀邦、 赵紫阳在地方的势力,中央掌权者随即进行了全面性“削藩”行动。 一方面开动宣传机器、发布红头文件猛烈抨击地方主义。 九0年九月,各省、市、自治区领导人奉召聚首北京讨论“八五计划”。在完全 没有串联、预谋的情况下,诸侯异口同声抱怨中央集权,不满地方财力遭榨取。沿 海开放地区要求“更开放、更特殊的政策”;内陆、边境地区则要求“与沿海地区 一同的政策”;中央要求“加强行业管理”,地方则要求“中央不能把地方的块块 权益都拿走”,部分省长、省委书记更是“胆大妄为”批评中央。山东省省长赵志 浩说:“有利于稳定局势的改革措施不能随便取消,也不应用弱化地方政府利益的 方法来消灭地方主义”;黑龙江省委书记孙维本则斥责某些领导人的做法是“抽象 地肯定改革开放,具体地否定改革开放”;四川省的领导人则通过《四川日报》不 客气地指出:“邓小平同志说过要专心一意搞经济建设,然而,大家在制定计划, 分配工作的时期,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进行的吗?是诚心诚意地在进行吗?恐怕答 案是否定的。”有的省长更直言,“中央只想到用轮调制削弱地方领导的权威,就 没想到把大家换来换去,完全不熟悉环境,怎么开展工作?”如此攻势之下,在随 后召开的全国计划工作会议和“七中全会”上,中央强硬派只得收敛杀气,向地方 势力作出部分妥协。 地方势力的逐渐壮大,除了胡耀邦、赵紫阳时期中央主动下放了一部分权力给地 方的因素外,诸侯本身年龄和文化结构的变化更是一个重要原因。中共中央组织部 一九九一年六月的统计显示,现在省级(包括省委正副书记、政府正副省长)领导 成员的平均年龄是五十四点九岁(八二年是六十二岁);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 省级干部占百分之七十三点六(比八二年增加了三倍),而且其中百分之七十是专 业技术人员出身。这种年龄结构和知识结构,无疑是地方诸侯较少意识形态束缚, 富有工作闯劲的基本要素。 另外,本省藉领导干部比例增大(约占百分之六十多),亦影响了诸侯们的“地 方意识”:不保护地方利益,不发展经济实力,就无法获得老百姓的拥戴,自身也 缺乏“政治本钱”。在这一点上,“太子党”出身的叶选平是最典型的例证。尽管 地方诸侯中大部份人的声望和政治背景不如叶选平,但他们清楚地知道,只要打着 “改革开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旗号,不在意识形态上明显与中央对着干 ,即使公开向中央“要权”或在经济政策上自行其是,也是“安全”的。于是,在 现实政治的空间里,地方诸侯有意无意地成了推动中国大陆现代化、民主化的中坚 力量、现实力量。 神州处处藏枭雄 地方势力在中国大陆改革开放中逐渐扮演主导角色。这一点我们从邓小平今年南 巡之后看得更清楚。当全国上下都在高唱改革之际,不少人只是假着嗓子喊几声( 如中央机关的诸多要员);有些人只能起到啦啦队式的助威作用(如军中将领); 有些人仍对邓小平的诚意和实力半信半疑(如知识份子)。唯有地方诸侯才是“圣 旨”的真实执行者。即使从一贯保守、僵化的《人民日报》上,也可以看到各地诸 侯在抢搭“改革列车”,除争先恐后宣布成立新开发区外,也提供境外投资者更多 优惠条件;有的省市等不及中央的指示,自行提出诸多“更改革,更开放”的措施 …… 从各种渠道来的信息表明,一批作风开明、政绩显著的省长正待冒升,他们中至 少包括以下人物:河南省省长李长春、江西省省长吴官正、山东省省长贾志杰、四 川省省长张皓若、黑龙江省省长邵其惠、吉林省省长高严等人。他们有的将在“十 四大”获选中央委员或候补中央委员,有的将晋升更重要职位。由于海外长期以来 过多将注意力集中在中共最高领导层,往往忽视了他们的政绩和潜力。 现年四十八岁的河南省长李长春,是中共最年轻的省长。他六六年毕业于哈尔滨 工业大学(国务院对台办主任王兆国为其同学),长期在辽宁省工作。任沈阳市市 长时,即大胆推动当时极为先进的“厂长负责制”和“企业破产制”等改革措施, 引起极大回响;此外,他也积极支持当时总书记赵紫阳所推动的物价和金融改革。 八六年四十二岁时获任辽宁省省长,九0年调任河南省省长。他在辽宁工作时深受 当地人民的喜爱和支持,调到河南这个是非之地(人事斗争激烈)后,被迫保持了 一段时间的沉默。邓小平今年南巡之后,他终于公开发言了:“如果我们仅仅只是 跟上全国对外开放步伐,那么起点低,基础差的河南省到本世纪末仍处在全国的落 后地位,因此,河南在对外开放上要跑起来。”李长春自认各地开放大潮迭起,已 对河南形成夹击之势,所以他提出沿“桥”(欧亚大桥)开放,使河南省会郑州成 为欧亚两大陆的一个贸易集散地,并以其为中心,建设洛阳、焦作、三门峡三个开 发区。同时发挥河南拥有三十万台胞的优势,兴办郑州“台资开发区”。李长春的 搭档--中共河南省委书记侯宗宾是宋平的亲信人物,宋平在甘肃工作时,侯为其副 手。李、侯两人的关系,自然影响着李长春在河南施展手脚。但李长春最终将以其 年龄优势和政绩跃居最高领导层,他是未来中共政治局或国务院成员的重要人选。 毕业于清华大学(研究生),籍贯江西,比李长春大六岁的江西省省长吴官正, 亦是技术官僚出身。八三年任武汉市市长时,正遇上国务院决定在武汉搞经济体制 综合改革试点。吴官正因思想开放,作风扎实,很受赵紫阳赏识。八六年原江西省 省长倪献策因涉案坐牢,吴官正即调任江西省省长。江西为中共“老革命根据地” ,经济落后,领导干部多为僵化保守者,加上吴的搭档是毛致用,已任省委书记有 十多年(以前在湖南任职)之久,为中共省级干部中最著名的“不倒翁”,使吴官 正长期孤掌难鸣。今年邓小平南巡广东,北去上海途径江西鹰潭时,曾招见吴官正 大谈反“左”。随即,吴官正宣布江西划出总面积达六点五平方公里的三个经济开 发区,包括南昌——九江工业走廊、景德镇市和樟树市的经济技术开发区。吴官正 的口号是“粤为赣用”、“闽为赣用”,只要广东、福建省能干的,江西也照干不 误。五月十九日,吴官正率团访问香港六天,与港、台巨商进行了广泛接触。 现在连中央候补委员都不是的山东省省长赵志浩,九0年曾在中央计划会议上率 先“放炮”而在中共内部赢得改革派赞赏。他与中共山东省委书记姜春云(两人均 是山东人)配合默契,即使在“六四”之后亦积极推行改革措施,抵制中央保守派 的“倒退政策”。八九、九0年两年政治上的波动使一些省市经济出现滑坡。山东 却保持增长加速并在全国有了一个自豪的“一、二、三、四”:年国民收入跃居全 国第一;工农业总产值全国第二;国民生产总值全国第三;外贸出口全国第四。故 有“南有广东,北有山东”之说。二十多个省市自治区的负责人带队前去山东,想 探索山东经济崛起的“奥秘”。人们发现,山东之成功,简而言之,就是不跟中央 瞎跑,不受中央政治斗争左右,任何时候都把增强自己的经济能力放在首位。赵志 浩和姜春云的口号是:“敢闯、敢试、敢冒!”就今后仕途而言,赵志浩的不利因素 是年过六旬,省长职务最多任到明年。但已有消息说,中央正考虑将他调到北京或 天津任职。 五八年曾被打成“反党、反社会主义份子”而坐牢的现任黑龙江省省长邵其惠, 与李长春是哈尔滨工业大学同校校友。邵其惠是大陆“文革”后第一批高级工程师 的一员,八九年接侯捷任黑龙江省省长。他任省长后不久,曾从《黑龙江日报》领 取了一张记者证,微服私访一星期,被中共报刊大肆宣扬。他近年来致力与苏联( 后独立国协)发展边境贸易关系。一九九一年,黑龙江进出口总额达十九亿美元, 出口总额居大陆十九个内陆省份首位。今年三月,邵其惠在北京宣布黑龙江发展战 略:“南联北开全方位开放。”其中黑河、绥芬河两市获省级权限,享受经济特区 同等的优惠政策。今年五十八岁的邵其惠,可望在“十四大”上获选中央委员。 高级电力工程师,今年五十岁的吉林省省长高严,是九二年才上任的政坛新星。 比他还年轻四岁的中共吉林省委副书记张德江,则据说已内定为中共吉林省委书记 。他俩在“十四大”均可能获任中央委员。他们可以大显才干的是,图们江已成为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最新推动的多国计划,可行性计划评估的三百万美元费用亦由联 合国支出。目前已草拟参加该计划的国家除中国外,还包括俄罗斯、外蒙古、北韩 、南韩,日本则可能成为第六国。这项长达二十年的计划,为的是使图们江成为“ 国际自由贸易区”——用高严的话来说,是东北亚地区的“香港”。现在,地处图 们江开发区三国(中、俄、朝)交接点的珲春市已开始实施“比特区更特的政策” 。 “太子党”出身的湖北省省长郭树言、四川省省长张皓若,均是高级工程师。郭 树言九0年年初辞去国家科委副主任职务,来到湖北省时即预言:“中国大陆的对 外开放将出现由沿海地区向长江流域推进的势态。”几番争取的结果,是中央承诺 在一九九五年之前,向湖北省投资人民币七百七十亿元,并同意湖北奉行与沿海特 区相同的特殊政策,使湖北成为“中国贸易中心”。张皓若则早在中共左派理论家 大批“盲目放权”和“盲目迷信市场机制”的时候,针锋相对地提出必须落实国营 企业的自主权,按照“三资企业”的办法,促使企业走上市场,形成适应市场竞争 的企业体制。邓小平南巡之后,张皓若将全省划为八大经济区域,放手让他们各自 根据各自的特点进行建设,而不是全省一刀切,这在大陆各省,尚属首创。郭树信 和张皓若在“十四大”均有望成为中央委员会新贵。 除上述人物外,西藏自治区政府主席江村布罗,海南省省长刘剑锋、福建省省长 贾庆林、湖南省省长陈邦柱、江苏省省长陈焕友、山西省省长胡富国等人亦被列入 “十四大”上的中央委员会候选名单。 年老诸侯面临淘汰,政坛将冒出新星 按照中共组织部门的规定,省长、省委书记的年龄一般不能超过六十岁,直辖市 和少数民族自治区政府主席、区委书记的年龄不能超过六十五岁。也就是说,在今 年底到明年初,一批现任省(区)委书记、省长(区政府主席)面临淘汰,他们中 除个别人将上调中央外,多数将退居二线。 新任省委书记、省长候选者将来源于三部分人:一是现任省委副书记、副省长; 二是中央部委副部长、副主任;三是经济特区、计划单列市和一些改革成就显著的 地级市市委书记、市长。他们的年龄在五十岁左右,大学文化程度,具技术专长或 实际工作经验。 这些正待冒升的政治新星多是在胡耀邦、赵紫阳当权时期获任司局级甚至副省( 部)级干部,八七年反资产阶级自由化运动中和八九年“六四”事件,阻碍了他们 的仕途,同时也使各省委书记、省长年龄出现老化现象。新的一轮改革浪潮,势必 将他们推到第一线。 与第一代、第二代中共领导人相比,第三代政治家不仅年轻、文化程度高,而且 在性格方面有明显的特征。矛盾的成长经历,不测的政治风云,使他们学会了中共 政治中所有的权术和阴谋,并将它运用自如,他们老谋深算、不动声色、能量丰富 、进退自如(多原则性)。但是,他们远比江泽民、李鹏这代人富开创精神,现代 意识,加上个人政治利益的需要,他们对中央政权将有更大胆的反叛。这是中共领 导人最不愿意看到的,但不得不接受的现实。 第二次改革运动完全可能因为最高层的撕夺而出现反复,但地方势力的发展却真 正具有不可逆转性。换言之,中国大陆在“老人党”消失之后,面临的是和平演变 还是流血割据,除军队之外,关键就要看新一代诸侯能否对中央保持认同。从这个 意义上说,人们实在有必要对地方诸侯的动向予以密切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