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河源头汽车城 ·郭 英· 【编者按】此文原载于中共内部刊物《犯罪与改造研究》一九九二年第一期。文中 介绍的凌河源头汽车城,即凌源劳改分局。自一九九一年二月起,刘刚即被关押于 此劳改分局属下的第二劳改支队(参见《刘刚狱中二三事》)。此文作者为劳改分局 二处处长,《犯罪与改造研究》杂志的特邀编审。在作者的一片颂词的后面,读者 不难从字里行间看到中国监狱的某种真面目。 本材料由“中国人权”提供。 一九八四年,《中国法制报》以“一座特殊的城”为题,报道了这座“特殊的城 ”--辽宁省凌源劳改分局。这座城位于辽西山区,大凌河源头。五十年代初,这里 曾是个只有煎饼店、铁匠炉、棺材铺的默默无闻的小县城。城里没有一座楼房,没 有一家工厂,只有一些小小的店铺和手工作坊。而今,这里马达轰鸣,机器飞转, 幢幢楼房拔地而起,座座厂房整齐划一。宽阔的凌河大街上,各种车辆川流不息, 数千名身着橄榄绿色警服的劳改工作干警,夜以继日地工作在岗位上,把一批又一 批的劳改犯送上新生之路。 凌源劳改分局是一九五八年开始组建的。当时,根据辽宁省委关于开发辽西的指 示,从全省各地迁来十五个劳改、劳教、就业单位,七个单位的部分建制和人员, 集中了四千多名干部,四万五千多名劳改、劳教、就业人员,开始了艰苦的创业时 期。凌源的初创时期(一九五八—一九六二年),正值我国面临严重的三年困难时期 ,加之这里地处偏僻,工业落后,交通不便,初创时期的困难可想而知。首先,五 万人口涌进这小小的县城和农村,住房成了第一大难题。除少数人租借老百姓房子 外,大队人马只有靠搭秫秸窝棚、挖地窖子、临时宿舍以避风雨。连石灰窑、砖瓦 窑、马棚、仓房都成了好的栖身之所。第二大难题是吃饭吃菜难。凌源这样的闭塞 、偏僻之地,千军万马开进以后,粮食和蔬菜供应一时难以满足,一日三餐难以糊 口。为了克服困难,度过难关,全局上下总动员,大搞代食品,把苞米糊、榆树皮 等粉碎掺玉米面做成“跃进饼”吃,有时还要上山挖野菜充饥。第三大难题是监管 难。几万名劳改、劳教人员,白天在野外劳动,晚间没有牢固的监舍和高墙,只好 采用原始的“划地为牢”的做法,在四周架一道铁丝网,在劳动现场拉上草绳或插 上小旗帜便是警戒线了。第四大难题是交通运输线。初建的二十个单位拉开了三十 华里的战线,当时只有少量的交通工具,大量的基建、生活物资全靠畜力车运输, 有的要肩背人扛。机关干部下基层,连台自行车都没有,靠两条腿往返几十里。常 常忍饥挨饿,挨冷受冻,关键时还要挑灯夜战,甚至十几天不下火线。全局四千名 干警带领数万名劳改、劳教人员,经过四年的艰苦奋战,硬是在贫瘠、荒凉的辽西 大地上,建起了一座令人瞩目的劳改基地雏形,取得了初战告捷的可喜成果。 经过了三十余年的建设,如今,凌源劳改分局已成为颇具规模的大型劳改场所。 该局下属六个劳改支队,占地三百三十余万平方米,纵长达三十多华里,建筑面积 六十余万平方米,厂房十六万平米,固定资产原值14,707万元,各类设备1,823台, 专业生产线三十九条,铁路线6.8公里,蒸汽机车两辆,自备发电厂一个,石棉矿一 个。分局下属十个县团级单位。有自己的托儿所、幼儿园、小学、中学、警官学校 、电视大学和汽车研究所;有自己的商店、浴池、医院、液化气战、电影院和招待 所;有自己的电视台和通向各家各户的闭路电视系统。宽敞的凌河大街两侧是花坛 和挺拔的杨树,春夏之交繁花似锦,白天晚上车水马龙,人声喧闹。有人说是一座 劳改城,也有人说这是一座汽车城。 凌源劳改分局企业名称为“辽宁省凌河汽车工业公司”,该公司从一九六四年开 始生产“凌河”牌大客车,一九六七年又专为部队生产军用保温车,一九六九年试 制成功“辽宁一号”四吨载重车。几年之间,“辽宁一号”已驰名省内外。一九七 七年,经过改型,又以崭新的面貌与用户见面,改名为“凌河”牌。“凌河”牌比 “辽宁一号”获得了更高的声誉,多次被评为省优产品,一九八五年在部级质量检 测中,被评为中吨位载重车中的唯一的一等奖。现在,公司已发展为能生产多种型 号汽车和各种汽车配件的综合生产厂家。主要产品有:LN141型、LN141A型四、五吨 汽油车,LN142、LN142A型五吨柴油车,五吨长、短车厢柴油车,五吨平头车,八吨 、十吨半挂车等近十个汽车品种;还生产115马力柴油发动机、120马力柴油发动机 ;汽车燃油泵、拖拉机履带板、可锻铸铁钢圈;汽车、拖拉机仪表;高压喷油泵、 铝活塞等各种配件四十多种产品。该公司已被国家列入全国汽车发展规划定点生产 厂家,也是辽宁省汽车工业规划的重点项目。 在改造工作上,监管设施由简单到完善,教育改造不断深化。现在,一幢幢监舍 大楼代替了过去的帐篷和平房;高墙、电网、岗楼、电动铁门代替了过去的草绳和 刺网;各支队和配备了囚车、警车、摩托车、报话机、报警器等交通通讯工具,有 的支队还安装了监听、监视装置,完善了由收押到释放过程中的一切监管制度和措 施。三十年来,成功地改造了历史反革命、国民党战犯、美蒋派遣特务、女犯、劳 教人员及大批各种刑事犯罪分子。不少人新生之后,成为四化有用之才。在狱政管 理方面,一支队首创了“犯人一日生活制”,分局在各支队推广,修订为“犯人生 活日准则”,后经上级机关和兄弟单位的发展完善,司法部制定了“犯人改造行为 规范”。在犯人考核奖惩方面,施行了“百分考核制”,以后上升为“改造、生产 双百分考核”,进而又发展为“以分记奖、以法减刑”,对促进犯人的积极改造发 挥了很好的作用。凌源二支队在“分级管理”的基础上,引进外国的管理办法,结 合支队实际,实行了“累进处遇”,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在一九八八年全省劳改单 位评比中,该支队名列第一。现在,凌源有五个之队实行了“累进处遇”。 在教育改革方面,注重教育实效,不断探索新的路子。一九八零年,凌源一支队 从各中队抽出120名青年犯组成技术培训中队。没教材,自己编;没教师,就在监舍 、俱乐部上课。通过培训,这批犯人在生产中发挥了作用。一支队的做法得到了中 央领导的好评,当时主管政法工作的中央书记彭冲同志作了重要批示,认为“这才 是改造人造就人的路子”。一九八一年二月,公安部正式发文,要求全国劳改单位 尽快把文化技术教育开展起来。现在,这一做法已发展为建立正规的育新职业技术 学校,以在全国推行,凌源六个支队已全部成立了育新学校。 一九八二年,为深入贯彻全国“八劳”会议精神和党在新时期的劳改政策,凌源 分局打破几十年的封闭改造的常规,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较早地借助 社会力量开展帮教活动。《人民日报》报导了该局组织青年犯参观文明村、文明厂 的情况。《辽宁日报》在头版头条发表了题为“三名女教师应聘做监外辅导员”的 消息。到一九八五年,该局各支队已聘请监外辅导员七十余人,与省内外几十个单 位建立了帮教联系。大墙内外的联合帮教对犯人的悔过自新发挥了促进作用。全局 的监区文化活动也开展得丰富多彩,经常举办各种球类、棋类比赛;举办书法、绘 画展览;开展智力竞赛;体育竞技比赛;组织集邮、文学创作等各种兴趣小组;召 开全监犯人体育运动会;春节期间的秧歌和各种游艺活动;有的支队还利用闭路电 视系统开办了监内新闻等。在“修我长城”、“亚运会”和一九九一年南方三省水 灾期间,不少犯人积极捐款,献上服刑者的一片真情。 凌源劳改分局成立三十多年来,给国家做出了较大贡献,不仅生产了几万辆汽车 ,而且成功地改造了数万名犯人。因此,凌源分局受到了上级领导的关怀和重视。 辽宁省的各级领导人黄火青、仇友文、陈仆如、全树仁,公安部司法部领导于桑、 邹瑜、金鉴、郭德治等先后到该局参观视察,并给了较高的评价和极大的鼓励。日 本著名法律专家左左木静子在该局参观回国后,在《每日新闻》载文称:“我坐着汽 车在这里参观了两天,还没有看够。”她在文章中对我国的劳改政策和凌源的改造 场所及成果,给予了高度赞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