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四后中国对外政策的基本走向 ·顾为群· 一、六四前中国对外政策的基本特点 一九七九年至一九八九年被人们称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十年。在这十年里,中国的 对外政策有以下新的特点: □中共放弃了关于世界处于“革命与战争前夜的帝国主义时代”的看法,转而认 为当今“世界处于和平与发展的时代”; □中共放弃了毛泽东的“三个世界”理论,也不再试图作第三世界的领袖,虽然 常常还是扮演第三世界的发言人的角色; □中共基本上放弃了国际共运的理论,不再打算谋求在全世界建立共产主义社会 ; □中共放弃了世界战争不可避免的理论,不再准备“早打,大打,打核战争”, 转而认为只要各国努力,战争可以避免; □中共摈弃了所谓“中央王国”的下意识的迷思,其外交政策行为不再受到“中 国是世界的中心”这种错误观念的影响; □在逐渐的非意识形态化的情况下,中共开始理直气壮地强调“国家利益”,强 调外交政策为经济利益服务; □中共从较多地强调“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变成较多地强调“综合国力”,包括 军事、政治、经济、文化力量对对外政策的重要性。 导致中共对外政策哲学基础变化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邓小平的实用主义哲学占了上风; □对外开放使得中共经济中的对外部分达到中国大陆国民生产总值的百分之三十 ,使中共与世界更为相互依存; □对西方开放,尤其对美国开放,向西方派留学生使得中共对西方更为了解,而 且与西方的关系全面发展,包括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文化诸方面; □长期的反复试验(不断摸索)的过程。 二、六四后中共内部环境的变化 六四后,中共对外政策制定的国内环境主要有如下几点变化: □李鹏担任“中央外事问题领导小组组长”;邓小平名义上退休。这使得邓小平 对外交政策的控制力有所削弱。 □中共六四对和平示威者的镇压使中共统治的正当性受到空前的质疑。越来越多 的人,包括许多中共的中下层干部对中共高层都采取消极怠工、不合作的态度。这 使得任何政策的制定和执行,包括对外政策的制定和执行都比以前更为困难。 □六四后中央政府的权威有了进一步的削弱,而地方政府的权力,尤其是沿海各 省的权力有了进一步的扩大。这使得地方政府,尤其是较为富裕的沿海省份的政府 对于中共对外政策的影响比以前有所提高。 □随着中央政府权威的削弱,边疆少数民族居住的几个省份及少数民族问题在中 共的对外政策中成为更加重要的因素。据报道六四后中央外事小组开过一次会议, 参加的人包括各边疆省份的领导人。这种情况似乎以前没有发生过。另外,西藏问 题变得比以前更为重要也是一个例子。 □随着中共政权统治正当性的削弱,台湾因素对中共对外政策的影响也比一九七 八年至一九八九年来得更为重要。中共与台湾在国际间就国际正当性的争夺变得更 为激烈。中共的“一个中国”的政策受到国府的挑战,九个国家承认台湾,中共与 它们断交。除美国外,现在更多的西方国家愿意卖给台湾军火,包括法国、德国、 意大利和比利时,而这些国家向台湾出售军火,等于是给予中华民国的国际人格的 一种事实上的承认。中华民国与西方国家的双边政治关系--非官方的官方关系的层 次有了显著的提高。 □由于六四邓小平调动军队镇压学生和市民的和平示威,军队在中国大陆政治中 的影响较六四前有所增长。这种情况对中共的对外政策带来两方面的影响,一是由 于依赖军队而使邓小平政权不得不更多地满足军方的各种要求,包括对于增加军费 的要求。一九九零年至一九九二年中共的军费增加了百分之五十左右,使得中国的 邻国对中国更为担忧。其次,似乎目前中共的对外军售政策更多地受到军方的影响 ,非军方,如外交部等对军售问题的影响似乎比以前更小了。 三、六四后中共外部环境的变化 六四后国际政治中发生了一些惊天动地的事件,造成对中共的四大刺激。 第一种刺激是西方各国政府对中共的制裁。六四后西方各国对中共的制裁可以分 五大类:口头谴责、限制或禁止政府高层接触、暂停或取消军事交流、取消或推迟 政府间和通过多边国际金融机构给中共提供的优惠贷款和停止向中共转让高技术, 或者停止进一步放宽向中共转让技术的限制。除了西方政治的制裁之外,还要谈及 西方民间对中共的制裁,例如,从中共银行在海外的分行中取出存款,外国投资者 和商人裹足不前等等。这两类制裁加在一起使中共经济的对外部分在一九八九年损 失三百九十九点九亿美元;一九九零年损失三百一十九点九六亿美元。 第二种刺激是东欧-苏联的非共产主义化,尤其是罗马尼亚的非共化模式--所谓的 罗马尼亚震撼。 第三种刺激是苏联的解体。苏联的解体虽然与苏联的非共产主义化相联系,然而 苏联的解体和非共化却又是两个不同的政治过程。东欧除了南斯拉夫和捷克,其它 国家并没有解体,虽然都完成了初步民主化的过程。苏联、南斯拉夫和捷克的解体 主要由于民族问题没有得到妥善解决。民主化却是经济教育发展、与西方联系增多 和苏联国力的削弱(对东欧而言)的结果。 第四种刺激是以美国为首的盟军在海湾战争中的胜利。在海湾战争中,中共提供 给伊拉克的防空系统是如此的不堪一击使中共高层和军方对中共的防御能力分外担 忧。 四、中共的防御性反应 中共老人帮在六四后国际环境的四大刺激下,有四大忧虑:西方制裁对中共经济 中的对外部分带来不利的影响,使得中共担心经济衰退,并担心经济衰退有可能造 成政治上的不稳定。非共产主义化使中共老人帮担心“江山变色”,江山易手。罗 马尼亚震撼使某些作恶多端的中共领导人及其子女担心自己死无葬身之地。苏联解 体使得中共领导人担心中国解体,担心少数民族地区,尤其是西藏地区和台湾独立 。美国在海湾战争中的胜利使得中共高层担心美国独霸世界,担心国际政治中出现 一极化的趋势。 在这诸多的国际刺激下,邓小平于一九九一年八月提出二十四字真言:“冷静观 察,站稳脚跟,沉着应付,韬光养晦,善于守拙,绝不当头。”这二十四字真言绝 妙地表现出中共老人的心态,而且也大致概括了中共对外政策的基本走向。 具体来讲,中共的防御性反应包括四类: 1.针对西方的制裁,中共采取的措施是分化瓦解,个个击破,试图突破西方制裁 ,摆脱国际孤立。邓小平曾提出:“抓两极,促中央。”的战略,意思是中共应当 通过抓住日本,欧洲从而来促使美国改变对中共的立场。对日本,中共以石油利益 对其加以引诱。在日本首相访问中国的第一天,《人民日报》第一版以显著位置刊 载在中国新疆地区发现大油田的消息。对欧洲,中共利用中共与英国在香港问题上 的共同利益,从英国入手,进而试图影响整个欧经共同体对中共的立场。六四后不 久,中共就接待了英国首相的特使。另外,中共还用贸易利益对欧洲和美国加以引 诱。中共派出大型政府贸易采购团访问欧洲国家和美国。中共领导人喋喋不休地告 诉欧美的访者,中共在八五计划期间总进口将超过三千亿美元。中共向荷兰订购客 机,以奖励荷兰决定不再向台湾出售潜艇。 中共解除北京戒严和西藏戒严;放方励之出国;释放部分政治犯;参加国际防止 核武器扩散协定;参加国际防止导弹和导弹生产技术扩散的协定;并在联合国安理 会就各国采取一切必要手段使伊拉克撤出科威特的决议案投票时弃权。中共的这些 做法的一个重要目的是迎合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 中共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副元首、副总理、外交部长、国防部长、中共总书记 ,人大委员长纷纷频繁出国访问,以争取各国“友谊”与“谅解”。 另外,中共进行了一场人权反击战。颁布了“人权白皮书”并评击美国种族歧视 ,侵犯黑人人权。 2.针对非共化的刺激和“江山变色”的忧虑,中共采取了如下一些措施:宣传“ 反和平演变”;内部批判戈巴乔夫;增加武警力量及其装备;国家安全部内新设“ 反敌对势力局”;中共中央也设置了所谓防止和平演变工作小组。中共还在一九九 一年八月苏联保守派政变失败前试图与苏共内的保守派联手,以便共同阻止中苏两 国的民主化,非共化过程。 3.针对中国解体的忧虑,中共采取了如下一些措施:加强周边外交,巩固与邻国 的关系。因为与邻国搞好关系,邻国不会允许那些国家中和中国少数民族属于同一 民族的人士与中国境内少数民族中的分裂主义份子联合。中共领导人纷纷出访周边 国家,并向巴基斯坦,尼伯尔等国提供援助。在中共领导人出访的第三世界国家中 ,亚洲国家占的比重最高。针对美国,中共展开了一场关于西藏问题的宣传战,派 遣西藏歌舞团访问美国,在《人民日报》上连篇类牍地介绍西藏自“民主改革”以 来所取得的各种“进步”。因为只有美国有足够的力量,可以对中国的领土完整或 不完整产生较为实质性的影响。中共努力将日资、台资引入中国大陆西北地区,以 帮助中国大陆形成更为有机的全国市场和基础结构网络,以防止国家分裂;同时, 中共努力促进边境贸易的发展,以增加边疆地区的经济实力,和通过经济关系而加 强边疆对内地的向心力。中共还用铁腕对“分裂主义份子”进行镇压,尤其是在西 藏和新疆。 4.针对“一极化”的担忧,中共采取了如下措施: 提高军费:拟建造或购买航空母舰;研制成功战斗机空中加油技术;一九九二年 五月二十一日进行重型核试验。 邓小平提出:拉住苏联,利用苏联。中共智囊提出建立五国联盟圈以中共苏联合 作为核心,联合北朝鲜、蒙古人民共和国和越南。结果还没开始,苏联就国已不国 了。 成为不结盟组织的观察员。 重新强调“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应当以此作为国际政治新秩序的基础。 强调联合国对于维护世界和平的作用;甚至参加了联合国维持和平部队的活动。 加入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如亚洲--太平洋经济合作会议;试图成为东盟的对话 伙伴;并支持马来西亚提出的把美国排除在外的东亚地区性经济合作组织。 联合日本以牵制美国,打日本牌——中共把准备参加防止核武器扩散的决定先向 日本首相通报。 与印度合作以扩大对第三世界的影响;李鹏访问印度后中印联合发表的公报中称 反对大国干涉内政。并计划与印度进行联合海军演习。中共还普遍加强了与第三世 界各国的联合。有人说中共打算建立中共--伊朗轴心。这种说法比较有问题,因为 伊朗太弱,对中共用处不大。 加强与台湾、香港经济合作,讨论“大中华经济圈”的概念;试图加快统一中国 的过程,以加强自己的力量,使自己成为一极。 五、中共对外政策未来可能的发展 在可预见的未来,中共外交政策制定和执行的内部环境的变化,似乎主要取决于 中共高层的权力继承的状况:中共老人死亡的顺序、权力继承是否顺利。中共第三 代中那一派人会掌权,是“布衣派”,如朱容基、田纪云等,是“留苏派”,如李 鹏,江泽民等,还是“太子党”如陈元、刘源、王军等。一般来讲,布衣派与太子 党的共产主义色彩都不像第一、二代共产党人那样浓厚,都更加实用主义;留苏派 的共产党人的色彩则较多,然而留苏派也都是技术官僚,已经同老一辈共产党人相 比很不一样了。 从外部环境来看,西方对中共的制裁已基本全部解除。未来需要观察的一个重要 的变量仍然是美国是否会给中共延续最惠国待遇。只要布什能够再一次当选,问题 就不会很大。然而如果克林顿当选,中共的最惠国待遇有可能会出现问题。这个问 题对于中共与美国的关系,与西方的关系,对于中共的改革开放政策都至关重要。 非共产主义所引起的焦虑会逐渐减少。实际上,中国大陆的改革开放就是共产党 “改革派”从他们自己的利益出发领导的一场非共产主义化运动。第三代共产党人 会与第一、二代共产党人很不一样。到了第四代共产党人试图执掌政权的时候,或 许共产党已经变成中国政坛上代表少数人的政党或者已经下野,甚至它的名字也已 经可能改掉了。 如果中共的改革开放成功,政策得当,中共关于中国解体的担忧也会减少。其实 ,现在中共高层对这个问题的担忧也会减少。他们声称中国与苏联不一样,中国不 是扩张主义、帝国主义的,而且目前形式的多民族国家已经存在了几百年。但是, 如果中共不能彻底成功地改变体制,中国解体的可能性仍会存在,中共的担忧也不 会完结。 唯有中共对“一极化”的担忧会长期存在,这个担忧用毛泽东的一句话来概括就 是:“落后就要挨打。”中共在第四个忧虑下所发展出的一系列防卫性反应会持续 相当长的一个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