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改案与香港前途的危机 ·杨漫克· 港人重燃希望十分投入政治 一到香港,便为一团紧张的气氛所感染,从的士司机到餐厅的食客,无论走到哪 里,人们都在谈论“肥康”(港督彭定康)的政制改革案。本来港人见了说国语的大 陆客不大爱搭腔,这一次则大为不同,用蹩脚的国语大谈政治,令人觉得香港人这 次十分投入,动真格的了。 由于长期处于港英当局治下的殖民地地位,港人历来政治上显得相当麻木,只知 道马经,股经。自八九年“六四事件”后,港人开始关心中国的事情,掀起第一次 政治投入的高潮,而且年年盖过台湾人的表现。九一年九月港英当局开放部分立法 局议员直选,是为香港有史以来第一次公民选举,李柱铭为首的民主派大胜。是为 港人投入政治的第二波高潮。 尽管如此,港人对自己的前途还是有无能为力之感。因为九七年之后香港毕竟是 北京中央政府的领土,港府和伦敦重大事情必征得北京的首肯。新港督彭定康上任 后,甚少有人对这位保守党内不得志的秀才寄何希望,把他称为“末代港督”。但是 面相温文尔雅的肥康却令人大出所料。他的政制改革案,使对九七没有希望的香港 人重燃希望。 彭定康看准潮流要大赌一场 彭定康是一个政客而不是官僚。不象前任卫亦信,政风圆滑,息事宁人,任满退 休心愿足矣。彭定康胸有大志,在英国保守党内便风头甚健,犹善文论,党的文宣 大政均出自其妙手,已是问鼎首相的人选之一。只因与佘切尔夫人不和,志向未酬 。 出任末代港督,在一般人眼里只是退休的肥缺,而不是可施展拳脚的擂台。香港 还有五年便会被北京收回,铁板钉钉,大势已去。在这样的时候谁都不愿和北京作 对,多少长期反共的文人清士,在压力和银弹面前被收买、被统战。识时务者为俊 杰,港人历来认命。 但彭定康与众不同,他是个具有时代感的政治家。他看准时机,即后冷战时代的 国际大势和市场经济时代的中国大势。中国正处在大变革的前夜。他有政治家固执 的信念,他决心与北京豪赌一场。别人认为是拿鸡蛋去砰石头的事,他认为是一个 赌博的好彩头。 尽管东欧骤变、苏联解体标志着冷战之结束; 但对于北京而言,后冷战时代的开 始,是以港督彭定康和美国总统科林顿上台为标志的。彭定康和科林顿的冲击波, 将比苏东波更强烈地让北京感受到时代的压力。这两个后冷战时代的弄潮儿,将挑 战中共落伍的政治权威。在未来数年里,北京将面临巨大的国际压力势态,日子很 不好过。 立场显示阶级,资方赤化速度惊人 彭定康的政制改革案,在香港的支持面和反对面,随各阶层的利益之不同而异。 在立法局三大派系中,由港督任命的菁英均支持彭定康,他们大都在西方留过学, 接受了英美的民主理念; 由去年直选产生的民主派,更是对彭的改革喜出望外,抗 拒北京权威的信心大增; 只有从北京获得实惠的资方立法局议员,考虑到经济上利 润和利害,反对彭的政改案。社会主义的北京当局,成了香港资本家阶层的代表, 而港府则得到知识分子和民间的支持,这种现实充满讽刺。 中共虽然是社会主义,但八十年代以来在香港的经营,使北京对香港的商业文化 一点也不生疏,左右香港资本家得心应手。香港社会百年来便为金钱所控制,北京 正在利用资方在立法局拉票,使彭定康的支持面迅速缩小。 香港民众不喜欢回归,不是什么民族立场问题,乃因不愿破坏香港现实的繁荣。 在政治上,港人自然不喜欢社会主义制度,虽然他们也不愿意永远做殖民地的臣民 。从每年“六四”香港市民的上万人示威,便足以说明港人的立场。港人爱国不爱 党。近年来移民海外的比例逐年上升。 北京影响香港社会大众的方式是股票市场。朱熔基访问香港公开批评港督违背中 英联合声明后,港市开始狂跌,造成连续两天狂跌六百多点的记录。十二月一日笔 者一下飞机,便遇上港澳办公室宣布,九七以后港英所签一切协议无效,造成股市 一泻千里,港人个个愁眉苦脸。尽管民众对北京的霸道做法不满,但在中共强硬态 度面前,人们开始埋怨“肥康”搅事生非。 香港新闻界过去是大陆的自由化言论的来源,但中共“六四”后采取赎买政策, 胡萝卜大棒并用,许多反共报章随风飘逝,或册迁国外、或变成中资。笔者在港浏 览各家大报,找不到一家公开支持港督彭定康的,过去的所谓右派报纸如“星岛日 报”、立场持中的如“明报”、均同左派的《文汇报》、《大公报》言论不相上下 。一年前我去香港看大选时,这种局面尚未形成。九七前香港赤化速度之快,着实 让人惊叹! 民族主义VS一国两制,甘地VS马克思 对香港政治改革案,各方评说不一,舆论末衷一是。意识形态上,有所谓“民族 论”与“两制论”、“甘地论”与“马克思论”之争,沸沸扬扬,大长见闻。 “民族论”是北京和亲中人士的主要舆论,文汇报的大量文章,均诉求民族主义 主题,把支持彭定康者指为“卖国贼”,殖民主义者的“走狗”,是中国人就应当 站在北京一边。而民主派则围绕制度的优劣作文章,辩称他们爱国但不爱中共制度 ,以民主自由对应北京的民族主义指责。 北京指责彭定康的改革是殖民主义的阴谋,企图寻求“香港独立”,破坏九七接 收。一些论者引用历史,指出英国放弃印度时,便以民主为幌子制造了印巴分裂和 武装冲突,留下后患无穷。今天彭定康的所作所为,就是想在中国重演这一阴谋。 香港的一些左派知识分子,也认为印度的圣雄甘地应是港人的学习榜样,不要上 英国人的圈套,英国人不是中国人,他们不会希望中国好、香港好。民主派则援引 马克思的理论加以反驳。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谈到“东印度公司”时指出,殖民 主义者的确在最大限度榨取印度的每一点利润,但是同时也为东方国家带来了更高 度的文明和进步,这是不可抗拒的。 九七回收将造成中国聚变 客观地说,彭定康与北京的这场豪赌,胜算的机会并不高,乃因为香港对中国大 陆的依赖性太大,而且战略上不成比例。港人一日三餐,吃菜靠大陆,喝水靠大陆 ,如今发财也靠大陆。更重要的是,香港的都市经济最怕动乱,如果这样僵持下去 ,中共挺得住,香港却挺不住。大陆输的起,香港则输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