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加强对台统战 ·何 频· 由对台办主任王兆国出掌中共中央统战部,透露出来的信息无非是中共在新的统 战工作中,将继续加重对台统战。王的前任丁关根,亦是从对台办主任位置上爬上 统战部长宝座的。如今丁关根转任中宣部长,杨尚昆行将离休,意味着中共对台工 作已由江泽民、杨尚昆、吴学谦、丁关根、王兆国主导改为江泽民、刘华清、李瑞 环、王兆国、张震等人主导。 统战的演变 中共中央统战部是中共最高层的四大直属部之一,负责管辖八个民主党派,负责 领导工会、共青团、妇联、学联等群众组织,以及负责对知识分子,港澳台和海外 华人的统战工作。由于这个部直属中共中央,地位十分重要,其“部长”的地位高 过国务院属下的部长及各省省长、书记。前两任统战部部长,或是中央书记处成员 ,或是政治局成员,因此,王兆国这次出任统战部部长,可以说其政治地位已进一 步回升。 “统一战线”一词于一九二二年斯大林在全苏维埃第十次代表大会中首次使用; 一九二八年七月,中共在“六大”上正式使用“统一战线”一词。三九年十月,毛 泽东为中共中央机关杂志《共产党人》撰拟发刊词,首次提出“三大法宝”之说: “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 宝”。中共认为这三者的关系是:“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是战胜敌人的两个基本 武器;统一战线,是实行武装斗争的统一战线;而党的基本原则是掌握统一战线和 武装斗争这两个武器。” 中共各时期“统一战线”的统战目的和对象不同。建党初期搞统战,是为了使党 在合法的保护下,迅速发展,那时的共产党员纷纷成为国民党员,具有双重党籍的 身分,利用“国民党”的空间发展共产党的势力;抗战期间搞统战,一是为了生存 ,一是为了抗日。毛泽东为此定下的方针是,三分力量抗日,七分力量发展;国共 第二次战争期间搞统战,是为了消灭国民党,夺取全国政权。 从中共的角度看,在建政之前,统战无疑是“成功”的。但四九年之后的统战, 整体而言是越战越少,甚至把许多原来拥护共产党的人都赶到对立面去! 八任统战部长 建政之后,中共至今已有八任统战部部长,先后为李维汉、徐冰、李大章、乌兰 夫、杨静仁、阎明复、丁关根、王兆国。 李维汉是毛泽东在湖南第一师范的校友,为中共最早的党员之一,四六年即开始 协助周恩来从事统战工作,为中共建政后首任统战部部长,也是至今任期最长的统 战部部长,直到六四年才卸任。在他任内,为了体现中共执政的代表性和合法性, 中共的统战工作甚是火热。等到毛泽东认为政权已基本牢固,统战也就变得可有可 无了。在李维汉之后的历任统战部长,徐冰、李大章都只做了一年左右时间。徐冰 早年留学德国,苏联,其夫人张晓梅的胞妹张茜元,是邓小平的第一任夫人。他六 四年接任统战部长,六六年文革一开始即被削职,七二年病逝。 文革期间,从六六年到七五年,中共未再任命统战部长,统战工作瘫痪。那个时 期的李宗仁回国,并非统战的成果,而是几同招降纳叛。直到七五年年底,四川省 革命委员会副主任李大章被任命为统战部长,但不到半年即去世。 乌兰夫接任统战部长不久,毛泽东去世,叶剑英、邓小平掌权,统战工作又受到 重视。用中共的话来说是,为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为了“一心一意搞经济 建设”。乌兰夫身兼国家政协副主席,自此之后,这种兼职似成了一个惯例。 八二年后统战部部长一职由副总理杨静仁接任。杨是回族,曾任中共回民骑兵团 政委,四十年代跟随李维汉从事统战工作。在杨任内,统战工作对内是为了搞建设 ,对外是为了“统一祖国”,也就是说注重对台湾、港澳的抗战工作。 八十年代初期,中共一批“太子党”成员得以冒升,包括李鹏、邹家华、李铁映 、叶选平等人都在此期间获任要职。中共统战、外交战线重臣阎宝航之子阎明复, 亦在八五年一跃成为中央统战部部长,八八年更升为中央书记处书记。 阎似乎是中共历任统战部长中口碑最好的一位,尤其受到知识分子的欢迎。但在 八九年“六·四”事件后,他随赵紫阳、胡启立、芮杏文一同下台,直到九一年才 复出任民政部副部长。 邓小平说:统战仍是法宝 “六.四”之后,中共政权陷入四面楚歌之中,统战就显得更重要,而且增加了新 的内容。九零年六月十七日,《人民日报》用邓小平的话说:“统战仍然是一个重 要法宝”。而用江泽民的话来说,统战工作对反颠覆、反渗透、反和平演变具有重 大意义。 九一年二月二日至六日,中共更召开大型统战工作会议,为的是进一步消除“六 四”事件的影响,维护其政权的稳定。江泽民和乔石在讲话中都强调要“团结一切 可以团结的人,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使爱国统一战线在实现第二步战略目标、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宏伟事业中,发挥更重大的作用。” 新任统战部部长丁关根在报告中,也说“只要有利于建设四化、统一中国、振兴 中华、只要有利于挫败国内外敌对势力的渗透、颠覆与和平演变,不论哪一个阶级 、阶层、哪一个党派、集团、哪一个人,我们都要团结。” 观察家当时即认为,中共的“统战”已变成赤裸裸的利用,利用价值一旦失去, 中共立即过河拆桥,一脚把你从统战范围中踢出去。丁关根的讲话,明显地缺少一 种推心置腹的诚意。不过,人们较少注意的是。由丁关根接任统战部长,一个重要 原因是,对台工作成了统战工作的重心。不仅丁关根在此之前任职于台办,而且在 中共工作会议上和随即的一系列举动中,涉台的比重大大增加。 对台统战步伐加快 新任统战部部长王兆国,曾被认为是王洪文第二,都是坐直升飞机抵达中共最高 层的。八七年胡耀邦下台后,王兆国被贬到福建屈就省长。 殊不知几年以后,他得以“咸鱼翻身”,在福建的工作经验,成了他主掌中共对 台办工作的最大本钱。在王之前,中共有两个对台办,一个隶属国务院,由丁关根 职掌;一个隶属中共中央,由杨斯德执掌。王兆国返京后,两个对台办合二为一, 由他一统天下。 在“十四大”上,王兆国未能回到中央书记处,一般人认为他仍可能在原地踏步 。未料他又升为中央统战部长,除现实其做事作风受肯定,务实派在对台工作中分 量加重外,更重要的是对台统战步伐已开始加快。 来自北京的消息说,在今后一段时期内,中共对台政策将更为宽松,只要在“一 个中国”的前提下,台湾的各种要求都可以尽量满足。但是,如果台湾仍然是置之 不理,深知有明显的分裂倾向,中共将考虑不惜一切代价武力解决台湾问题。 笔者基本上相信这则“传闻”。事实上有两点可以作证。 首先,江泽民在十四大的政治报告中已表露,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什么问 题都可以说,包括两岸正式谈判的方式,为以后两岸关系的发展留足了空间。吴学 谦最近也要求各地“全方位开展对台工作”。而同时,中共在军队人事安排上,又 安置了大量有涉台经验的高级将领。江泽民、李瑞环最近的一系列讲话说明中共已 有在某种程度上“不惜流血解决台湾问题”的准备。 统战部人事续有调整 中共中央统战部现有六位副部长:蒋民宽、万绍芬、武连元、宋坤、张声作、刘 延东等。相信在近期内,副部长和司局级人事将有所调整。 现年六十三岁,曾任四川省省长、国家科委副主任兼专利局局长的常务副部长蒋 民宽可望留任。“六四”之后,统战部的工作曾一度由原江西省委书记万绍芬主持 ,由于万才能平庸,在多数统战对象中没有威信,才从国家科委调来蒋民宽。蒋属 于技术官僚,长期与科技界知识分子接触,也有从政方面的经验。在统战部属于实 权人物。“十四大”上,他续被选为中央委员。 而在“十四大”上落选的万绍芬,政情继续下跌,可能转任闲职。与蒋民宽同龄 的万绍芬,曾蒙胡耀邦一再提拔,但在人们的眼中,这位离婚的“女强人”并非改 革派人物。 宋坤和张声作都是从统战部的司局级干部上提拔的,今年六十四的宋坤已在统战 部工作四十多年,任副部长之前是一局局长;张声作任副部长之前是二局局长,九 二年已兼任国务院宗教事务管理局局长,未来也许会被免去副部长职务。 武连元和刘延东是统战部的“跨世纪接班人”。武连元今年五十六岁,但他是统 战部资格最老的副部长,任副部长已有七年之久。他出身回族,是中共核工业方面 的高级工程师。 刘延东今年才四十五岁,曾任共青团中央书记处书记。她之所以得任高职,主要 得益于她的背景,她的父亲刘瑞龙是中共早期领导人,任农业部常务副部长。 在新的人事变动中,现任统战部五局局长的胡德平,可能升任副部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