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者大度 ·房志远· 历史也是失败者写的 人们常说:“历史是胜利者写的。”仔细想想,不尽然。其实,历史在很大程度 上也是失败者写的。当然,写历史具体的执笔者自然是胜利者,可是如果失败者采 取另外一种行为方式的话,那么也许胜利者就会用另外一种笔调来描写历史了。 俗语说“赢者大度”,我相信赢者都是愿意表现大度的。既然赢了,要争取的东 西得到了,为什么不留一个“大度”的好名声呢?可是事实上,很多赢者都是很不 大度的,尤其以专制制度下的中国人为最,不但继续剿灭反对者,而且还要株连九 族,斩草除根。把人家打翻在地也就罢了,还要踏上一只脚,叫人永世不得翻身, 这岂不是太过分了一点嘛? 不过如果你要是站在赢者的角度替他们考虑一下,你就会发现,他们这样做也实 在是迫不得已。因为输家总是不认输,不认输就要报复,历史证明,这种报复一旦 实现也是相当残酷的。为了杜绝失败者的报复,胜利者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先下手为 强,把他们彻底地剿灭。于是,人类历史上就出现了“专政”这样的制度。政权不 “专”不行,否则一旦输家翻上来,自己就得人头落地。所以,表面上看,赢者在 写历史时是主动的一方,可是事实上他们行为方式在很大程度上是对输家行为方式 的被动反应。如果历史上所有的失败者都能够大度一点,甘心服输,说不定这历史 的篇章就真有可能重写。 不以成败论英雄 民主制度首先在西方社会实现,这绝不是偶然的。人们可以找出种种原因来证明 西方文化的优越性。可是我看其中有一个原因不容忽视,就是西方的失败者的风度 和气量。简而言之,西方人比中国人更输得起。 “投降”按西方人理解是一个中性词,可是在中国人看来就完全是一个贬意词。 失败了就投降,这意味着输了服输,这在西方人眼里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情,可是在 中国人眼里就是奇耻大辱。 在西方历史上,统帅战败投降,并不妨碍他们继续享有很高的威望。而中国历史 上,降将和降臣却总背着恶名,至于降君就更是被后人当做笑柄了。西汉名将李陵 算是输得比较壮烈的了,可是因为投了降,至今名声不佳。而历史上称颂的都是象 文天祥这样誓死不降的英雄。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种文化传统。有的失败者即使 愿意服输,可是因为担心身后的名声,也不得不垂死反抗,或图谋雪耻。这种文化 传统,造成一种恶性循环,使胜利者对失败者总是抱着一种不信任的戒备心理,于 是才演出了中国历史上众多的杀降坑卒、焚书毁迹、诛族灭门等悲剧。 其实,中国政治中的很多问题,归根结底就是一个面子问题。中国人失败了,这 面子上下不来,不蒸馒头也要争口气,如果不能一雪耻辱,就干脆一死了之。历史 上输得比较有气量的算是与唐朝争天下而败的夏王窦建德了,他战败被俘之后,还 劝他的重臣魏征降唐,辅助唐王朝建立太平盛世,可谓是一个明事理、识大体的英 雄了。可是即使如此,他本人的面子还是放不下来,宁愿上刑场,也不愿低一下头 被削为庶民。 中国文人写的历史都是“成者王侯败者贼”。自然,谁也不愿意当贼,失败者要 想翻案,除了打倒胜利者,使自己成为王侯之外别无选择。如果中国人能够“不以 成败论英雄”的话,也许老百姓真能多过不少太平日子,说不定民主制度也能早一 点实现。 输者大度是民主制巩固的关键 一个民主多元社会的建立离不开赢家与输家的妥协,这种妥协不但需要“赢者大 度”,同样需要“输者大度”。前者还相对容易一些,而后者反而不容易做到。胜 利者战胜的是别人,而失败者需要战胜的则是他自己。俗语不是说“胜人者容易胜 己者难”吗?扭转自己的感情,总是非常痛苦的,有的人就是宁愿一死,也转不过 这个弯。 俄国二月革命之后的第一次国家杜马大选,布尔什维克输给了社会民主党人,如 果前者能够服输认帐,就不会发生后来的“十月革命”,俄国就很可能走上民主制 度,也就不会有后来七十年的专制悲剧。 中国的辛亥革命之后,革命党人在选战上输给了袁世凯,只好把革命的果实—— 政权拱手让给了后者。如果革命党人愿意就此服输,不再耿耿于怀,放弃手中的军 队,承认大选结果,甘心在国会里当反对派,也就不会发生后来的二次革命,中国 很有可能会从此走上两党制的轨道,成为亚州第一个确立民主制度的大国。 远的不说,就看海外民运组织大大小小的选举,道理亦然。这些选举常常闹出一 些不愉快的摩擦。其中当然有胜利一方不守规则的原因,但也有很多是因为失败者 不服输造成的。输的一方咽不下这口气,不是准备挑起是非,长期抗战,就是另拉 山头,分裂组织,闹出众多的双胞案。海外民运组织的选举可以看成今后中国大陆 民主选举的演习,如果在这样几十人几百人的小团体里都输不起,今后在成千上万 人的选举中就更输不起了。输家不服,秩序就不可能建立,最后除了专制,别无出 路。 在最近的一次美国总统大选中,声望曾经如日中天的布什惨败,这的确是一件令 人感情上很尴尬的事情,可是布什总统一知道选举结果之后,立即挂电话向胜利者 柯林顿表示祝贺,作为回报,克林顿在他的答谢演说中也一反竞选中对布什的攻击 态度,赞扬了布什执政时期的贡献。接着电视报刊上便充满了新老总统握手,前后 第一夫人拥抱的镜头。赢者和输者都表现了大度。也许这一幕美国人早就习已为常 ,有人甚至会认为这是虚伪的把戏。可是你不妨想一下,如果输赢双方不是这样, 会出现什么局面?输者的反目,赢者的镇压,这一幕在很多发展中国家上演得还少 吗?很多国家不就是因为始终迈不过这一门槛,而至今还停留在民主社会之外吗? 因此可以说,只要在一个双方认同的规则下竞争,无论这个规则是战争还是选举, 失败者的态度将决定社会和平或政治民主的确立。这样说来,历史不也是由输者写 的吗? 一般来说,只要输者能够大度,赢者总是愿意大度的。输者认不认帐,是民主制 度能否巩固的关键。有没有合法和守规则的输家,则是民主制度区别于专制制度的 重要特征。 在每一次民主竞选中,我由衷敬佩的不是赢者,而恰恰是输者,尤其是那些明知 没有希望赢,还要坚持“陪太子读书”的勇者。正是他们,用自己的精神支撑起了 民主制的架构,用自己的身躯,挡住了社会滑向专制的通道。 每个人都不难想象,如果一个社会在政权的竞争中只有唯一的赢家而没有输家, 那它不是专制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