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作者·编者 游说“保护法案”是不道德吗? 吴方城先生: 你好。 最近读到你发表在《中国之春》第116期上的文章,“海外民运的道德底线”。对 你文中表达的基本观点,即海外民运必须设定道德底线,我深表赞同。但对你就全 美学自联游说“中国学生保护法案”的理解,我有不同看法。我想从三方面来说明 我的看法。 □关于全美学自联的性质。全美学自联既不是纯粹的特殊利益团体,也不是纯粹 的政治性组织,或者说它是一个有很强政治倾向的利益团体更合适。这可以从学自 联的三条宗旨中看出来:推动中国的民主、自由、人权和法制;帮助中国发展教育 、科技、经济和文化;发展和保护在美中国学生学者的利益。众所周知,全美学自 联在其过去的三年多里,正因为始终坚持了这三条宗旨,一方面高举起民主人权的 大旗,另一方面又为保护在美学人的利益作了大量的工作。我用不着列举全美学自 联过去和现在正在进行的项目,诸君想必都很清楚,显而易见,这三条宗旨是全美 学自联得以生存和发展的保障。去掉任何一条。学自联都不复为学自联。 □游说“中国学生保护法案”有利于促进中国人权的改善和未来的发展。这项法 案实际上是总统行政命令的延续。从短期效果来看,由于该法案的压力,中国政府 不得不明显地改善了对出国留学人员制定的种种不合理政策。大量留学人员由于受 此法案的保护,减少了后顾之忧,得以自由出入国门,回国探亲访问,经商讲学。 从长期效果来看,一大批大陆同胞定居美国,他们可以自由往返于中国和美国,这 对在中国传播政治经济信息,促进国内的政治经济发展十分有利。另一方面,他们 由于人数众多,有可能影响美国的中国政策,从而影响中国未来发展的国际环境, 这也对未来中国的发展极为有利。相反,如果迫使他们回国,使他们再度回到共产 党的控制之下,他们所能发挥的作用必定少之又少。 □游说“中国学生保护法案”并没有超越任何道德底线。我不是道德学方面的学 者,很难给出道德的理论定义。但以我的理解,何谓不道德?损人利己即为不道德。 尽管法案正如同你在文章中所说是“良莠不分的‘一锅端’”,但如果你还承认大 多数中国学生学者是“良”,少数人才是“莠”,你就应该承认该法案保护了应该 得到保护的人。而且事实上很难分辨那少数的“莠”。虽然美国移民法保护由政治 原因而受迫害的人,但那条法律方便于个案处理,对大范围的保护是不合适的。毕 竟大多数中国学生学者参加抗议活动是出于道德、良知和义愤,而不是投身于政治 、献身于民主事业。你不能期望大多数人都能献身于民主运动,但他们对民主运动 的同情和支持却是民主运动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我很钦佩民联对中国民主事业 的追求和贡献,但如果民运人士们连“中国学生保护法案”都不能理解的话,甚至 把游说该法案的活动称为“不道德”,我实在怀疑你们所追求的民主理想是不是又 一个“乌托邦”。何况,从你的文章中我也没看出这个法案损害了谁的利益。既没 有损害别人的利益(相反有利于中国的发展),又有什么不道德的呢? 银 河 读刘青狱中回忆的感想 《中国之春》编辑部: 刘青回忆狱中生活,提供了极珍贵的资料:我们人际关系的毛病症结,在号子里 变得特别显而易见。在这一方面,二十来人的一个号子,正是中国社会的缩影。像 多数犯人对号子里面的权威的服从,甚至积极参与这种淫威的维持,一起殴打新号 等等,这些都不能只怪政府,也要怪我们的处世习惯。即使有专制的政权和残暴的 看守。为什么在看守不去管的小天地里,弱者们也不能同病相怜,暗通声气,而只 晓得又去欺侮弱中之弱呢? 风气和习惯所养成的淫威,和政府的权势一样的难以抵御。以刘青的智勇,身在 号中,也不可能说服他的同伴,改变他们的作风。我们怎么才能普遍提高中国人的 素质呢?希望有志于此的人士加以关切和研究。人的素质提高了,不合理的政制也就 不容易死灰复燃了。 范 璞 要组帮结派 《中国之春》编辑委员会: 我是民联日本分部东京支部成员。在民联、民阵即将联合之际,提一个不成熟的 意见。即新的统一组织应该组帮结派,提倡公开地打出派别的旗号。 这样做,绝不会削弱作为整体组织的统一行动。也不会形成组织分裂的趋势;而 只会使大一统的组织更具团聚性,更具力量,它一定能更充分调动起每一个成员, 从而成为真正具有实力的组织。 民联、民阵终于统一了。凡是反对中共独裁体制的人——无论是赞成西方民主的 ,还是赞成马克思主义的,无论是无神论者,还是信奉上帝的,都可以加入这个大 一统的组织;而对于尽早结束独裁体制持异议的人士,正如阮铭所说的那样,大可 不必留在这个组织中,以体现阵线之分明。因为只有阵线分明,斗争才更具效率。 从外部讲,需要阵线分明,对民运组织内部来说,则需要派别分明了。民运组织 内部应该有帮有派。派别当然是在运动中逐渐形成的,但若没有对组帮结派的正确 认识,就不会形成真正成熟的派别。 组织内成员,在认识上总有差异,总有各种意见。这种不同意见的论争,是民运 组织富于生命力的必要条件,而派别的形成将使这种论争更为健康、更为有效地得 以展开。可以说,派别的形成是民运组织趋于成熟的一个标志。同时,派别的形成 将会使更多的人加入到这个大一统的组织中来,使民主统一阵线不断得以扩大、发 展。 随着民主潮流的高涨,民主统一阵线的不断壮大,最终导致中共独裁体制的结束 。届时,民主统一阵线内部成熟的派别则可能迅速结成新的政党,参与民主政治、 从而缩短社会转型中的动荡期。 为此,新的统一组织,对于组帮结派应予以足够的重视,应在组织章程中有所涉 及。 凡 人 一点更正 《中国之春》第116期刊登拙作《也谈文革》。其中第五段有个错误需更正一下。 《兵团战报》是四四派的报纸。四三派报纸是《中学红卫兵报》。《新莱茵报》是 老红卫兵的报纸。 临笔不周,特此道歉。 赵淮海 照片不对 《中国之春》第116期何频的文章《中共急速扩张军力》一文的照片不对。第三十 页上的飞机照片是著名的美国A-10强击机。其气动外形仅此一种,不是“中共新式 飞机”。 胡玄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