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的“新三不主张” 严 明 中共内部的新“战火” 中共十四大实在引人注目:会前,各派人马争来斗去讲价钱;会上,严格保密措 施增加神秘感;会后,新人事格局颇为出人意料。按照一般规律,新人事格局的出 局往往标志着各派系之间的权力之争已告一段落,接着而来的该是新官上任各点三 把火,干起各自的具体工作,从而使政局有一个相对稳定时期,然而,这次却不然 ,相对稳定尚未看到,新的“战火”即已挑起,程度之激烈出人预料,以至于年近 九旬的邓小平不得不再次出来进行调停,重谈民主集中制,强调加强纪律性。 此事听起来近乎谣传,实则确是事实。据中共的一份内部简讯日前报导:“邓小 平同志最近强调,民主集中制是我们党和国家的根本制度,也是最便利的制度,最 合理的制度,永远不能丢。对于这个问题,一段时间以来,我们讲得少了。” 随着邓小平这一段话的公布,不久前刚被提拔为政治局常委的“年轻人”胡锦涛 立即在几个不同场合,针对人们对邓小平这一番话的困惑不解,作了更加明确的进 一步阐述。胡锦涛说:“目前,我们大多数领导班子的团结是好的和比较好的,但 也有一些领导班子存在不团结的现象,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为什么一些领导 班子会出现不团结的现象呢?原因很复杂,但不少情况下是有些同志考虑全局不够 ,考虑个人的东西多了一些,这是同党的根本宗旨和优良传统不相符的。我国古代 即有‘淡泊明志’,‘夙夜在公’的警句。今后衡量和检查领导班子,我认为首先 应该看一看是不是团结,是不是同心同德做工作。小平同志最近强调要加强民主集 中制。我认为,小平同志的这个指示很重要很及时,同志们要好好领会,认真贯彻 执行。” 胡锦涛的这一番话表面看来是在说下面,仿佛是中共的某些地方组织及基层单位 的领导班子有矛盾,不团结,然而,熟悉中共内部事务的人都知道,如果谨谨是下 面的一些领导班子有问题的话,是绝不需要劳动邓小平的大驾的。而邓小平这次出 来讲这番话,则恰恰说明是“上边”有了问题,而且问题还不算小,否则,有江泽 民或胡锦涛这一级别的人物出来讲讲就应该足矣了。然而,胡锦涛在阐述邓小平的 指示时,却也“言多语失 ”、露出了部分“天机”。胡锦涛说:“目前,我们面临 复杂的情况,要解决各种复杂的问题,单凭个人的智慧和才能是很不够的,要靠集 体智慧,集体领导,靠全党同志群策群力。领导干部一定要虚怀若谷,善于采纳群 言,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出凝聚力,出战斗力,出新的生产力,革命时期是这样, 建设时期也是这样。这也是我们十四年来改革和建设取得巨大成绩的一个基本原因 。讲团结,讲统一,讲顾全大局,是对各级领导干部的基本要求。每个真正的共产 党人,都必须具备这样的政治品格和遵守这样的政治纪律。” 胡锦涛指的是杨白冰 如果我们对胡锦涛的这一番话作一番“破译”的话,得到的就应该是这样几句话 :有人在目前国际国内局势都很微妙复杂的情况下,凭各人的小聪明,出了风头, 并以此为资本,独断专行,违反了党的纪律。 胡锦涛的这番话究竟指的是谁:从他说这番话的时间和所列举的几个特例上看, 显然指的是杨白冰。这位前中央军委秘书长。解放军总政治部主任,借助杨尚昆的 势力,以忠心拥邓为招牌,在短短几年时间里,大量提拔自己的亲信,在军队中到 处安插自己的党羽,将整个军队牢牢控制在自己手中,使军队大有“杨家军”的意 味。同时,在十四大召开之前,杨白冰自认羽翼已丰,竟然犯了兵家大忌,擅自对 邓小平称大,提出“军队要为改革开放保驾护航”。其口气之大,颇有“当今中国 天下舍我其谁?”之感。终于震惊了邓小平,促使他断然决定:“杨家将”在十四 大上交出军权,从而使得杨白冰终于好梦难圆。 刘华清、张震等老将将回朝执掌军权,自然按照“一朝天子一朝臣”的逻辑对“ 杨家将”的大批军中党羽进行了撤换。而此时杨白冰又对邓小平的这一安排不服, 在一些场合口出怨言,并称病拒绝接受政治局委员这个“安慰”性职务。他的抵制 使得刘、张对军队的整肃也遇到较大阻力,一些军官寻找各种借口拒绝接受新的调 令。使得刘、张颇为为难。于是,邓小平只好亲自出马,大谈民主集中制,强调加 强纪律性,这是邓小平此番出马的原因之一。 十四大以后的新矛盾 另外,尽管邓小平在十四大上维持了“江李体制”不变的原则,并在政治局常委 中使邓系人马占了压倒性优势。但一些原有矛盾并未解决,新的矛盾又开始出现。 这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 一、是以乔石、田纪云为代表的前总书记的“旧臣”主张为“六.四”平反,认为 这也可以甩掉包袱。减压力、缓和民众情绪。更有利于改革开放。他们的对立面是 以杨尚昆、李鹏、王震等为首的“六·四”强硬派,认为“六·四”的案决不能翻 。双方在十四大前已发生多次争吵,近来有愈演愈烈之势。 二、是邓系的“改革派”人马与以江泽民、王忍之、高狄、邓力群为首的“左王 ”们,关于姓“资”还是姓“社”的争论。尽管“改革派”人马在十四大的人事布 局中从人数上占了优势,但“左王”们在十四大上的收获也不算小,他们以容忍“ 改革派”在经济上走“资”为代价,换取了十四大之后意识形态方面“向左转”的 胜利。因此,十四大之后,大陆舆论界“左”风更盛;主管意识形态的“开明派”人 物李瑞环也被“邓系”人马中思想最“左”的丁关根所取代。而且,江泽民近来也 不再模棱两可,干脆摘下假面具,露出其“左王”的真实嘴脸,一时间,大陆经济 走“资”而意识形态转“左”的局面十分明显。由此便也造成双方的冲突时常发生 ,不时还很激烈。 “新三不主张”出笼 以上情况迫使邓小平不得不在十一月宣布了他的被称为“新三不主张”的重要指 示,即:“六.四”问题仍维持“反革命暴乱”的定性,不予考虑平反;对资产阶级 自由化绝不姑息;在前一段“反左”运动中受到波及、被视为“左王”的领导干部, 不再撤换其领导职务。邓小平的这个“新三不主张”明显地带又平息内部争端的意 味,同时,为了维护“江李体制”的稳定,也向“左”又迈了一大步,因而,这个 主张理所当然地遭到了几位“开明派”头面人物的抵制:田纪云近来一再强调实事 求是;乔石告诫人们不要听信谣言,重要问题以中央文件为准;万里声称加强法制观 念任何人都不能例外;李瑞环表示现在应该让老百姓笑起来,老百姓不笑,国家就不 安定,就什么也谈不到。 “新三不主张”传到社会上,更引起人们的一片指责,有骂邓小平糊涂的,有说 这是别有用心的人“假传圣旨”,还有人说这是邓小平被“强硬派”包围。迫于无 奈才决定的。这种乱哄哄的局面与当初邓小平南巡重唱改革开放随即得到全国上下 一片响应的情况大相径庭,前后相隔不到一年,两个主张收到的反应竟差别如此之 大,实在让邓小平伤心。既然那主张本身无法达成人们思想的统一,那么,邓小平 便也只好出来重提民主集中制,希望以“政治纪律”来约束全党,以求平息党内的 争论,维护自己的权威。 然而,就在邓小平强调了民主集中制之后,各种矛盾仍然尖锐,派系斗争也似更 趋激烈:李鹏与对手朱熔基就如何划分彼此在国务院的权力而使冲突日趋表面化;江 泽民与乔石就中直机关的改革及分工也多有“不同意见”;杨尚昆警告刘华清整肃军 队要“适可而止”。所有这一切怕还是使得邓小平再出来予以平息,但下一次,邓 小平还能再讲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