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之春民主运动一年总结及今后任务 ----在中国之春第一次世界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王炳章 一九八三年十二月二十七日 各位代表: 我代表中国之春第一次代表大会筹委会执行小组,向大会做中国之春一年总结及 今后任务的报告。 在中国,争取民主向来是一项极为艰巨的事业。 在国内,北京之春民主运动遭到压制后,一九八二年十一月十七日,由一批留学 北美的中国大陆留学生和国内民运人士发起的中国之春民主运动,树起了“民主、 法治、自由、人权”的旗帜,是“北京之春”的自然延伸和发展,也是中国人民近 代争取民主的事业的继续。运动开始时,有人曾预言:“他们成不了气候,顶多三 个月就完了。”但是,今天的大会宣告了这个预言的破产。中国之春坚持了下来, 而且逐步有所发展。中国之春第一次世界代表大会得以克服重重困难而召开,显示 了中国当代民主运动的强大生命力,也以实际行动表明了我们决心把民主运动向前 推展的坚定信念。 一年来,中国之春民主运动有不少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值得总结。下面,谈一下 一年来运动的收获、出现的问题、遇到的困难及应汲取的教训。最后,在总结正反 两面经验的基础上,就今后的工作任务提出建议。 一、理论宣传工作 中国之春民主运动通过下述途径进行民运理论的探讨和民运信息的传播。 一首先是创办《中国之春》杂志。《中国之春》杂志是中国之春民主运动的喉舌 ,创刊时是不定期刊物,从第四期转为月刊,现已出九期。有一点值得骄傲的是, 《中国之春》杂志始终是由一群没有办过专业杂志经验的留学生主持的,后来,中 国之春日本联络站创办了《民心》,配合《中国之春》杂志的宣传工作。 二借助中外新闻传播媒介。在运动开始初期,中国之春筹备者和支持者有步骤的 计划,充分发挥了中外新闻传播媒介的作用,在造成声势、扩大影响方面,做得是 相当成功的。自运动发起,中国之春共举行了十次公开的记者招待会,并多次会见 中外记者。除中国大陆外,世界上几乎所有地区的华人报刊对中国之春都进行了报 导和评论。值得指出的是,外文传播媒介曾给予中国之春比较广泛的报导。美国的 《时代周刊》、《纽约时报》、《洛杉矶时报》、《华尔街日报》、《巴尔的摩太 阳报》、《匹兹堡消息报》、《华盛顿时报》、加拿大《环球报》、《蒙特利尔消 息报》、日本的《朝日新闻》、《读卖新闻》、《产经新闻》、《世界报》、《自 由》杂志以及法国《解放日报》等,对中国之春都有过不同程度的报导,引起了国 际间的注意。 三举办讲演会及座谈会:中国之春先后在美国的哥伦比亚大学、加州大学柏克莱 分校、斯坦福大学、加州州立大学洛杉矶分校、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 休斯顿大学、南迈阿密大学、德州农工大学、马利兰大学法学院、乔治华盛顿大学 、伊里诺理工学院、匹兹堡大学、康乃尔大学、布朗大学、哈佛大学法学院及法国 巴黎第七大学等进行了讲演或参加了有关座谈会。通过一系列讲演和座谈会,各界 人士对中国之春民主运动有了进一步了解。 在理论探讨方面,中国之春民主运动吸取了新的政治营养,突破了马列主义的窠 臼,较北京之春民主运动深入了一步。这表现在如下几点。 一“民主、法治、自由、人权”八字宗旨的提出:这八个字,简洁、鲜明地概括 了中国当代民主运动的宗旨,一经提出,引发了热烈的反响,呈现了巨大的凝聚力 。这说明,中国现时政治最缺乏的就是这八个大字所具有的内涵。中国之春民主运 动的积极份子在数次座谈会上及《中国之春》杂志在若干文章曾对民主、法治、自 由、人权的涵义及其相互关系进行了初步探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最近又强调反 对资产阶级自由化倾向,并否认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存在人权问题,正好表明“民主 、法治、自由、人权”八字宗旨打中了中国大陆专制制度的要害。 二多元化理论的阐述:中国之春民主运动一开始就旗帜鲜明地主张“废除一党专 政,提倡多元政治”。中国之春运动不单单把多元政治的思想运用到对“一党专政 ”的批判上,而且公开宣称,民主运动本身也是多元化的,不可以有大一统的思想 。 三对“公有制”经济理论基础的挑战:中国之春民主运动认识到,要动摇整个共 产主义运动的理论体系,必须对“公有制”的经济理论基础进行分析批判。若干发 表在《中国之春》杂志上的论述经济的文章,从理论上肯定了“私有制”的价值, 剖析了中国大陆现存所谓“公有制”和与之相适应的中央集权经济的不合理性。无 须置疑,与多元化民主政治相对应的,必然是多元化经济体制。 四对“四个坚持”的批判:中国共产党提出并强行写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 四个坚持”,即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即无产阶级专政、坚持共产 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是中国走向民主化的巨大障碍,按 中国共产党自己的说法,也是维持现有专制制度的“四根擎天柱”。中国之春民主 运动将批判矛盾直指“四个坚持”,明确指出,只有取消这四项基本原则,中国的 民主化前途才有希望。 下面谈谈理论研究及宣传工作上的不足。 一一支民主理论的研究队伍尚未形成。要担当起转变专制制度为民主政体的历史 使命,就必须破除专制制度赖以存在的理论依据,也必须阐明在中国实施民主政治 的必要性和必然性。这项任务,须有一支宏大的理论队伍来承担。目前,我们只能 说,某些民运积极份子已经开始注意钻研新的理论,以图适应历史转变时期民主运 动的需要,但民主运动远未形成成熟的理论队伍。 二理论研究显得无力:在一些座谈会上和在《中国之春》杂志的某些文章中,我 们曾触及到一些重要的理论问题,但尚谈不上深入的探讨。整体上看,理论工作显 得苍白无力。对于一些重大的理论课题,民主运动尚未加以系统分析和研究。例如 :中国专制制度长久存在的原因,马列主义为什么能在非资本主义的中国取得胜利 ,中国为什么会出现文化大革命的特殊现象,共产党宣传的社会主义民主观的实质 ,民主化与四个现代化的关系,民主是否有阶级性,“四个坚持”为什么在中国行 不通,中国共产党目前推行改革政策可能产生的结果,民主政治为什么可以适应中 国的国情等等。 三宣传工作缺乏扎实的作风。自运动开展以来,宣传工作表面功夫作得很多,实 际内容上下功夫少,给人的感觉是不够深沉、不够踏实。某些人批评我们有文革期 间红卫兵大轰大闹的作风。例如,在某些场合,我们的同志说话或有假大空的现象 ,或有“唯我独尊”的态度。这种倾向,尤以运动早期较为严重。 四《中国之春》杂志没有充分体现中国之春民主运动的目的、立场、观点、方针 、政策和策略,没有办出机关刊物的特点及水准。 有一点需要指出,我们强调理论研究的重要,并非是像有的人建议的那样,中国 之春应创造出一套完备的理论,提出一个什么“主义”,而后强力推行,最终在中 国实现这个“主义”。我们要反复向世人说明,民主运动的目的之一,是开创一个 多元化的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这种政治局面本身要允许各种理论、各种思潮、各 种主义、各种哲学观念都能够自由地表达,并在平等的地位上以文明的、和平的方 式相互竞争。这是中国之春主张的多元政治的重要内容之一。我们鼓励任何人,包 括中国之春的成员,提出自己独特的理论或主义,但我们也必须认识到,世界上过 去没有、现在没有,将来也不会出现一个完善的、不变的、绝对正确的理论,能够 解决中国和世界上的全部问题。那种“废黜百家,独尊儒术”、“马克思主义是放 之四海而皆准的普遍真理”、“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及新老“凡是派”的排 他性大一统观念,正是专制制度的思想基础。民主运动要用具体的政治、经济主张 ,要用灵活的战略和政策,达成在中国实现民主政治的长远目标。如果问中国之春 最崇尚何种理论,我们的回答是兼容并蓄的多元化理论。我们所强调的理论研究工 作,是要在理论上论证中国专制制度终将结束的必然性,论证在中国民主政治一定 代替专制制度的规律性,并在理论上阐明当前正处于专制制度向民主制度转化的大 变革时代,从而坚定民主运动必胜的信念。 我们必须承认一个事实,也可以说是一项困难,那就是:很多有名望、有造诣的 香港及海外的学者及知识分子,虽然在某些场合对中国之春民主运动表示同情与支 持,但基本上尚持观望态度,未能公开给我们的杂志提供高水准的理论性和思想性 文章。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除国内专制制度过去对于侨胞及其国内亲属的迫害仍 使人们心有余悸外,主要是由于我们运动和杂志自身的水平不够,尚不足以唤起他 们的认同感。因此,我们需要一个良性循环的转折点。这个转折点,就是我们自身 素质的提高。通过学习和求教,自身水平提高了,自然会增加民主运动的凝聚力。 另一方面,我们必须虚下心来,向那些水平比我们高,认识比我们深的朋友们,承 认我们的幼稚、承认我们的弱小、承认我们的不足、承认我们已经犯了不少的错误 ,并向他们讲明,正因为如此,我们亟需他们的帮助,亟需他们的指导,更亟需他 们的介入,以提高整个运动的素质。 二、运动的推展及组织的筹建 拓展一项旨在改造社会的运动,非要有组织的推动不可。作为一种手段建立的组 织,必须促进运动,造成时势,才具有生命力。一般说来,运动推展与组织建设之 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在顺序上,或先发起运动,如形势需要则建立正式组织,再 由组织推展运动;或先建立正式组织,再推展运动,扩大团体。中国之春运动走向 组织,采取的是前种方式。 因此,在这次代表大会之前,中国之春尚未建立一个正式的组织,她只是一个有 广泛社会基础和群众基础的运动,在运动中,各地涌现了一批有理想、有献身精神 、有全局观念、有一定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的民主运动的积极份子。以这批积极份 子为中心,各地建立了联络站。在国内,原有的及新涌现出来的民运积极份子通过 各种渠道与中国之春取得联系后,也组织了一些联络网站。这样,中国之春民主运 动总部----各地联络站----运动积极份子的组织雏型逐渐形成。 运动初期,虽然涌现了大批的热心份子,但并未急于成立正式的组织,主要是考 虑当时成立正式组织的条件尚不成熟。建立一个以变革中国现存专制制度为目标的 民主团体,至少须具备三方面的条件:一是时代需要;二是有一定的思想基础;三 是有一批骨干积极份子。从一年运动的实践可以看出,中国之春民主运动收到了相 当大的回响,说明中国即将发生根本性变革的大时代已经来临;在继承过去民主运 动的思想和理论的基础上,民运积极份子们对“民主、法治、自由、人权”的真谛 有了进一步了解,思想认识已较北京之春时期有了相当的提高;运动经过高潮、低 潮、曲折乃至反复的过程,一批志同道合的同志已逐渐聚集在一起。在这种水到渠 成的形势下,推出有形的组织,也就显得十分自然了。 从第一批联络站建立起,中国之春便进入了半组织状态的、向正式组织过渡的转 型期。现在中国之春已在日本的东京、横滨、名古屋,在香港和澳门,在澳大利亚 ,在欧洲的法国、比利时、荷兰等国家,在非洲的毛里求斯、在美国、加拿大的各 大城市,如纽约、旧金山、洛杉矶、休斯顿、芝加哥、波士顿、华盛顿、匹兹堡、 新泽西州、蒙特利尔、多伦多、温哥华等地建立了联络站。在国内一些大城市,如 北京、上海、广州等,中国之春也建立了联络网点。总之,一个国内外相联系,遍 及全世界华人社区的组织架构已逐渐形成。目前,是我们共同努力,将这一架构定 型,并使之丰满的时候了。 在组织筹建方面,民运积极份子中,曾出现过两种极端的意见。一部分激进者提 出,应该立即组党。理由是:既然中国之春鼓吹独立于国共两党之外的新的政治实 体的形成和崛起,就意味着将来要走上组党的道路,不如现在一蹴而就。另有人认 为,当前工作重点是传播民主思想,以办杂志为主,没有必要成立正式的组织。介 乎两者之间的多数人的意见则认为,根据现在的思想及组织条件,中国之春应首先 成立一个包容量很大的泛民主的群众团体。今后,这个团体向什么组织形态发展, 将取决于未来形势的演变。 在运动向组织发展的过程中,我们是有过深刻教训的。 第一、有急躁情绪。比如,在财力不足的情况下,总部机构膨胀过快,脱产人员 一下子增加太多,曾一度造成骑虎难下的局面。 第二、在选拔干部方面,未能做到适当考核,未能发挥各人所长。 第三、在半组织状态的扩展过程中,未处理好精英路线与群众路线的关系。本来 ,现阶段应采取精英路线及群众路线相结合的方式,重点在精英路线。也就是说, 要以聚集精英人才,组成骨干队伍为主进行组织工作。在此基础上,再以骨干为核 心,逐步通过群众路线的方式,凝聚一大批力量。由于总部对于上述原则掌握不够 ,有的联络站曾出现精英队伍尚未健全而过快膨胀的现象,虽人数众多,但没有战 斗力。过快膨胀还加重了内部摩擦,使精力浪费在协调内部矛盾上。 在这里,我们还应该深刻地检讨一下中国之春运动总部的工作机构内曾出现过的 两次分裂,以便总结教训,提高认识。 从历史上看,一个机构出现分裂,往往有如下原因:□思想意识上的严重分歧; □人员的素质不够。所谓素质,似应包括有否抱负和理想,有否献身精神,有否涵 养性和顾全大局的精神,有否正确的工作方法以及认识水平的高低等等;□制度不 够健全;□外界势力干扰。 上述因素也是促成中国之春民运总部工作机构内出现分裂的原因。总部负责人应 承担的责任是:选用干部不慎、民主修养不够、未能及时健全各项制度以及对个别 人员的工作安排不妥。中国之春民运积极份子们,在这两次事件中,对以下问题有 了进一步的认识。 一民运人士要在运动中不断加强自身的民主意识。 应指出,我们不少同志对专制制度深恶痛绝,下意识地进行反抗,乃由于追求个 性解放和自由的本能所趋使。“四五天安门运动”和西单民主墙,就是专制制度自 发“异化”出来的和专制制度本身相对的力量。然而,自发地反抗专制主义并不等 于自觉地追求民主,这两者之间还有一条很深的意识鸿沟。自发地反抗旧有的专制 主义,如果引导得体,可以成为追求民主目标的起点;另一方面,如果不把反抗专 制主义提高到自觉追求民主的层面,即使斗争取得最后成功,也至多是新的专制取 代旧的专制,虽然“民主”、“自由”可以成为新专制主义向旧专制主义挑战的口 号。中国共产党在大陆夺取政权,就是在争取民主的口号下,以新的专制主义取代 旧的独裁统治的例证。这个历史教训,不得不使我们深思。我们必须承认,参加民 主运动的一些人,包括某些负责人和积极份子,思想意识还停留在自发地反抗专制 的层面,对民主的真谛缺乏了解。主要原因是,我们很多人长期受旧传统的熏陶, 尤其在中国大陆专制制度下生活了数十年,受的是共产党极权主义的教育,思想意 识在某种程度上不自觉地打上了专制、独裁的烙印,思想方法不少地方仍是共产党 大一统观念和单元思维那一套。因此,虽然我们在运动一开始就公开声明要用民主 的方法从事民主运动,但在真正的实际运作中,共产党教育遗留给我们的影响还不 时地不自觉地发挥作用。例如,有的同志因受共产党“斗争哲学”的影响较深,对 待同志间正常出现的一些意见分歧,往往采取过激和无限上纲的态度,动辄称之为 “路线斗争”,其结果,难免伤害同志间的感情。 今后,我们要十分注意在运动中不断洗刷自身的非民主观念,洗刷三十多年来专 制主义的影响,加强自身的民主意识。要认识到,民主的涵义之一就是包容,要承 认思想不能绝对统一的事实,要尊重与己相左的意见,要学会与不同意见和平共存 和和平竞争。要切记:民主应成为民主运动自身的一种生活方式和追求的目标,而 不能像共产党所说的那样,民主仅能做为一种达到某种目的的手段。 二民运人士要树立正确的民主观。 要注意民主立法与行政执法的不同。立法,即讨论决策时,要充分商量、讨论, 少数服从多数;执法,即贯彻决议时,要不打折扣,无商量余地。有人把民主理解 为事事公开,事事都要知道,事事都要表决,这显然是较为狭义的。 三民运人士要勇于面对矛盾、面对现实。 综观有史以来世界上任何一个团体,尤其是政治团体,都经历或正在发生着新陈 代谢现象,即有人离去,同时又有人加入,这是一个团体有生命力的表现。如果把 有些人的离去称之为分裂的话,那么,分裂则是一种规律性的现象,是一种常态, 而不是变态。既然,中国之春总部的工作机构出现过的分裂已成为事实,我们就必 须正视它、研究它。可是,过去总部在此问题上却采取了鸵鸟政策。首先是害怕分 裂,不是积极地去面对矛盾、解决矛盾,不现实地希望矛盾能自行化解,掩盖问题 。结果,矛盾越来越大,最后终于爆发;其次是不相信广大成员的判断力,当矛盾 已经暴露,而别人问及时,通常是以共产党的惯用语“形势大好”加以回避。如果 早些将问题挑开,让广大成员都积极参与意见,或可缓冲矛盾。抑制一下个别人的 激动。至少使联络站心中有数,不至感到突然。 当然,也不能否认,过去总部工作机构问题的产生,与正式组织尚未成立有关。 选举制度及任免制度尚未健全,难免在组织工作上出现问题。 总之,若是要问:“根据你们一年运动的体会,你们认为开展民主运动的最大障 碍是什么?”我们坦诚地回答:最大的障碍来自从事民主运动的人士本身,来自我 们自身的非民主、非法治的观念。我们坚信,随着从事民主运动的人士自身的非民 主、非法治观念的不断克服,民主运动才会真正蓬勃发展起来。 一年多的运动实践告诉我们,拓展民主运动,还必须不断克服民族性的劣根性对 我们的影响,其中之一则是中国人难于团结的“一盘散沙”的倾向。一位积极份子 深有感触地说,日本人在一起,九件事意见不合,只有一件事意见一致,就可以团 结一致做这一件事;中国人在一起,九件事意见一致,仅有一件事意见不合,就要 分道扬镳。中国之春必须敢于正视这种现实,承认这种现实,进而改变这种现实, 才能不断克服“一盘散沙”的倾向,逐渐将民主力量凝聚在一起。 三、公共关系 一年多来,中国之春在拓展公共关系方面,进行了一些努力。 运动一开始,我们就与“东亚人权协会”、“美国工人和艺术家支援波兰团结工 会委员会”、“国际特赦”等组织建立了联系。 今年五月份,中国之春应“国际反极权联盟”筹备处的邀请,派出代表团参加了 在法国巴黎举行的“国际反极权联盟”成立大会,中国之春为该国际组织的顾问委 员。“国际反极权联盟”主要是由苏联、古巴、波兰、东德、越南等共产党国家持 不同政见者联合组成的国际性团体。她的成立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异化出来的反对 力量的首次联合,是共产主义运动走向全面衰落的标志。该国际组织得到了全世界 爱好自由、民主人士的大力支持。中国之春进入她的领导机构,说明已获得国际上 的承认。 此外,中国之春与北美、日本、香港等地的很多华人社团建立了良好的关系,在 以越、棉、寮难胞组织为首的旧金山各界侨胞的筹划下,中国之春在旧金山举办了 第一次筹款餐会。尔后,纽约各界侨胞又帮助我们组织了另一次筹款餐会。我们知 道,由于国共两党长期对峙和祖国长期分裂,海外华侨社团常被认为非“左”即“ 右”,彼此难于沟通。可是,在中国之春的筹款餐会上,持不同观点的侨团可以聚 餐于一堂,并且都表示大力支持民主运动,显示了民主运动的凝聚力。立场不同的 侨团,能以在支援大陆民主运动的前提下坐在一起,不能不说是一个可喜的开端。 中国之春将继续在促进侨社团结方面做出独到的努力。 运动开展以来,各地大学的东亚及中国问题研究机构、华裔学者及关心中国问题 的外国学者、中国同学会和香港同学会等,为举办中国之春的演讲会、座谈会,做 了不少工作,我们要经常与他们保持联系,继续进行合作。 运动开展以来,很多关心国家前途的同胞、新闻从业者、教授、学者、作家对中 国之春一直表示关怀、同情和支持,我愿借此机会代表中国之春民主运动向他们表 示衷心谢意。 过去一年,我们在公共关系处理上,也有不少缺失之处。如一些社团和知名人士 曾欲与我们联系,或愿意保持经常性接触,但由于我们经验不够、人手不足,未能 安排适当时间向他们求教,或未能做到经常性的联络,使一些朋友感觉中国之春有 架子,甚至感觉与中国之春之间有隔阂。在有些与外界接触、交流的场合,我们中 间有些人显得年轻气盛,伤害了一些朋友的感情。我也想借此机会向他们致以歉意 。 四、财政工作 自运动一开始,我们就呼吁各界给予我们财力和物力上的支援。感谢那些慷慨解 囊的同志们和朋友们,由于他们的鼎力支持,中国之春运动才得以不断扩展,今天 的大会才能得以顺利召开。 过去,中国之春的经费来源计有: 一《中国之春》杂志的订费及赞助订费; 二演讲当场募捐; 三举办筹款餐会; 四会员费及成员赞助费。有些联络站成员及积极份子在正式组织成立之前就主动 交纳会费,或承担联络站的开支,表现了高度的热忱。 五台湾人民的捐款。运动初期,台湾人民反应热烈,踊跃捐助。报纸上报导的捐 款数目不一,我们也难以获知确切的数字,至今已有三笔捐款寄转到中国之春,并 已在新闻界公布。 六来自世界各地侨胞及侨社的捐款。 七来自外国友人的捐助。 使我们感动的是,有的热心支持者定时给我们捐助,有的将其收入的一定比例捐 助给我们。有的人其亲属在大陆或和大陆有贸易往来,他们默默地支持我们的事业 ,不为名、不为利,不求任何报答,只求替他们保守秘密。他们除了希望我们把运 动搞好之外,没有任何附加的条件,这些人是最可敬的。将来,待民主运动取得一 定成效时,在征得他们的同意后,我们会以某种方式感谢他们的。 更使我们感动的是,一些公费留学生和访问学者,也将本来就不多的生活费节省 下来,寄给我们表示支持。 还要特别指出,这次大会主要是由两位侨胞赞助的。我愿借此机会向他们表示感 谢。 运动初期,由于人手少、工作多,很多捐款者未能及时----回信致谢。在此,我 愿向他们补致谢意。 我们在运动开始时曾宣布不接受以政府名义和执政党名义的捐款,目的是为了保 持运动的独立性,我们过去恪守了这项原则,今后仍恪守这一原则。 在筹款方面,我们还是十分缺乏经验的。在西方,筹款是一门学问,人们从小也 有捐款的习惯。募款的形式多种多样,如用义卖形式、用文艺形式、用寻求专款专 用的赞助形式等等。今后,我们仍要在筹款问题上多下功夫,要把筹款的过程,看 作是发动群众的过程。 在财务的开支方面,由中国之春财务小组全权掌握,开支的原则是做到三项保证 :□保证杂志的经费;□保证一定数量的香港联络站的经费;□保证一定数量的国 内活动经费。其余活动的开展则取决于随时的筹款数目。 应当指出,目前我们的募捐数目与我们所要承担的工作之间还有很大的差距,每 一个成员都要重视这个问题,每一个成员都有募捐的责任。 五、今后的工作任务 在阐述今后工作任务之前,有两个十分重要的原则问题值得一谈。 第一是坚持独立立场和维护独立形象问题。这是中国之春的生命线,每个成员都 要象爱护自己的眼珠一样爱护中国之春的独立立场和独立形象。过去一年,中国之 春坚守了这个原则,我们并没有看任何政府的脸色而行事。我们深切体会到,只有 坚守这个原则,中国之春才有存在的价值,中国之春才能不断发展;丧失了这个原 则,中国之春就等于结束了她的生命。这个原则我们知道,其它政治势力也明了。 过去一年,各种势力对中国之春进行的干扰也集中体现在破坏她的独立立场和独 立形象上。中国共产党的高层领导人及中国领使馆到处散布,尤其是在大陆留学生 中散布,中国之春是台湾策动出来的,是台湾出钱支持的,以迷惑我们的同情者, 分化我们的支持者。另一方面,有些不明智的台湾国民党人则力图把中国之春纳入 他们的“反共”阵营,甚至策动中国之春的个别人员投靠台湾。幸好,来自这两方 面的干扰都被我们一一排除了。但排除了一次、两次,并不意味着今后不再发生, 对于此点,每个成员都要保持清醒的头脑。 第二是注意策略和政策。我们要仔细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台湾国民党有人、有钱 、有军队,在海外的势力也很大,近年在经济建设上的成就又远大于大陆,为什么 三十年来在与共产党的斗争中节节失利,处于被动地位?答案是明显的,除了复杂 的国际因素外,国民党人未有掌握正确的斗争策略是重要原因之一。那种僵硬的反 共八股宣传,把共产党人不加区别、统统打倒的论调,对大陆全面否定的态度,都 难以赢得大陆广大人民的支持。 中国之春要从国共相争中吸取经验和教训。要用理性的态度分析问题,要用灵活 的策略达成目标。比如,我们就公开地宣称,要团结国、共两党中开明的、民主的 力量。只有把对手瓦解到最孤立的程度时,才会取得最后的胜利。 中国之春今后的工作任务是:充实理论、巩固后方、支援前线、推进主战场。 一加强理论建设和宣传工作: 要逐步建立一支理论研究队伍,加强《中国之春》杂志的理论内容。即将成立的 中国之春宣传组将把曾经发表在《中国之春》杂志上的重点文章汇编成册,并拟译 成英文出版;将出版简讯性内部刊物,报导国内外民运活动及刊登《中国之春》杂 志上重点政策性及理论性文章,发给留学生、中国驻外机构及国内重点单位,同时 ,要编辑一些政策性小册子。在这里,我们顺便宣布一下,《中国之春》将试办理 论版,充实理论性文章。 二巩固后方: 中国之春是利用海外民主、自由的环境发展成长的。国内民运同志指出:民主革 命历史都有过运动重心从国内移到海外,再反馈回国内的普遍历程。中国之春在美 加地区成立和扩展,亦标志着中国的民主运动已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具有民主、自由环境的海外,在中国之春得以在国内公开活动之前,无疑是中国 之春的后方基地。我们要求得进展,做到出师有力,一定要站稳足跟、巩固后方。 为此,至少要做好四件事: 第一,以精英路线和群众路线相结合的方式慎重地扩展组织,当前,特别要注意 求贤访能、聚集人才。要认真加强组织建设,逐步健全各项制度。 第二,广开财源。要相信和依赖被孙中山先生誉为“革命之母”的广大侨胞。只 要广大侨胞认同了民主运动的目标,确信我们的奋斗不是为了私利,而是为了中国 真正民主政治的实现,并对我们事业的必胜产生信心感时,慷慨解囊的人是愈来愈 多的。过去,爱国侨胞曾赞助了伟大的辛亥革命。今天,他们也完全有能力在财力 上支援当代的民主运动。 很多朋友建议,中国之春在有能力时,开设小企业,踏开以企业养运动的路子, 争取做到经济独立。这方面的工作,已着手进行。 第三,民运组织各级机构及成员要遵守所在国家和地区的法律。向当地政府机关 表明中国之春运动的目的,是为了推进中国大陆的民主化,并不干涉所在国的内部 事务,以取得当地政府及民众的谅解。 第四,继续寻求国际支持。我们要巩固原有的关系,扩展新的关系,寻求更多的 国际组织、国际人士同情和支援中国的民主运动。 国内同志们希望中国之春有一个稳定的后方,他们说,后方基地稳固了,他们心 中才会踏实,才会信心十足地开展工作。 三支援前线: 无庸置疑,港澳是当前民运工作的前沿阵地,是海内外民运联系的枢纽。香港因 她的特殊地位,在过去的中国民主革命史上曾发挥过重要作用。现在,面临着一九 九七的问题,香港更给民主运动的推展创造了空前的机会。形势的发展将是:越迫 近一九九七,香港同胞就愈担心失去现有的自由,对民主政治的向往就愈强烈,就 会愈来愈体会到,只有大陆有了民主,香港的繁荣、稳定才会真正得到保证。最近 ,我们高兴地看到,香港人民要求“组织起来,当家作主”的意识愈来愈高。这些 ,都是民主运动在香港扎根、发展的良好条件。 自中国之春成立起,中国之春民运总部就成立了港澳工作组,并先后数次派人抵 港活动。港澳工作组配合中国之春港澳联络站,做了大量的工作。今后,我们的方 针仍然是全力以赴地从人力、物力、财力上支援港澳、保障前线。 为使今后港澳地区工作开展得更好,似应注意以下两点: 第一,中国之春要虚心向港澳地区老民主人士们学习。很多港澳同胞曾走在中国 之春前面,都有丰富的经验。我们要以后学者的姿态向他们虚心求教。 第二,中国之春要走出自己的圈子,与港澳同胞争民主的运动及香港学生运动相 结合。 四推进大陆主战场: 中国之春是一场海内外配合的民主运动。自运动一开始,我们就反复强调,中国 之春民主运动的重点是在中国大陆。由于国内执政者当前对民主运动及持不同政见 者采取镇压政策,所以,中国之春在海外搞得轰轰烈烈,而国内的工作却只能稳健 地、逐步地开展,目前,多采取秘密作业的方式。工作的艰巨性,是一般人所难以 想象的。尽管如此,民运战士们仍克服重重障碍,在北京、上海、广州、四川、湖 南、河北等地,建立了联络网站,并通过各种途径传播中国之春的信息。 如何进一步在国内扩展民主运动,将是我们这次大会研究、讨论的重点课题。我 愿把一些联络站和民运人士在这方面工作的经验总结一下: 第一,在中国大陆留学生和访问学者中积极开展工作。大多数留学生和访问学者 是同情和支持民主运动的。不管他们是否组织上加入了中国之春,只要接受了民主 、法治、自由、人权的观念和意识,回国后就会成为民主思想的传播者。有些积极 份子一直把在留学生和访问学者中开展工作放在首位,他们千方百计地把《中国之 春》杂志传递到留学生手中,有的还和留学生们搞座谈、交朋友。留学生工作是送 上门来的、将民主思潮传向大陆的工作,今后一定要加强而又加强。 第二,在回国探亲、旅游、讲学、定居及从事其它活动的海外侨胞和学者中积极 开展工作。有的积极份子一听到有人去中国大陆,不管去做什么,都主动地设法与 他们联系,希望能传递信息,哪怕是口传也好。不便携带《中国之春》杂志,就托 他们带些西方介绍民主思想的书籍,这或许是更具有意义和更实际的。 第三,在中国大陆出国探亲者及各种外出访问团中积极开展工作。中国之春的积 极份子们要利用一切机会主动接近他们,一方面向他们了解最近国内的动态和民心 ;一方面技巧地宣传自由、民主的思想和法治、人权的观念。由于这些人员在国外 停留时间较短,人生地不熟,他们急于有个向导带着他们多听、多看、多了解外面 的情况,这就给我们的工作提供了条件。 第四,请自由进出中国大陆的外国朋友给予协助。 第五,利用其它一切与中国大陆发生联系的途径。 总之,只要我们心中时刻想到,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使民主思潮进入中国 大陆这个主战场,那么,就可以群策群力地克服困难、创出办法了。 各位代表,过几天,我们就要进入一九八四年了。以《一九八四》这本书闻名的 英国作家乔治·奥威尔(George Orwell)曾在数十年前就预测一九八四年集权国家 中人们的行动受监视、思想被禁锢、人性被摧残的局面。中国大陆的现状已跌到了 奥威尔所描述的景况的边缘。的确,自从《一九八四》这本书发表后,一九八四年 就预先地在人们的心中投下了阴影。可是,中国之春民主运动要向全世界宣告:农 历甲子的一九八四年正是我们大显身手的一年。 我们满怀信心地预言:在所有共产党执政的国家中,中国最可能首先突破共产党 一党专政的局面,最可能首先结束奥威尔所描述的共产党国家极权专制的状况。我 们之所以敢于做出这种预言,是因为中国具备一些良好的条件。 第一,中国人民迎接社会大变革的心理准备已初步完成。三十多年无产阶级专政 的实践,尤其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淋漓尽致地暴露了中国社会制度的黑暗面。 人民普遍地认识到,中国问题的症结是制度问题。应该承认,中国大陆的三信危机 在共产党国家中是少见的,人民变革欲之强烈,也是少见的。可以说,中国共产党 已把中国几千年来的专制制度推到了极端的程度,物极而必反,现在,专制制度向 民主政体的转机已经来临。 第二,中国有台湾和统一问题。我们不认为台湾政府是一个民主政体,但我们必 须看到这一点,即:台湾的存在对中国共产党来说是一个钳制的力量。国共两党的 斗争给新的政治力量的兴起提供了空隙。中国的统一需要国共两党以外的政治力量 和人民层面的广泛参与,这给民主政治在中国建立提供了机会。 第三,中国有香港的问题。香港是国内外民运联系的枢纽,繁荣的香港是大陆专 制制度的一种无形的腐蚀剂。 第四,中国有两千多万海外华侨,他们是民主运动的海外后盾,他们和国内各阶 层的广泛联系给民运向国内的反馈提供了渠道。 第五,中国大陆在海外有近两万多名留学生和访问学者,他们会把自由、民主的 思想,把法治、人权的观念带回国内。 只要我们充分利用上述四项条件,民主运动是大有可为的。 各位代表,我们必胜的信念还建立在世界潮流总趋势的变化上。如果说,一百多 年前,马克思主义的创立和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是人类试图用一种理想社会取代 当时资本主义社会,从而克服后者弊病的一种尝试的话,那么,今天我们可以初下 结论,这种尝试并未成功,人类在这次尝试中付出了代价。现在,人们开始思考, 甚至连不少共产党人都在诘问,他们的革命成果为什么违反了他们原来的初衷。世 界共产主义运动以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胜利发展到顶峰,然而,随着共产党国家的 人民,特别是占人类四分之一的中国大陆人民的觉醒,世界潮流的总趋势开始转向 ,其结果,共产主义运动必将被它异化出来的民主运动所战胜。中国民族,我们这 个多灾多难的古老民族,将在这次历史的转折中给人类的文明重新做出贡献,并同 时赢得自己的新生。 同志们,世界上还没有在一个共产党国家实现民主政治的先例,就让第一例争取 在我们手中开创成功吧! 【选自《中国之春》第十期(一九八四年二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