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八九”运动 ----兼谈华生先生的正误 杨 巍 《中国之春》近来不断发表反思八九民运的文章,其中比较著名的是华生先生与 胡平的争论。本人不同意华生先生对八九民运的总的评价,但是认为华生先生的看 法中包含着十分有价值的内核,值得我们注意。 一场真正的民主运动 华生先生认为八九运动是“民众运动”而非民主运动。他提出三把尺子:情绪化 还是理性化;是否有妥协和容忍,是否讲手段。而华生先生主要用的是第一个标准 :“这样一场跟着群众情绪走的运动,当然不能称为民主运动。相反,它的全部表 现,恰恰符合民众主义的精确定义”。 大凡一场有许多人自发参加的运动,一定是受某种情绪激励的,没有情绪就没有 运动。民主运动的特征之一就是反映出民众的意志,或曰民众的情绪。而大规模的 民主运动多半反映的是人民对于执政者的不满情绪。如果以是否情绪化为标准,那 么恐怕世界上没有哪一个运动称得上是民主运动了。五四运动烧了赵家楼,四五运 动烧了警方车,这都是情绪发泄。按华生先生的标准看都够不上“民主运动”了。 在我看来很明确:凡是争取民主、反对专制的运动就是民主运动,而八九民运正 是这样一场运动!何为民主?民主这一概念是和“自由”紧密相关的,自由意味者 每个人在不危害他人的前提下有按自己的自由意志行动的权利,把这个自由延伸到 政治领域就是民主。所谓民主就是在治国大事上要集中体现最大多数人的自由意志 。人民在政治上的自由意志是通过言论出版自由,集会结社自由,游行示威自由等 等政治权利来体现的,民主政治就是建立在人民的这些自由权利上的。我们可以看 到八九民运中人民所实际争取的正是这些写在宪法中的民主权利。尽管在表面上人 们用过各种各样的借口,各种各样的掩护。 八九民运的正面意义不容否认 八九民运对中国的民主前途和改革开放是何影响?华生先生对此看的较多的是负 面作用,这反映了一些忧国忧民之士对八九后倒春寒的焦虑。但是华生先生的看法 至少是不全面的。 八九民运的最重要意义是中国人民公开地,大规模地表达了变革现行社会制度的 意志。过去许多人认为自由、民主虽然好,但这只是自己的非分之想,大多数中国 人还没有觉悟,还要等待,也许这辈子都没指望。通过八九民运许多人才看到,原 来人同此心,心同此理;自由、民主是那么多人(包括许多中共党员)的共同愿望 ,已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八九民运使中共的一党专制在人们心中失去了合法 性,人人皆知其落后反动。有那么多人曾经认为中国的民主化遥遥无期,现在都知 道专制政治的末日为期不远了。 八九民运所反映出来的民众的愤怒情绪,活生生地摆在中共面前。这是一种永久 的威慑。羔羊般的中国人民原来是只卧虎。对人民的畏惧正是中共改革的最大动力 。 为什么邓小平南下讲一些话就能使猖獗一时的保守派望风披靡?为什么众多左王 不得不纷纷表态支持改革?因为保守派面对的并非只是邓小平这只老狐狸,而是后 面还有强烈的民意。邓小平的南下讲话只是依顺民意,狐假虎威罢了。正是八九民 运显示的民心基础,才能使改革派有恃无恐,胆壮气盛,才能使保守派色厉内荏, 一触即溃。 八九民运前,中共强调自己搞的是社会主义现代化而不是资本主义现代化,改革 不敢触及所有制层面,因而机制混乱,通货膨胀,步履维艰,一筹莫展。八九民运 使中共基本达成共识,一定要把经济建设放在第一位,连姓资姓社都顾不上了。改 革大踏步进入所有制领域,企业股份化,房屋商品化,经济改革出现决定性的突破 。全世界也终于相信中国的改革走上了不归路,“不改革人民要造反,中共要亡党 亡国”。只要中共被迫把经济放在首位,中国的和平演变就是不可避免的,因为共 产制度是完全违背现代经济规律的。 败在何处? 然而八九民运仍然是一场失败,它本来可能避免这么大的损失,本来可能争取很 好的结果,甚至当时就可能开创中国民主的新局面,但是最后却以悲剧落幕,民运 遭受重创,中国再次出现倒春寒。华生先生错在以成败来定性八九民运,但他在分 析失败的原因上有精辟的见解。并非只有胜利的民运才叫民运,但是失败毕竟是失 败。 对于失败,已经有许多反思了,并且总结了许多经验,还有提到了原则高度。政 治战场上的原则大致和军事战场,商业战场的原则一样:所有的原则都是简单的, 但是没有一条是容易做到的。关键在于掌握时机,灵活运用;所以我认为重要的战 略原则只有一条:“知己知彼,百战百胜”,正确判断形势是一切胜利的来源。 中共宣布戒严调兵入城,本以为可一举“平乱”,但不料这数十万大军竟被民众 人墙挡住,动弹不得,使中共进退维谷。民气正盛,这时如果运动组织者能与中共 中央谈判,迫使其接受一些条件(例如保证不秋后算帐,甚至答应撤军),然后撤 离广场,那么事态就可以和平解决,全军而还的高自联等组织日后能与变心已露的 民主党派互为犄角,局势当大有可为。(当时中共称军队入城仅为“恢复秩序”, 因而迫使其接受“不秋后算帐”等作为学生撤走的条件是完全有可能的,它如果不 接受将承担大得多的政治代价。) 中共当然不愿意出现这种结局,他们经过短暂混乱后,定下了孤立逼反高自联, 加以全歼的毒计;而民气暂时的高涨也给人一种假象,似乎人民能永远站在街头, 似乎中共的专制统治马上可以推倒。当时,明明是高度危险的对峙阶段,却被当作 胜利即将来临的时刻。中共明明在蓄意制造口实以便实施镇压,却被认为是失去理 智一时糊涂。当时的当务之急是如何大致完善地将高自联保存下来,但是盲目乐观 却使海内外民运人士将战略目标定在“李鹏下台”上(本人并非反对喊“打倒李鹏 ”的口号,但是喊的时候心里要明白喊价和底价不是一回事),从而订下了在广场 长期坚持的错策,终使流血事件无法避免。要知道和平结束将是中共的最大失败, 而流血镇压正是中共所需要的。六四前夜学生本有退象,中共却不断逮捕支持学生 的市民,以刺激学生使之欲罢不能;六四后中共报复最重的竟是主张学生理智撤退 的王军涛,陈子明。(本人在监狱中亦闻办案人员训曰:“学生喊打倒李鹏是天真 ,受人利用;你们以所谓冷静理智面目出现的才是对党有刻骨仇恨,因而罪行也严 重得多!”闻此训者非我一人,故此话疑出自高层。)这些都已充分说明问题。中 共用的是他们娴熟的诱敌深入术,亦即先软后硬的“阳谋”。从政治上讲,我痛恨 中共的卑劣;从战术上讲,我又不得不佩服它的高明。民运方面一不知己,二不知 彼,遂无法挫败中共的阴谋。 为什么会对形势有错误的判断呢?首先是对中共尤其是对邓小平的认识有误。邓 小平是个改革派,又是个独裁者。为了维护一党专制,他可以不惜血流成河。这本 是中共老党魁的固有本色。邓小平和民运是互相利用关系。邓小平有时要利用民运 来对付政敌,此时民运也正好利用邓小平来发展自己,削弱中共的独裁统治,争取 自己更大的政治活动空间。但是在利用他的改革派的一面时,不能忘了他是个独裁 者,必须加以提防。由于长期以来对邓小平改革派的一面看得比较多,有些人就忘 了他更本质的一面,以致在戒严时对邓小平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希望通过天安门 广场的坚守,迫使邓小平撤换李鹏。殊不知军队来京正是邓小平的意旨。而当时李 鹏一倒也就是一党专制的完结。(用陈云的话来说就是四十年江山将毁于一旦。) 那么莫说李鹏不会自动下台,就是李自己要下,中共中央大多数人也会拖住他不放 ,以免开了民众哄中共首脑下台的先例。既然李鹏暂时不会下,那么民运应该考虑 的就是如何收场才对将来发展最有利,这当然就是保存民主实力,让已经洒在军民 心中的民主菌种有个发酵成长的时间,而非孤注一掷。 错误的深层原因 必须指出,在八九民运中不乏理智冷静之士,他们审慎地认识到形势的凶险,想 方设法避免流血的前途,但是他们没有成功。万润南在四通召集学运领袖开会,提 出适时进行“胜利大凯旋”的主张,一度被学运领袖接受,后又推翻。吾尔开希和 柴玲都曾因为主张适时撤离而遭罢免。运动后期几乎成了比激进的比赛,主张暂时 退让的人立刻受到威胁,被指为“学贼”或“内奸”,而绝无内奸之嫌的海外民运 组织又未能发挥正确作用,结果坐失良机,局势终于无救。这就反映出民运组织和 民运人士的民主素质不够成熟的问题。 我不同意华生先生对八九民运的评价,但是他的民运标准有其合理的内核,令人 深省。民主素质意味着容忍异端,从而需要理智和冷静,要讲规则和手段。民主在 实质上是为着实现多数人的意志的,但是在形式上却要表现在保护少数上。这是西 方民主和中共所谓“真民主”的根本区别。中国民联诞生之初就对此有清楚的认识 。当时的一个负责人在一次讲演中回答“何谓民主”的提问时说:“就象人的营养 有蛋白质、糖和脂肪三大要素一样,民主也有三大要素:一曰服从多数,尊重少数 ;二曰自由的舆论,三曰合法的反对派。”这三条的核心就是容忍异端。 中共号称他们的“真民主”是为大多数人的,为此必须对少数人实行专政。然而 每个人都有可能在某时某事上成为少数,如果少数人的权利得不到尊重,甚至被剥 夺,那么就会人人自危,为了自保而投向“多数”;这个“多数”也只能是虚假的 ,它不是集中了多数人的自由意志而是集中了多数人的恐惧心理,它只能是少数寡 头或独裁者的玩物。中共治下的“多数”常常就是这一类“多数”。所谓尊重少数 主要是尊重其发表意见的权利,唯有此才会有健全的舆论。少数人又有权组织起来 ,成为合法的反对派。华生先生的民主标准和我们的三条倒是有点暗通的,民运人 士必须学会以理智的手段对待不同意见。 八九民运中外国记者有个感受,当他们问学生何为民主时,不少人讲不清楚。这 不能不影响到这场运动的命运。假如当时处于少数地位的清醒者有充分发表意见的 机会,则也许理智的声音会占上风。如果大家都能认识到民主的标志在于反对派的 存在,那么当时就会以保存组织而非以打倒某人为胜利指标。 在此要说明我并不想指责战斗在八九民运斗争前列的青年学生,我对他们只有敬 佩,他们已经为中国的民主做了力所能及的贡献。他们才二十岁上下,又是在铁幕 中接受全部教育,有什么不成熟处是理所当然的。我在二十来岁时比他们傻得多啦 !让他们在自由世界中假以时日,一定会很快成熟起来,多半会比我辈更有出息。 其实当时一些海外人士不见得就比学运领袖更清醒,而现在却在过多地指责学生。 在我看来倒是些老民运人士和海外学人需要更多的反省。 顺便指出,如果说八九民运的失败在海外有何负面影响的话,那就是在强烈的仇 恨情绪下,民运队伍中一度出现民主素质下降的情形,有人单纯以“反共程度”来 判定别人是否够格搞民运,有人因观点独特而被指为“亲共”、“投降”等等;而 忘了容忍异端正是民主的灵魂。好在近来这种现象已大大减少。 结 论 八九运动是一场伟大的民主运动,它虽然失败了,但其正面作用不容否定。失败 的原因在于形势判断错误,未能知己知彼,从而未能识破并挫败中共的阴谋;而深 层原因则有民主素质方面的问题。民运的失败使中国政局出现暂时的反复,但是开 历史的倒车毕竟是走不通的。三年后的今天,民运正在复苏,时间将使独裁统治者 越来越虚弱,人民越来越成熟。我们没有理由悲观,通过反思和总结,我们将变得 更加聪明,在下一次民运高潮中一定能干得更好。 【选自《中国之春》第一一一期(一九九二年八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