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新闻
热点新闻
图片新闻

新闻首页 > 国际新闻

 

有毒食品=恐怖主义?
日期:11/2/2008 来源:大纪元 作者:吴英综合

菲律宾卫生部长杜克(Francisco Duque III)公布了已被验出含有化学物质三聚氰胺的中国乳制品 。

外电:有毒食品=恐怖主义?

近年来一连串中国制造的有毒民生必需品如玩具、牙膏、奶粉等,已造成各国人民的恐慌,美国民众也不例外,美国的亚裔移民更是警觉,许多人在抵美前对中国制造早已存有戒心。一些专家认为,有毒产品可能成为下一波恐怖主义。

有毒食品=恐怖主义?

根据福布斯(Forbes)杂志十月二十五日的报导,全球居民从未想过消费商品也会引起全球恐慌,国际贸易若缺乏适当的管理,其所造成的危害,在全球化的今天,不亚于恐怖主义。

该报导以九月份爆发的中共制毒奶粉事件为例说明由于全球化的结果,本事件的影响层面已由亚洲蔓延到美国及全球各地,目前已有十六个国家受到影响,知名食品业者(如伯朗咖啡、白兔糖果、Oreos、M&Ms等),陆续因产品被检测含有三聚氰胺而在全球各地宣布产品下架。报导说,遭到三聚氰胺污染的食品将危害千万人的生命健康,已成为国家安全的议题,其严重性更甚于二零零一年九月十一日的九一一恐怖攻击事件。

报导提醒读者近几年的食品污染事件,通常都造成致命的结果,例如日本曾发生十人食用来自中国含有杀虫剂的冷冻毒水饺而死的事件、以及发生在巴马拿的一百一十五人因食用来自中国含有生产防冻剂化学原料的止咳糖浆而死的事件。

这些消费商品都来自拥有廉价劳工市场的中共政权,在追求利润的前提下,不择手段的任意添加不应该使用的原料,枉顾他人的生命健康。中共如果没有做好安全检验的把关工作,那么全球的消费者只好仰赖进口国政府及国际组织,严格把关品质管制,以减少来自国际贸易的危害。

然而进口国具有足够的能力进行商品出厂前的检查工作吗?以美国为例,食品与药物管理局(FDA)在去年仅进行排在优先顺序的百分之十的国外制造厂的检查工作。为了弥补此一缺陷,必须加强食品进口时的抽验工作。

不过,此等强化工作并不能防堵掺假的行为,例如奶粉的检验项目一般不会包括三聚氰胺,因其并不是制造奶粉的原料,而是为了增加奶粉的蛋白质含量而添加的成份。就此项检测工作,该报导建议建立监视全球生产网络的国际制度。目前,世界卫生组织已建立监视全球伪药制造的制度,但这还不够,应强制要求所有制造出口消费商品的公司,向其政府提交供应商的报告,并进而建立供应链清单的全球登录组织,以在事件发生时,能找出凶手。

中国廉价商品背后的谎言

此外,韩国时报十月二十四日标题为“中国商品价格背后的谎言”的报导,特别引述韩文版的“中共价格(The China Price)”一书,是少有的揭露中国经济成长背后的真相的书籍。该书的作者是前金融时报记者亚历山德拉·哈尼(Alexandra Harney),她以其在亚洲十五年的调查及访问,揭露中国制造产品的真正的代价。

哈尼在书中指出廉价的中国商品已改变全球的制造型态,但来自西方企业的降低价格的压力,亦同时为中共带来腐败、混乱、压榨劳工及环境破坏。此外中国廉价的商品,虽然使美国家庭平均每年可节省五百美元,但却造成全球各地数以万计人口的失业。

在中国的工厂竭尽所能的降低成本、行贿检查人员、违反劳动法、压榨劳工、使用低品质的原料、掺入有害物质,制造出口有毒的商品危害全球。另一方面,国际企业则对中国供应商的此等行为置若罔闻。此等不为人知的真相,终于在一连串的中国制有毒食品、有毒药品导致消费者死亡或致病的事件爆发后而暴露。

现在中共面临的最大挑战是来自国际舆论的压力,以及中国境内劳动团体的觉醒争取应有的工作权益。然本书作者特别提醒消费者,应该负起价格监督的角色,因为消费者的参与,对督促企业负起社会责任有很大的影响力,企业为了满足消费者对商品安全的要求而导正生产程序及建立安全监控制度。


相关新闻
决战在即:解析麦奥对华政策
管道修理工乔和他的美国梦
奥巴马 vs. 马凯恩
人文课堂里的美国大选
美、中经济困境的异同
别只看到美国救市的“折腾”
诺贝尔和平奖的精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