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与美国,是战略伙伴,还是争霸对手?《柏林日报》的评论认为,即使奥巴马访华前表达了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愿望,但“两国的关系难以协调一致”:
“奥巴马的目标是重建美国的魅力和领导世界的地位,而中国的共产党想排挤美国影响,接过主导世界的角色,展现相反的霸权模式。过去几年,由于军事上独来独往、政治姿态不佳和经济下滑,美国大大失去了信任,中国则使用相反的战略争取同情和支持。它在军事上不露声色,政治上打出不干涉内政的原则,这一切都是为了在经济领域站稳脚跟。
“在许多对西方持怀疑态度的发展中国家和转型国家,中国实现了这样的打算。原料丰富的伊朗和委内瑞拉以及许多非洲国家属于中国阵营,中国也越来越多地作为领导第三世界的大国出现在国际政坛。中国与美国都认为自己代表了正义事业,美国把自己视为民主卫士,中国认为自己是世界大多数贫穷人民的代表。
“但是,在全球化时代,世界变为一体,大国无法过分公开地进行争夺。美国与中国在经济上没有紧密交织,所以它们除了互相接受对方为伙伴外,别无选择。中国需要美国作为出口工业的销售市场,而出口工业是中国经济奇迹的最重要发动机。另一方面,美国的高水平消费也需要‘中国制造’,这不仅因为这些产品价格低廉,也因为北京通过购买美国国债支撑了华盛顿的财政赤字。”
《南德意志报》发表社论指出,奥巴马政府“在亚洲面临巨大问题,尤其需要对美中关系作出新的定义”。但是,“现在仍然很不清楚,两国关系将走向何方”:
“不过可以看出,如果华盛顿不施加压力,中国的共产党领导人不会愿意执行更为负责任的政策。但是,情况看来并非如此:奥巴马的团队似乎更为严重地重复所有美国民主党政府的错误,开始时总以美化的目光看中国,谈‘全面伙伴关系’,可惜北京对此根本心不在焉。中国坚持的是只知道自己狭隘利益的经济和外交政策,这必然将使今后几年中国与欧美的关系变得更为紧张,一些裂痕现在就已很明显了。
“中国在全球争夺石油和贵重金属,日益咄咄逼人,它拒绝认真参与气候保护。出自私利,它保护伊朗和朝鲜等国家的核野心,不与国际社会同心协力。北京在各个层面上发出的信号是,它不想成为美国的伙伴,而更愿成为美国的对手。
“现实主义的对华政策必须应对这些挑战,经济上继续与中国合作,同时把中国更多纳入国际组织的轨道才是正确道路。为此,奥巴马必须发出明确信号:如果中国不参与纠正不均等现象,它就不能继续充当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