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伯特. 萨缪尔森 (Robert J. Samuelson)
从近期发生的事件已经很明显的说明,美国的政界,商界和学术精英,从根本上错误地判断了中国,并且与中国的冲突已经与日俱增。现在要考虑的问题与其说是继续容忍一党专制的问题,倒不如以下这些问题更严重:被低估的人民币及其对贸易的影响;哥本哈根全球变暖谈判的破裂;对禁止伊朗获得核武器问题的软弱支持;同样,在推动北朝鲜放弃其核武器库方面的微不足道的一点努力;美国销售武器给台湾以及谷歌威胁离开中国大陆。
对世界的看法,美国和中国有截然不同的观点。大萧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给美国人的教训是,孤立主义就是自我毁灭。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失败应验了这一点。美国人不得不投身于海外去保护本国的经济利益和本土安全。其所寻求的安定而非扩张,即在海外军事上的承诺和促进一个开放的世界经济的发展,是这些核心思想所依存的基理。
中国也觊觎稳定。但它的历史观和透视问题的角度不同,正如马丁 雅克在他的《当中国统治世界》(When China Rules the World)中这样诙谐地阐述说:从第一次鸦片战争(1839年至1842年)开始时,英国坚持从印度进口鸦片,中国遭受了军事上的失败,并签署了屈辱条约(南京条约),这让英国,法国和其他国家的在贸易和政治上享有特权。在20世纪,中国由于内战和日本侵略而四分五裂,直到1949年,是共产党在内战中的胜利才有了一个统一的国家政府。这些经历带来的后遗症就是:恐惧症和外国入侵的不堪记忆。
自1978年以来,中国的经济迅猛增长了约10倍。普遍的美国人这样设想过,随着中国变得富裕,其利益和价值观会与美国衔接。中国将日益依赖于蓬勃发展的全球经济。更自由的国内市场会使共产党放松一直以来的严格束缚。美国和中国也不可能总能达成共识,但双方的争端是在掌控之中的。
雅克还指出:并非一个越来越富裕起来的中国会变得更加自信。美国的威信已经受到源自于其本土金融危机的严重重创。两国的裂痕也越来越深:中国不认同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世界格局,这个世界格局就是以美国为首的大国之间应该负有维护世界经济的稳定与和平的共同责任。
中国的政策反映了不同的概念:中国第一。
不同于美国20世纪30年代第一运动那样的孤立主义,“中国第一”并不意味着脱离全球,而是在中国的条件下的参与。这正如中国在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那样,只要能满足其本国的需要,中国同意并维持的现有格局。否则,他就会以自已的规则扮演其自身的角色。
在解决剩余劳动力和稀缺的商品两个关键问题上,中国采取的贸易政策明显的具有歧视性。例如:低估人民币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创造年需2000万以上的就业机会。中国正飞速地在全球投资于原料,特别是燃料行业。雅克还这样描述,中国“经济改革”的目的,“从未西化”,而是“为了重申党的合法性。”
大多数美国华人的争议表明,中国不会为了某些国际事件而危及其国家利益:不会为削减温室气体承担责任,因为这些可能会限制其经济增长速度和减少就业机会。在伊朗问题上,它的石油投资价值远远超过对伊朗的核武器担忧。同样,它担心朝鲜的动荡可能引发难民潮的大量流入。
因为台湾是作为中国的一部分,所以,美国对台出售武器就成为干涉中国内政。保持一党专政是专治统治的需要。
中国的世界观对美国的政治利益和经济利益构成了威胁。就在最近,美国贸易协会19日给奥巴马政府写信警告说,“自主创新”作为中国的新政策,可能将大批美国公司赶出中国市场,要不就是强迫他们交出先进的技术。 (英国公司也因为“彻底的保护主义”而被激怒了,有些人可能会退出中国市场,电讯报报道。)
如果这两个超级大国开始相互视为敌人,有可能将是一个悲剧。但这只能顺其自然。雅克在文中写道,秉承着2000年的文化传统,拥有世界上最多人口的国家,中国人与生俱来就有优越感。而美国人也有一种优越感,反映了美国人民的普遍愿望:那就是我们的价值观—对自由,个性和民主的坚定信念,
更大的分歧和民族自尊心的冲突似乎是不可避免的。我们再也不能消极地等待中国的贸易政策和货币政策,使我们这里和其他地方的就业机会受到威胁。两国间的政治分歧越来越多难以忽视。但是,一旦对日益强大的中国和世界经济不发达国家摊牌,对任何人都没有好处。低估了他们,会把我们引入黑暗的小胡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