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1十周年纪念现场
9月11日,纽约世贸中心遗址举行了9·11恐怖袭击事件十周年悼念活动,主持纪念仪式的纽约市长布隆伯格说,"完美的蓝天"在10年前的同一天变成了"最暗的黑夜"。一如历界的纪念,他们再一次读出每一位遇难者的名字。
9月11日,纽约世贸中心遗址,这里举行了一场安静而庄严的9·11恐怖袭击事件十周年悼念仪式,美国总统奥巴马与夫人、美国前总统布什及夫人一起参加了纪念活动。
美国总统奥巴马首先朗读了圣经中"上帝的庇护和力量"的章节。他在今天也对媒体表示:尽管在九一一事件发生之后,美国犯过错,但美国的价值观依然得以保护。在经历了十年战争之后,美国现在需要内部的国家建设。
主持纪念仪式的纽约市长布隆伯格说,"完美的蓝天"在10年前的同一天变成了"最暗的黑夜"。随后,一如往年历界纪念活动,由遇难者家属读出2976名遇难者的名字。无数的美国公众聚集在世贸中心遗址前,他们挥舞着美国国旗,通过巨型电视屏幕观看了整个纪念过程,遇难者的名字读出来时,很多人流下热泪。
2001年9月11日,19名恐怖分子在空中劫持多架民航班机后,撞向纽约世贸中心大楼和位于华盛顿的五角大楼,造成近三千人丧生。在9·11恐怖袭击事件发生10周年之际,在纽约和华盛顿,美国警方高度戒备,以防再次发生恐怖主义袭击。
他们读出每一个名字
原来"主旋律"也可以这样表达
中国媒体人孟波曾在9·11四周年纪念日时,写下一篇评论《原来"主旋律"也可以这样表达》。其中特别提及在一个多小时的纪念仪式中,都必不可少的固定的议程--诵读罹难者名单。
美国人固执地将这一"枯燥"的议程在以后的9·11纪念仪式中保留至今。惟一变化的是,罹难者名单朗读者每年在变化。
在文章中,他写道:美国人为什么执意要搞这么一个在我们看来非常单调的议程呢?我想,在美国人眼里,人的生命永远是第一位的,人的生命才是压倒一切的东西。诵读对美国人自己听来都十分陌生的名字,意义何在呢?至少对每一个死难者和殉职者有意义,至少让他们感到容光。记住罹难者的名字,不管他是一芥草民抑或是达官显耀,这也许是美国人眼里纪念生命的最好方式。
美国总统布什曾在第一届9·11纪念仪式之前说:"虽然他 们死于悲剧,但他们不会白白送命。今天,整个国家向9·11遇难者致敬。我们纪念每个名字、每个生命。"这些名字因为这种独特的纪念方式,已经不再是死亡统计表和新闻报道中简单的数字,而成为活生生的生命。这并不是美国人第一次这样做,早在1982年他们就竖立越战退伍军人纪念碑,纪念碑的黑色花岗岩墙壁上铭刻着58296名牺牲者的名字。
中国5·12地震遇难者和"结石宝宝"的名字在哪里?
在这一天,远离大洋这一端的中国人对于9·11事件又有怎样的评论和审视?中国一位知名的公民行动者吴淦(网名"屠夫")在微博上发出:"10年前我和其他中国的年轻人一样为9·11灾难鼓掌叫好,今天要为自己当年的无知向美国人民道歉,请求原谅。"这条微博也引来无数跟贴,很多人承认自己当年与吴淦一样有着狭隘的民族情结,但今天面对美国人对生命的态度,也对比自己的国家在多起公共事件中的表现,他们再次把尊重送给美国的国民。
四川网友蒲飞则以隐喻方式写下:今天是9·11十周年祭,十年时间里美国艺术家"金·凯瑞"因调查遇难者名字被纽约警方多次暴打限制出境,著名作家"斯·蒂芬金"因统计遇难者名字被按煽动颠覆联邦政权罪判刑、"丹·布朗"则因拥有双子楼图纸被按照非法持有联邦机密罪判刑。借指中国艺术家艾未未、四川作家谭作人、维权人士黄琦因为参与调查四川5·12地震遇难学生名单和豆腐渣工程而被打压或被判刑。
中国维权人士、"结石宝宝之父"赵连海在微博上写下:今天,不想说太多什么,只想思索很多事情,思索我们为何活着,该怎么活着。今天,2011年9月11日,美国被恐怖袭击十周年,也是中国三聚氰胺毒奶被正式曝光三周年纪念日,而中国911是黑手伸向了嗷嗷待哺的孩子们,这个日子不能、更不该被忘记,当永久铭记。
"对专制政权而言,灾难受害者名字成为国家机密"
德国之声采访了旅居荷兰的时政评论人立里,他对美国与中国对待灾难及公共事件中逝者的不同态度作出评论:"对专制政权而言,人民不具有独立的尊严。即便是自然和人为责任事故灾难受害者的名字也成为国家机密,是因为掩盖罪责者害怕泄露一点人们就可以顺藤摸瓜发现更多谎言。所以专制国家对人民的纪念悼念活动只以模糊的受难者群体为名,而在每个公民有独立自由的尊严的社会中,纪念和悼念活动铭记每个具体的受难者"
他也特别指出在中国除了5·12地震遇难学生,还有"结石宝宝"及其他公共事件受害者,根本没有具体名单和统计数据。正因为如此,他认为艾未未调查5·12地震遇难学生名单和"上海大火遇难者",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我想艾未未一是想让大家都来记住每个公民的独立自由的存在的价值,二是通过公民调查克服重重困难细致入微的调查工作,揭示可能被隐瞒的真相,让造成人为灾难的人担负责任,让受伤害的人得慰藉。"
作者:吴雨
责编:黎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