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新闻
热点新闻
图片新闻

新闻首页 > 国际新闻

 

伦敦书展“中国审查制度搬到伦敦”
日期:4/13/2012 来源:BBC 作者:BBC



中国被指将审查制度搬到伦敦书展

2012伦敦书展4月16日开幕,中国是本次书展的市场焦点和主宾国,中国方面派出多名高官参加书展,但英方邀请的中国作家名单却受到“把中国的审查制度搬到伦敦”的批评。

今年是第41届伦敦书展,也是中英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的40周年,此类活动不仅能进一步加强中英双方的商业贸易合作,也被看作是中国对外展示软实力的机会和舞台。

英国有关部门希望通过书展,推动和增强与日益强大的中国在汉语图书和英语图书两大市场的深度合作关系。

中国方面则派出主管文化及媒体的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政治局委员兼国务委员刘延东、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参加书展,并将在书展上组织3百多场活动,向英国社会展示中国文学出版的繁荣。


“屈服于北京”


但是今年伦敦书展邀请的中国作家名单却引起了各方的关注,甚至被一些观察人士批评为“屈服于北京,抹煞了任何与北京观点相左的声音”。

邀请中国作家参加伦敦书展的工作,由分管本届书展文化项目的英国文化协会专门负责。据称,英国文化协会是在经过广泛咨询之后,才拟定了邀请名单。

被邀请的中国作家中既有铁凝这样的官员作家,也有莫言和刘震云这类纯文学作家,还有安妮宝贝这样的民间作家。被邀请的旅英华裔作家中除了被北京认可的作家之外,还有张戎和杨炼这样的独立作家。

但是无论来自中国大陆的作家还是旅英华人作家,邀请名单中却无处可见任何被北京政府认为是“异见作家”和流亡作家的名字。

就连在国际社会知名度最高的两位中国出生中国长大的诺贝尔奖获得者也不在被邀请之列,因为和平奖得主刘晓波和文学奖得主高行健都是北京当局眼中的的异见作家。


“配合新闻出版署”


旅居英国的流亡诗人、独立中文笔会成员贝岭日前接受BBC中文网采访时,批评伦敦书展只邀请中共当局首肯的作家,将独立的声音排除在外,并称书展与中国新闻出版总署的合作令人震惊。

旅英华裔著名作家马建在接受BBC中文网记者采访时,批评英国文化协会的做法“是一个失误,或者是与中国新闻出版署的一种配合。”

数本书被译成多国文字、多次获国际和英国文学奖的马建,在大多数旅居海外的华人眼中是位非常著名的作家,但这次却没有得到参加伦敦书展的邀请。

马建告诉BBC中文网,他认为自己不被邀请的唯一原因,是因为他被中国当局禁止入境,是北京政府封杀的异见作家。

他说,书展邀请方可能与中国新闻出版署想法一致,不希望敢于发出与北京政府不同声音的作家去书展的会场。


“按既定章程做”


BBC中文网记者多次联系英国文化协会,希望就邀请作家问题做采访,但无法得到英国文化协会的及时回应,只能电话采访本届书展的总监,来自英国出版商协会的阿里斯泰尔•伯滕肖先生。

根据伯滕肖先生的说法,伦敦书展的传统是只请在主宾国写作的作家,不请流亡作家,而刘晓波在中国坐牢,高行健则流亡法国,所以没有请他们是按章程办事。

至于为什么邀请其他旅英华人作家,却不邀请在中国和英国读者中知名度都比许多被邀者要高很多的马建,伯滕肖先生表示因为不参与邀请工作,所以不知情。

虽然无法及时采访到英国文化协会具体负责邀请中国作家的人员,但记者在负责邀请中国作家的英国文化协会的网站上读到一则对于邀请名单的声明,认为应该代表英国文化协会的观点,意译如下:

“作家的处境在中国和在英国是不同的…… 英国文化协会和中国政府之间对于被邀请参加书展作家的最后名单没有分歧,这些作家在中国居住;但另外一些作家离开了中国。英国文化协会对这两类作家都很尊敬,并和他们合作。”

英国笔会负责交流活动的Sarah Hesketh女士在接受BBC的采访时也表示,伦敦书展是商业活动,英国文化协会在艰难的条件下已经做了不错的工作。她还认为,有一点文化交流总比没有任何交流好。


“中国审查制度被搬到伦敦”


其实,有关国际书展邀请中国作家的争议也并非首次发生,2009年举行的德国法兰克福书展和今年的伦敦书展有相似之处.

法兰克福书展时中国也是主宾国,德国主办方在中国的要求下取消对两名异见作家的邀请,但后来在公众和媒体舆论的压力下恢复了邀请,导致一个中方官方代表团退出书展。

德国总理默克尔当时在书展的开幕式上说,书籍可以创造一种不同的东西,对独裁制度是一种威胁,而对民主则是一种加强。所以本次(法兰克福)书展的讨论活动不能也不会有任何禁忌,这是言论自由的基础。

2012伦敦书展则从一开始就避免邀请中国异见作家和流亡作家,理由是书展是商业活动。但是有批评者呼吁,书展具有浓厚的文化成分,即使是纯商业活动,英国应该坚持民主自由的传统和普世价值,不能把中国的审查制度搬到伦敦来。

作家马建在接受BBC中文网的采访时说,文学和艺术不应该成为两国政治交换的筹码,文学艺术必须保留自己独立的品质,回到人道主义的家园,但伦敦书展的做法已经过分政治化,为政治所利用。

为了敦促英国文化协会改变做法,独立中文笔会、德国笔会、瑞士法语笔会、加拿大笔会、荷兰笔会、立陶宛笔会和葡萄牙笔会等20多个组织在网上写给英国文化协会一封公开信。

公开信说,英国文化协会如果真想自由文明地进行文化交流,那么就请关注中国民间社会的独立作家及其作品,特别那些是失去自由、被新闻出版总署查禁不能参加伦敦书展的作家与作品。

对于英国文化协会强调只邀请在中国写作的中国作家,让英国人了解中国文学,促进文化交流,公开信举哈维尔、布罗斯基和鲁西迪爵士为例,证明流亡作家对文化交流和促进母国文化发展的不可忽视的作用。


相关新闻
官媒大批薄 文革常态“表忠心”再现
公安部发言人:“真话不说,谣言登场”
艾未未作序推荐 吴虹飞新书在港发布
陈子明:要争论,不要失踪
德媒:谁收了薄熙来的钱?
胡少江:应该捍卫薄熙来的公民权利
司马南被噤声 左派文人要言论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