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新闻
热点新闻
图片新闻

新闻首页 > 两岸关系

 

台湾海峡为什么越来越宽?
日期:12/14/2008 来源:网络 作者:杨恒均

杨恒均


我用了整整24小时才跨过这条隔海相望的海峡

根据地质学家证实:太平洋板块漂移并没有停止,台湾岛每年都以些微的尺寸向中国大陆靠拢,依照这个趋势,台湾海峡迟早会消失,大陆和台湾也就很自然地统一了……

这对于“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的中国人来说当然只是个笑话,不过台湾岛确实是在向亚洲大陆以难以察觉的速度缓慢回归。上次到厦门和朋友聊起此事,他竟然当真了,惊呼道,我说怎么回事呢,难怪这两年看到对面的台湾岛轮廓越来越清晰了……。我不觉莞尔,朋友也太夸张了,那大概是厦门的污染治理取得成果,或者少了多雾的天气。真以那么快的速度回归,我们就等着统一吧。

就在离开厦门后不久的昨天,我再次启程到台湾。想想站在鼓浪屿就可以看到对岸的情景,这次旅途却让我感觉到疲累和委屈。从大陆到台湾只能取道香港和澳门,由于买了今天早上从香港起飞的机票,昨天已经从内地动身到了深圳。

因为从深圳要奔赴两三个小时才能到机场,所以第二天一早就起床了,到了皇岗口岸,呵呵,排队办理出国手续、过海关!昏昏沉沉地出了“国”,坐上到香港机场的巴士摇晃了几分钟,又被吆喝着下车办理入境手续——要进入香港特别区,那手续和进入另外一个国家一模一样:检疫、边检和海关。办好了手续,天才蒙蒙亮,不过大脑还没有清醒,爬上大巴倒头便睡。又过了一个小时,大巴到了香港国际机场。被急急忙忙地赶下车(人家还要回去继续拉客),提着行李,排队办理登机手续。

办好了,不过登机前,又要出境一次:边防检查,护照盖章、安检和海关,这次才把我折腾得彻底清醒了,结果一个半小时的飞行怎么也无法入睡,清清楚楚地听到飞机起飞的声音,嗡嗡叫了一个多小时,眼睁睁地瞪着脚下的白云和头上的蓝天,然后开始下沉,耳朵开始不适应,最后轮子在跑道上划出刺耳的声音……

下午一点,飞机在台中国际机场降落,呵呵,这次又要办理入境手续——当然和办理进入另外一个国家的手续同样复杂,好在排队的人不多。在排队的时候,青天白日旗和“台湾要入联”的彩旗一同飘扬在入境大厅里,没有人注意,我瞟了几眼,只是困顿疲劳得没有办法思考了……

从中国大陆跨越世界上最大的海洋太平洋到达美洲大陆的时间是12个小时,从中国大陆飞到澳大利亚只要8个小时。然而,从中国大陆飞到海峡对岸的台湾岛竟然整整折腾了我24个小时,在酒店枕戈待旦一晚上,另外加上两次办理“出国手续”,再两次办理入境手续——你能说那个可以隔海相望的台湾海峡不宽?

还有比台湾海峡更宽、更深的鸿沟隔开两岸

如果说这条台湾海峡真在大自然神奇安排下渐渐缩小,我们也愿意在渺茫的希望中海枯石烂地等下去的话,又或者,如果我们不辞辛苦,只要在自己的国土上“入境出境”如同做爱般一进一出的自得其乐的话,我们总还能够抵达彼岸的。可是,另外一条隔开大陆和台湾的“海峡”却让我感到宽得无法逾越,而且有越来越宽的趋势。

那就是隔在两岸民众心中的那条鸿沟。这些年多次到台湾,第一次的新鲜感早就没有了,走在台湾的街道上,我感觉到亲切同时,也明显感觉一种格格不入的陌生。这也难怪,过去五十多年,大陆和台湾无论从政治体制、文化教育和经济制度上都南辕北辙,近年虽然有些交汇之处,可是两岸政府又生出了很多新的对抗,剑拔弩张,其直接结果就是两岸民众之间的隔阂不消反涨。

如果说我来到台湾的感受太个人化,大家无法产生共鸣,那么让我说一下互联网。都知道互联网是把世界缩小、让生活在世界各个角落的人心更彼此贴近的最好平台。可我恰恰在互联网上感觉到两岸民众的隔膜。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大陆民众几乎完全无法上台湾网站,更不用说上到台湾的论坛上。台湾的各类网站包括时事和两岸关系、统独论坛都是很热闹的,可是由于大陆封网,这里基本上听不到一个大陆网民的声音,更不用说大家里来我往,互相议论、说服对方、争论和吵架了。

长期如此的结果是台湾网民们听不到大陆网友的声音,从而自说自话,彼此的陌生感也愈重。两年前我在海外时,有一次心血来潮,一晚上进入了多家台湾的网站论坛,不过,就在我发言说了一两句话后,台湾的网友立即指出我是大陆的。真有意思,要知道我使用的繁体字,而且还尽量使用台湾人的语气。可见那种隔膜已经达到了打出一行字就能感受到陌生的地步。

按说,大陆人无法上到台湾网站,而不受任何限制的台湾网民应该可以自由到大陆网站特别是论坛来吧。可是就我自己的观察和了解,台湾的网民甚至比大陆的网民更少进入大陆的网站。无论从我自己在大陆的博客还是从公共论坛看,台湾网民上到大陆网站的情况是很少的。例如我的网易博客开通也好几个月了,点击不少,而且很多文章涉及到台湾问题,可是迄今为止,只有一个台湾朋友到访过(因为网易有IP记录)。正因为很少上到对方的网站,结果隔阂越来越大,即使来了,也因一两句话不投机,就大打出手。

消除距离感的互联网尚且如此,可见在现实世界就更匪夷所思了。即使真如大家感叹的那样世界是平的,但如果在平地上有这样一条深不可测的“海峡”,两岸关系能够走多远?

造成这方面的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但两岸政府难辞其咎,应负主要责任。

台湾,放弃了对付大陆的致命武器 

一九四九年中国内战以蒋介石败退台湾而从热战转入冷战,毫无疑问,胜负已分,成王败寇。然而,胜利后的毛x泽东几乎又以另外一种方式从蹈了李自成的覆辙:三十年后,中国经济陷入崩溃的边缘。而如此同时,台湾却成为一条生龙活虎的小龙,到那时为止,如果以人为本来判断谁胜谁负的话,我想,没有多少人会反对:大陆也输了一场。

在大陆改革开放急起直追的二十年间,台湾又顺应世界潮流,在政治民主化的道路上连跨大步,让亚洲和世界目瞪口呆。我一直比较关注台湾的民主进程,早在十年前就曾来到台湾,为的是在广场感受选举的气氛和坐在路边静静思考一番。后来每一次到台湾来,我都惊奇的发现,民主的理念已经从火爆的选举逐渐扩散到社会各个角落,民主也融入到台湾民众的生活之中。就这样,台湾的核心价值观也逐渐确立起来。

殊不知,这是比美国卖给台湾的最先进的飞机大炮要强大得多的致命武器。这种“武器”不但符合历史潮流和世界大势,而且一举摧毁了东方特别是中国几千年“优秀的文化”加在我们民族身上的魔咒:中国的文化决定了我们无法接受西方的自由、民主理念。

台湾手里掌握了两大攻无不克的致命武器:民生的改善和民主的进步,原本应该成为一个手举火把的巨人,矗立在中国大陆的东方,为彷徨的大陆指引一条道路。

可是,转眼之间,火把黯然失色,火把巨人倒好像失去了目标。在政客们你来我往中,我惊讶地发现,本来应该成为台湾奋斗的终极目标的自由民主理念,在一些政客手里却沦落为争权夺利达到某种目标的手段。目标和手段调转,核心价值陷入混乱。好不让人惊讶和痛心。

如果说台湾经济的发展稍微迟缓和国际大环境有关,那么民主进程不进反退则和政党之间的恶斗脱不了干系。在这种恶斗中,台湾的核心价值观正被劫持,而有时我甚至感觉到这个本来可以用来对付大陆的致命武器竟然成了类似恐怖分子身上捆绑的炸药包,只是这次捆绑在一起的是台湾独立和民主、自由的核心价值观……

在我与多位美国专家和政府智囊的沟通中,他们都明确表示,就算是推进不应该打折扣的民主制度,也应该根据台湾的具体情况,进行适当的博弈,而不能一味蛮干。最近就连在台湾声望很高,有“民主之父”的李登辉也跳出来接二连三地责骂陈水扁,他也意识到,把台湾的民主和某种极端的行为(例如台独)捆绑在一起,炸毁的可能不仅仅是民主制度,很可能是台湾岛本身。

台湾,如果变异了对付大陆、保护自己的最有力的保护伞和武器——快速经济发展和融入世界潮流的民主政治,那么才是真正的危机。

大陆,要想“解放”台湾,先要解放自己的思想

当年小平同志高瞻远瞩,掂量了自己的斤两后说,看起来台湾问题我们这一代是无法解决了。于是小平采取了非常务实的台湾政策,然而,后来由于台湾国内政治生态的变化,加上大陆的经济持续发展以致让大陆从领导人到不明真相的普通民众都得意忘形地忘记了自己的斤两,以为小平说的重任就落在了自己的肩膀上。

在对台政策上,大陆犯下的最大错误就是以不变应万变,这“万变”包括台湾的变化和世界形势和格局的变化;这“不变”就是死死抓住“不放弃武力解决台湾”——事实上,不放弃武力解决台湾问题,仍然抱着变种的“解放”台湾的思想,并不是大陆对台的一种积极政策,特别是在最近十几年,几乎是被台湾李登辉和民进党牵引着鼻子走,而不得不拿出来应对台湾、美国特别是自己的国内民众的一个消极武器。

在研究台海问题的国际学者特别是美国政府智囊们一直想搞清楚一个因果关系:大陆的武力威胁和台湾的独立倾向。一派认为,大陆的武力威胁造成了台湾独立要求的呼声越来越高;另外一派则认为没有大陆的武力威胁,台湾会更快走向独立。

由于大陆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地位的提高,掌握了越来越多的解决台湾问题的筹码,但不放弃解决台湾问题虽然是放在第一的筹码,却是很难起作用更无法使用的筹码。这一点,大陆理智的领导人知道,美国政府也知道,不幸的是台湾从李登辉到陈水扁都知道。

这种情况的出现,就造成了本来是大陆手里的一个筹码,现在反而变成了对方玩弄大陆的一个筹码。可以这样说,从李登辉到陈水扁,他们两人的当选在很大程度上得力于善于玩弄大陆手里的那个筹码——武力威胁台湾。两个人选举时我都正在从事台湾问题的研究,陈水扁选举时我还到台湾考察。当时我就很着急,——为北京决策者着急。即便他们位高权重,不会换位思考,那也应该派几个人过来看看台湾民众的脸色,台湾人不也是中国人?他们不会屈服于武力的。结果北京愚蠢到用武力来为李登辉和陈水扁助选。

北京不会放弃武力威胁台湾,但这不是说它就不能采取更积极的策略和手段和台湾打交道。在国际上打压台湾的国际空间是符合一中原则,也得到西方主要大国的支持,但与此同时,是否可以在和台湾的交往上采取更灵活和宽松的政策?难道北京在和台北打交道中,一定要以成王败寇、君临天下的姿态,——这种姿态让台湾人反感,也给那些与北京作对的台湾政党和政客打下了民意基础。

中国领导人既然能够以如此高的规格接待蹂躏中国八年之久、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的日本首相,有什么理由不能以更加公正和平等的姿态与同是中国人的台湾领导人对话?

对于目前正在崛起的中国大陆,要想“解放”台湾,不是武器大炮和国际地位,而是必须先解放自己的思想,包括上面这条,和下面两点。

例如,在对待香港问题上,北京没有理由设限,香港人民已经是世界上教育水准最高的城市之一,对香港的设限,台湾人完完全全看在眼里。更何况,即便没有台湾问题,香港人也应该有这个能力实行民主了。

解放一个地区,统一全中国并不是难事,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上,分分合合都玩腻味了,但要想彻底解决台湾问题,让中华民族真正崛起,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立于不败之地,中国大陆从上到下,都必须进行一场彻底的思想解放,接受普世价值观,融入世界潮流……

然而,这又谈何容易?


大陆和台湾,希望在于民间交往

对台湾我抱着非常复杂的感情,很多时候感到欢欣鼓舞,认为是中华民族的希望之光,有时又突然陷入失望,很有点恨铁不成钢。这些我的朋友也看出来了,因为我零零碎碎写在一些杂记里。

但我有一个解决的办法,那就是到台湾来,把自己融入台湾街道上的人流之中,同他们交谈,体会他们的生活,感受他们的感觉,在他们的一举一动中看到我们之间的相同之处,理解我们之间的不同之处。

就在今天我刚刚到达台中,一天不到,我遇到了很多事,和认识与不认识的台湾朋友交谈,交换看法。晚上一个人到街道上散步,突然看到一辆孤零零的选举宣传车开过来,用高音喇叭为二号候选人拉票。我扫了一眼周围的台湾人,没有人停下来,甚至没有人看上一眼,只有我这个没有投票权的大陆人停步凝望,久久不去。

晚上一个出租车司机带我去忠孝路夜市,我问出租车司机,你讨厌大陆人吗?他很吃惊,说当然不讨厌,一点也不。这个司机是一个五十多岁的台湾人,黑黑的小小的,和另外的司机说我听不懂的话。我说,你看,两岸整天吵架,打口水仗,他打断我说,那是他们政府,不关我们的事呀,都是他们无聊地隔岸喊话,还跑到美国人那里去,不关我们的事,别理他们。

他说着,还善意地笑笑,回头来看我。我很有点感动,这一刻,我是感觉不到我们之间的鸿沟的。其实我接触的台湾人有几种,例如台湾军方研究人员,政府驻外代表,专家学者和台商,这些大多是在台湾岛以外接触到的。都没有我在台湾岛内接触的一些普通民众让我感到更亲切,和贴近,这实在是很有趣的现象。

今晚离开夜市时,我在一个叫光复包子店的门口停了下来,这里大概冷清很久了,老板娘伸头招呼我,我拍了一张照片,就走了。“光复包子店”不会再提“光复”了,但不知道包子的味道是否还是一样的。从这一个包子店,我想到的是,我们什么时候能够体会台湾民众的那种心境?被自己的祖国割让给日本人,强迫学日文,随后又收复了,国民党败退这里,连包子店都改成了“光复”,可是转眼之间,又有人要独立,那边又要武力解决,实在是变化太快,台湾民众的心是否承受得住?

台湾的资讯开放使得民众能够接触到比较全面的信息,普通民众对大陆的了解也逐渐从先前的政治宣传中解脱出来(例如国民党时期的攻击“**”的宣传),我感觉到台湾普通民众在对待大陆的认识上,这些年越来越全面,而且,很多台湾人开始把政府和民众区别开来。不再是政府说什么,民众就像被阉割掉大脑的应声虫。

在这方面,我相信台湾要比大陆做得好,在台湾岛,从报纸到电视和互联网,各种声音都很响亮,民众可以听到不同的意见。相比而言,在中国大陆要想了解台湾,报纸 和电视节目倒是很多,可惜都是同一种声音,相同的意见。例如有几个节目成为大陆人了解台湾的主要窗口,包括中央电视台的《海峡两岸》和那份错误百出的《环球时报》。
《海峡两岸》节目也请一些台湾的专家学者来向大陆观众介绍台湾,他们不但是清一色的蓝营,而且还是属于比较激烈的那种。他们慷慨激昂,猛烈抨击台湾当局。这未尝不可,因为在台湾他们也是这样做的,而且完全允许。可是制造节目的人忘记了,这些人如果在台湾做类似的节目,会有持相反意见的专家学者和他们打擂台,或者另外一批人在另外一个电台支持相反的意见,于是民众就不会只听到一种声音,避免做出片面和偏激的判断。

在中国大陆却没有这个可能,我们几乎所有讨论台湾的时事节目,都成了清一色的攻击和讽刺,完全听不到另外一种声音。这样的情况让我想起以前共和国计划准备进行某一次自卫还击战前出现过的那种宣传战。

我也从网上以及自己的博客留言上感到了这种危险。绝大多数年轻人提到台湾的那种极端态度让人不寒而栗,我从来没有看到在和平时期,年轻人竟然能被几个节目和几份报纸弄得如此愤怒和充满仇恨。

要消除这些被政府弄出的隔膜和敌视,我感觉到民间交往的重要性,事实上,从邓丽君的歌曲开始,两岸的经贸往来和民间交往已经逐渐成形。在政府隔岸喊话的时候,台湾商人正在中国和大陆商人打成一片,歌星明星深入普通民众……

但普通民众的交往还有待加强,对于海峡两岸政府,所谓“加强”,也就是让他们放松控制,允许两岸民众更多更自由地交流和交往等。

等待地球板块漂移而慢慢缩小台湾海峡显然比愚公移山还没有指望,不过,如果两岸民众多一些交往,增加了解,两岸的距离肯定会逐渐缩小。


杨恒均 2007-12-29 台中


相关新闻
达赖喇嘛访台湾受阻
陈水扁收押 中台对比两重天
流亡作家茉莉 新书警惕台湾人
铁网戒护下 两岸签订四协议
女议员突围 陈匪布条高挂圆山
蔡英文:非暴力捍卫尊严与主权
陈破空:台湾政府的盲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