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与网2010年3月7日讯):北美时间3月6日下午两点,《北京之春》杂志社在纽约举行遇罗克殉难40周年研讨会,沉痛纪念40年前为反抗中共“血统论”而英勇献身的遇罗克烈士。《北京之春》杂志社主编胡平先生主持了研讨会,来自台湾、中国大陆和在美国的专家、学者、新闻工作者和人权活动家、异议人士及部分青年大学生30多人参加了研讨会。
胡平先生首先提议全体与会人员为遇罗克烈士殉难默哀1分钟,胡平介绍了遇罗克烈士的生平和他对中国历史和现实的重大影响,指出,中国政府在遇罗克殉难40年后的今天,仍然禁止民间纪念、研讨遇罗克和他的《出身论》,这说明遇罗克烈士当年揭露的“血统论”问题,在中国还没有根本解决,中国的出身歧视仍然存在,这是我们纪念他和继续推进中国人权状况改善的现实意义所在。
北京之春杂志社社长王丹发表开场辞,他认为,遇罗克是中国人民争取人权和公平的先驱,我们都是他的传人,是他开创的事业的一部分,所以,争取人权和自由的事业应该继续传承下去。他欢迎大家对“血统论”进行深入的探讨。
原《今天》诗刊的成员、旅美女诗人申丽灵女士应邀在座谈会上作了重点发言。她说:当年我父亲是右派,我和遇罗克一样属于出身不好的“黑五类”,备受歧视和迫害,作为黑帮子女,我们不是一个争人权的问题,而是一个争取活下去的问题。遇罗克的《出身论》发表之后,我在街头上抄写下来,并到44中遇罗克的学校希望加入“北京家庭问题研究小组”
1970年我在北京找到了刊载《出身论》的《中学文革报》主编牟志京,收集了《出身论》的原版,后来送给了遇罗克的父母。申丽灵认为,遇罗克和他的《出身论》对自己的一生都具有重大影响。
原“四五论坛”的创始人刘青先生也作了回顾性发言,他认为,遇罗克从勇气、见识、胆略和对中国历史和现实的影响看,都是一个巨人,我们现在还在纪念他,当局还在打压对他的纪念和研究,可见他的价值所在。
高光俊律师在发言中认为,中国的户籍政策其实也是文革反动的“血统论”的一种变种,仅仅因为出身于农村,就被列为低等贱民,不能享受与城市居民平等的权利,这种局面60年不变。最近13家媒体发表社论抨击户籍制度,中国政府居然严肃整肃,这充分说明,新的“血统论”还在继续,还很猖獗,中国人民争取公平、争取尊严的道路还很漫长。
著名政治学者王军涛先生、工人运动活动家吕京花女士以及宋书元、陈立群、傅申奇、项小吉、赵岩等都在研讨会上作了发言。来自大陆的原沈阳市委宣传部干部张凯臣先生也作了重要发言。
遇罗克(1942年5月1日生,男,北京市人。生前是北京人民机器厂学徒工。文革中发表《出身论》等文章,批判“血统论”,引起巨大反响,于1970年3月5日被中国当局枪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