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新闻
热点新闻
图片新闻

新闻首页 > 人权与民运

 

方励之逝世,中国民主运动向何处去?
日期:4/9/2012 来源:民主中国 作者:施英


八九民运学生领袖王丹在推文中说:“此时此刻,我的悲痛无以言表。他激励了八九一代人,唤醒了人们对人权和民主的向往”。

另一名八九民运领袖王军涛表示,方励之是1980年代中国学生追求民主自由的一面旗帜。“就在越来越多的国人再度要求政治改革、追还六四镇压被扼杀的正义之际,方先生辞世,让人感到噬心之痛”。

与此形成强烈的对比的是中国媒体集体性的鸦雀无声,网上也被过滤得异常干净。这种情形一点也不反常。今天偶然看见「人民日报」强国论坛一个自称E人E票网民的,终于憋不住蹦出来这样一句话:“中国是互联网最自由的国家,中国人享有最大的自由! 是的,掌握两杆子的人享有最大的自由,要封就封,要删就删,剩下的都是拥戴文和欢呼声”。这句漏出的话并不绝对的与封锁方励之的消息有关,但那股被屏蔽得快要窒息的怒气是很可以感知的。

其实,在今天这个网络发达的世界,要封锁所有让自己感到不快的消息是很吃力的。记者与中国国内的熟人通电话,发现人家早已知道方励之过世的噩耗,而且说他周围诸人无人不晓。

▲美国之音(VOA)4月9日援引俄媒:方励之是中国萨哈罗夫

流亡美国的中国著名异议人士方励之去世后,有俄罗斯媒体称他为中国的萨哈罗夫。

*俄媒纷纷报道方励之去世*

俄罗斯媒体纷纷报导中国著名异议人士和天体物理学家方励之在美国去世的消息。国营的俄罗斯电视台报导说,方励之在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曾积极参与中国的政治生活,他呼吁中国当局民主变革。

塔斯社的报导说,方励之当年因为他的政治主张和活动被撤销了行政职务,同时还被清除出了中国共产党。

俄罗斯媒体在报导评论中都把方励之称作是中国的萨哈罗夫。

*萨哈罗夫与方励之*

诺贝尔和平奖得主萨哈罗夫是著名核物理学家和苏联的氢弹之父,但他后来积极投身苏联的人权和民主运动。俄罗斯媒体说,方励之是著名天体物理学家,但他在做学问的同时,同样积极主张和推动中国在政治、经济和文化领域实行激进变革。

俄罗斯远东研究所的中国问题学者贝格尔说,方励之同萨哈罗夫这两个人物确实相似,但从政治主张上来看,萨哈罗夫同方励之仍然有区别。

贝格尔说:“萨哈罗夫主张把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合并在一起,他想把这个制度中的最好的部分统合起来,而方励之更多地主张民主化,他不太关注社会主义。但这两个人在历史上所扮演的角色,占据的位置确实非常接近。”

*历史将给方励之公正评价*

贝格尔说,只有历史才能给人一个真正的评价。正如萨哈罗夫为推动苏联民主化所做出的贡献被人广泛称赞一样,方励之对推动中国民主做出的贡献,历史迟早都会给出一个公正的评价。

*方励之和天安门事件*

方励之的去世再次让人想起1989年的天安门事件。俄罗斯官方的俄新社的报导说,方励之是1989年天安门学生民主运动的主要激励者。天安门事件后,方励之夫妇到驻北京的美国大使馆避难,直到中国当局允许他和他的家人离境。

*天安门枪声震惊苏联社会*

俄罗斯政治评论人士帕德拉比涅克回忆说,天安门事件正好赶上苏联和东欧的共产党政权纷纷垮台。

帕德拉比涅克说:“1989年是非常标志性的一年。因为东欧国家爆发天鹅绒革命,这一年在苏联和东欧国家都发生了很多令人鼓舞的政治事件,当时的主要潮流是抛弃共产主义,放弃共产党的一党独裁统治,在这种气氛下,偏偏从天安门广场传来了镇压学生的枪声,我还记得,当时整个苏联社会的感受是震惊和愤怒。”

*方励之去世和重新评价6,4*

中国问题学者贝格尔认为,虽然方励之的去世让人回想起天安门事件,但中国在现阶段仍然不会重新评价天安门事件。

贝格尔说, 或许共产党内有个别高级官员内心深处有重新评诂天安门事件的想法,但把这种想法公开表达出来目前仍然不会被保守派的许多人接受。不过,贝格尔认为,6,4天安门事件终究将有一天会被平反。

▲自由亚洲电台(RFA)4月9日报道:封从德、方政谈早年如何受方励之民主思想的影响

方励之猝然去世。流亡美国旧金山的89民运学生领袖表示:方励之是中国近代民主运动的启蒙者,他的思想影响着一代人走上了民运之路。

89民运学生领袖封从德接受记者采访谈方励之逝世的时候说:“现在有传说温家宝说海外六四流亡者可以回去,正在这个时候,方先生去世了,我心里非常难过。”

流亡海外后,居住地相隔很远,封从德与方励之见面不多。最近一次是前年去奥斯陆参加刘晓波获得诺贝尔和平奖颁奖典礼,搭乘同一架飞机和住在同一间旅馆。封从德说:“方先生心胸很开阔,我们知道以前刘晓波还批评过他,但是刘晓波得奖,他很高兴去参与。”

封从德表示:方励之对上个世纪80年代的中国青年学生的思想影响很大,他说:“当时想离开中国,因为对中国很失望,这个时候方先生写了一篇文章叫《中国的失望与希望》,对我们鼓舞很大,觉得中国的希望在民主。所以,我们很多同学,献出生命,包括我们这些人前程都放下,就是为了追求中国的希望。很不幸89年中共用军队机枪和坦克对付中国的希望。”

在“六四”事件中被解放军坦克碾断双腿的前北京学生方政,当年是一位学生中共党员。他说:“我是受他影响要求入党,反而方励之先生被共产党开除了,当年叫做资产阶级自由化代表人物,我从那个时候有一点了解他。”

方政是在前年参加完刘晓波获得诺贝尔和平奖颁奖典礼回美国的飞机上与方励之见过一面,但方政表示,20多年前方励之就已经对他的思想产生影响。他说:“那个时候,学生中流传着方励之的演讲稿私下印的印刷物。还有就是我入党后,他87年被开除出党。作为学生党员经常要去批判他的思想,在所谓评判他的过程当中,我作为学生党员又对他的很多想法有一些了解和认识,最起码我们知道作为社会上的人,即使是党员我们也要有人性。

▲自由亚洲电台(RFA)4月9日报道:王超华:方励之客死他乡 当局割断民族思想积累脉络

中国著名民主人士方励之在美逝世,牵动海外“流亡一家人”的惆怅和回忆。前六四学运领袖之一王超华,对方励之在19世纪80年代激荡中国青年的民主思潮记忆犹新,她表示,当时高校学生在“共党至上”框架里学习,普遍缺乏反思能力和勇气,当局打击方励之言论的举动,是意外开启她阅读方励之的起点。

目前定居洛杉矶的王超华,回想80年代和方励之言论结缘的起点,是工作单位里发送一本意图“消灭”方励之言论的小册子。

王超华说:“我当时在中国科学院工作,之所以接触方教授言论,是因为中共中央要批评他,要消除他的‘流毒’,进而将他的言论汇集成一本小册子发到各个单位。上级领导特别指出,中国科学院新招研究生受到方励之等人的影响,所以,要通过小册子学习批评他。此前,我对方励之言论并不了解,拿到小册子之后发现他说得很对啊,原来有人在公开讨论这种事情…之后,单位里一度召集我们收回小册子。我觉得方励之起到很大作用,把这样的言论变成每一个公民都可以公开谈论之事,不是只能由共产党高层关起门来,在黑箱子里讨论。”

流亡海外20余年,王超华对那本小册子刊载的内容仍有深刻印象。

她表示:“我是在共产党教育之下成长,共产党都说‘我是党的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而小册子上收录方励之言论则提醒公民应该有自我意识,每个公民和我们个人相关,对我而言,在当时都是非常新奇又兴奋的概念。”

王超华最近在网上持续跟读方励之文章,从中了解1989年6月方励之藏身美国大使馆,美中两国情报网为此展开攻防的一段经历。

她说:“方教授在《华夏文摘》网站连续发表回忆录,我一直上网跟读。文章写得非常生动,很具意义,因为他把1989年六四镇压之后进入美国大使馆等经历,以及邓小平和美国之间互相争斗,设法要他离开美领馆的背景说得很具体,这是我们非常关心的一段,原本来也希望他能发表更多当年的回忆。”

王超华推崇方励之唤起一代中国人对民主愿景的向往,中国当局将他挡在国门之外,已为当代中国思想和人文领域造成难以弥补的缺口。

王超华表示:“从当局的做法体现他们对方励之不尊重,也是对中华民族积累起来的文化思想遗产不尊重。特别是像刘宾雁和方励之这样的人,都是中国在五十年代到八十年代思想文化发展当中起过重要领导作用的人物,对一代人有非常重大文化影响和社会影响,中共的处理方式已抹煞和割断了中华民族文化积累脉络。”

●官媒《环球时报》猛批方励之

▲环球时报4月9日发表评论:顺历史而行,个人力量才能激活

据外电报道,方励之于4月6日在美国病逝,享年76岁。他这些年的逐渐销声匿迹,对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之交移居美国的政治对抗者来说,有一定的代表性。

方励之曾是中国有名望的科学家,后来因从事政治对抗,受到美国驻华使馆的庇护。自近代以来,美国及西方其他国家的支持,在中国被习惯性看成很有分量的力量生成元素。在方励之前后去美国的那批对抗者后来都一事无成,渐被中国社会遗忘,其中一些默默客死他乡,这是很多人当初没想到的。

根本原因是今日的中国已经强大起来,在正常的开放条件下,外部影响中国的能力总体上在下降。看上去又是全球化,又是互联网,外部的思想渗透无处不在,但中国改革、发展的方向盘,实际上已历史性地牢牢把握在中国人自己手里。

当中国弱的时候,外部力量通过支持、庇护中国内部的各路精英而影响中国,是比较容易做的事。在一个多世纪里,这几乎成了一种模式。对中国的实际影响则十分复杂。

当中国在国际上毫无竞争力,并且与外部力量没有形成政治对立时,外部的这种庇护会相对单纯些。但随着社会主义中国的出现,特别是随着中国逐渐崛起,这种庇护很快走形,成为外部力量与中国做地缘政治竞争的手段。

西方庇护最多的中国人是达赖喇嘛,西方对其他政治对抗者提供庇护时,考虑都差不多。这些人原来都曾在中国多少有一定影响,西方庇护他们,是希望能够维持、放大他们针对中国现行体制的对抗力量,增加与中国博弈的杠杆。

但达赖又何尝不是悲剧人物。他受西方支持了几十年,落了个表面风光,其实他的“事业”越来越无希望。他给中国添了些麻烦,但从历史的长距离看,这些麻烦就是他脱离中国社会时一些拖泥带水的挣扎,对历史的结果来说不具有任何意义。

移居美国的那批“精英”,不如意的程度更甚。首先,他们的追求和用力与中国的前进没有合上拍子,甚至完全相逆,因此他们离开中国后,影响迅速溃散。西方也因此逐渐轻视他们,直到他们实际上被抛弃。

那批 “精英”在美国的遭遇提供了一个启示:对中国来说,少数人受外国庇护与国家对抗的模式难以为继,它总体看属于旧时代,是在往回走。而中国的前进风生水起。

中国早已走在改革开放的路上,社会多元化已成现实,知识分子合法影响国家的途径越来越多。很多关心国家命运的人,选择与国家的改革做建设性互动,在中国法律框架内推动民主建设。非跳到法律之外从事对抗活动,都不会有前途。

随着中国与西方的地缘政治竞争越来越明显,挟洋自重也将越来越不被中国主流社会接受。当年“跑出去”的政治人士,包括后来在国内受到西方支持的“异见人士”们都让人有脱离草根和主流的感觉,这是原因之一。

逝者已矣,愿活着的人更有理性。国家和民族复兴中国人梦想了一二百年,今天它就在眼前。支持它、推动它应是海内外所有中国人的共同行动。而且顺其势,个人力量才能激活。逆其行,个人的才干和生命只能空耗,最终被这个时代淹没。

▲自由亚洲电台(RFA)4月9日报道:强忍三天刀出鞘 官媒笔伐方励之

中国民运学者方励之病逝美国后,陆媒集体「被噤声」三天后,官方环球时报周一突然发表社评批评方励之,影射方励之等人「挟洋自重」。不过此举仍被部分海外媒体视为「难得的进步」。

中共中央机关报「人民日报」旗下「环球时报」周一刊登题为「顺历史而行,个人力量才能激活」的社评,承认方励之在科学领域的成就,指方励之「曾是中国有名望的科学家」。

不过社评笔锋一转说,方励之后来从事政治对抗并受到美国大使馆庇护,还指称「在方励之前后去美国的那批对抗者后来都一事无成,渐被中国社会遗忘,其中一些默默客死他乡。根本原因是今日中国已经强大起来,在正常的开放条件下,外部影响中国的能力总体上在下降。」

文章还以达赖喇嘛「给中国添麻烦」为例,称中国大陆流亡海外的异议人士最后结局只能是「影响迅速溃散,被西方轻视直至抛弃」。

文章宣称,随着中国与西方的地缘政治竞争愈来愈明显,「挟洋自重也将越来越不被中国主流社会接受」;这批「异见人士」是「逆历史行终而空耗个人才干和生命,最终被时代淹没」。

▲英国广播公司(BBC)4月9日报道:中国官媒评论方励之与异见者互动

流亡美国的中国著名异见人士方励之在美国病逝后,中国大陆媒体首次发表评论,打破了数天的沉默。

《环球时报》评论说,像方励之这样的受西方庇护的中国人,逆民族复兴潮流而动,脱离现实,被排除在主流社会之外,最后销声匿迹,空耗自己的生命。

而方励之被许多支持民主的人士看作是中国争取民主和自由的知识分子的代表。《环球时报》评论后还发表了许多读者评论,其中有不少哀悼之辞。还有读者评论说:方励之“胸怀大义”,“终有沉冤昭雪的一天”。

《环球时报》评论说,方励之是1989年六四事件后流亡美国的异见者当中的代表人物,他们当中的许多人在流亡中“一事无成,渐被中国社会遗忘,其中一些默默客死他乡”。

评论指出,中国国力强大后,国家的命运已经操在中国人自己手里,受外国支持的流亡者由于同中国社会脱节,即使作为外国势力影响中国的工具,他们的价值也微乎其微。他们不仅对中国社会没有影响,而且在国外社会也失去了利用价值。

评论还说,经过多年的改革,中国已经成为多元化的社会,中国知识分子已经有许多“合法影响国家的途径”,推动民主建设完全可以在中国法律框架内进行,“非跳到法律之外从事对抗活动,都不会有前途。”

“回国看看”

《环球时报》评论最后还呼吁说,“逝者已矣,愿活着的人更有理性”。

在方励之逝世前后,1989年六四事件后的政治流亡者发表联合声明,要求中国政府允许他们返回中国。王丹、胡平、王军涛、吾尔开希、吴仁华和项小吉在6日发表声明表示“希望中国当局允许他们”回国看看“。

声明说,“中国现在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并希望当局“方式允许民运流亡人士回国看看”,并表 示愿意,“就此问题与内地有关部门对话,讨论具体的解决问题办法。”

此前美国之音和海外中国媒体还报道说,在清明节前后中国总理温家宝提出,应该允许1989年参加天安门民主运动后流亡海外的学生和民主人士回国探访。

据说温家宝表示这些学生已流落海外多年但却一直不被允许回国,甚至在父母弥留之际、甚至去世也不许回国,这是很不近人情的、也是不人道的。

此新闻共有5页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相关新闻
“方”咳嗽一声 倒椅上 抢救无效
谁是方励之?屏蔽政策令民众集体失忆
同为流亡美国,陈破空悼方励之
中国官方严厉封锁有关方励之过世言论
方励之死在黎明来临的时候
日本各方人士哀悼方励之逝世
方励之先生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