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新闻
热点新闻
图片新闻

新闻首页 > 人权与民运

 

两岸三地艺术家 在社会转型中的角色
日期:8/8/2013 来源:VOA 作者:汤惠芸



来自两岸三地的艺术家、评论家,最近在香港举行研讨会,分析社会转型的过程中,艺术家扮演怎样的角色。有来自中国的艺术家认为,香港是自由港,在书籍出版上没有审查,是大陆文化人获取资讯的主要来源,香港、台湾的民主发展,与中国息息相关。

香港城市大学当代中国研究计划、中国独立艺术家联盟,以及溯源书社最近在香港城市大学举办“记录。行动。变革”转型中国的艺术家和社会研讨会,邀请来自两岸三地的艺术家、评论家及学者出席,分析两岸三地社会转型的过程中,艺术家扮演怎样的角色。

现居北京的艺术家舒阳在研讨会上表示,1976年北京发生的“四五天安门事件”,由於当时官方媒体记者被禁止报道,一群非职业的年青摄影人在此运动期间,自发拿起相机拍下现场情况,留下了这一个时代的最重要的影像。随着1978年中国官方改革开放政策的制定,“四五摄影”联合更多摄影人,在1979年4月成立文革后中国第一个民间摄影组织:“四五影会”。

舒阳指出,受“四五影会”的展览启发,1979年9月底,多位艺术家在北京中央美术馆外的街心公园举行了“星星美展”。后来北京市公安局扣押了画展的展品并中止画展,引发了当年10月1日,由民间团体和艺术家发起的游行。

舒阳说:这个游行在当时造成了非常大的震动,“星星美展”非常明确的在这个游行当中提出,“要政治民主﹗要艺术自由﹗”的口号。我认为,为甚么今天我们经常把“星星美展”作为中国当代艺术的开端,就是因为这两句话表达了,艺术家对中国文革后社会转型的愿景。

舒阳表示,1980年代,中国构成了突破原有艺术体制的中国当代艺术的10年,不过艺术家没有预料到,1989年的六四事件,导致1980年代中国社会理想主义的完结.舒阳并表示,艺术评论家栗宪庭主张,1990年代中国当代艺术应转向关注当下,引导当代艺术向本土社会生根发展。

舒阳指出,特别是艾未未近年来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一系列介入社会的行动,例如对四川汶川大地震死亡学生的社会调查,将艺术家与社会的实际行动力,展现在世界面前。舒阳表示,中国当代艺术最特殊的现象是行为艺术,近年很多行为艺术家表达对废除劳教、茉莉花革命等社会改革的讯息,但都受到官方打压及强行管制,反映中国又回到比较严格的社会状态.

舒阳说:譬如说1979年还能上街游行,然后北京市政府还去妥协,一直到今天这个政府变得越来越强大,经济上我们这几年叫做“国进民退”,她变得非常强势、非常强大。这个也让我想到,希望大陆多关注香港的民主发展。

舒阳认为,香港的民主要长远发展,必须要影响大陆,因为中港之间有此消彼长的关系,而且世界已经连在一起,所以香港的民主发展一定是一种向外的,而不是仅仅立足於本土。

舒阳说:譬如说现在那个7-1大游行等等的,我觉得这个对大陆人是最好的教育,所以就像六四的意义,并不是只对中国,她是对冷战结束的一个推动。香港争取民主的社会运动,她对大陆就是一个示范。

中国国家画院美术研究院研究员朱其在研讨会上表示,每次到香港都会买一些关於中国近现代历史的书,因为香港对大陆的文化人来说,是一个重要的自由出版港,近年来香港出版的中国近现代历史书,改变了很多大陆青年菁英的历史观.

朱其说:香港已经在改变大陆很多知识份子的历史观,通过出版。就像高华的《红太阳是怎样升起的》是一个例子。他印了12本、花了7年时间,大陆所有关心这个事情的几乎都读,但这本书在大陆没有出版,都是通过包里藏几本,旅行箱里藏几本这样,然后回去又複印10几本,都是通过这种方式,几乎达到了在大陆公开出版一样的效果。所以高华绝对是有香港自由出版这个成就,而且现在还有一个方便就是签註特别容易,中国的大城市到香港一个小时就可以签出来,不需要任何认明。

朱其认为,香港的民主不只是香港本身的,也是两岸三地共同的,而台湾的民主化发展,遇到更高层次的问题.

朱其说:台湾的问题就是从威权政治向民主政治转型以后,怎样避免民主劣质化的问题.就好比说台湾的电视,看多了觉得它是民主,另一方面民主变成一种口水文化了,一群人在媒体上做谈话节目,很多人在电视上胡说八道,他们却主导了社会舆论,真正的知识份子、菁英,反而对社会没有影响。

台湾大同大学设计科学研究所助理教授陈明秀在研讨会上表示,台湾在1980年代末期解严之后媒体开放,相对的到现在出现因为有大资本,造成了媒体垄断的问题,去年反媒体垄断在台湾成为很重要的一个议题.陈明秀并表示,台湾在解严前后,也跟中国一样有纪录片的热潮。

陈明秀说:台湾在解严前后也是比较多新闻工作者、艺术家,或是对媒体有兴趣的创作朋友,他们会去发掘一些社会不公的题材,然后希望透过影像来发扬正义.这样一个状况在遇到民主发展上的一个不均衡,突显媒体创作带出的一个价值,到了民主发展、社会发展到了一个程度的时候,所谓纪录片要做甚么﹖是不是有这样的思考﹖到了最后纪录片只是变成一种工具而已。

笔名阿平的香港政治漫画家在研讨会上表示,以政治漫画取悦读者往往比文字容易,有时要批评政治,从幽默感或者从生活细节去讽刺一下,可以达到改变不了事情,但能引读者一笑的效果。

阿平指出,1984年开始香港的政治漫画围绕主权移交展开的中英角力,左派报纸则出现反英抗殖的讽刺漫画。到1989年六四事件,使政治漫画的反专制、求民主的大方向明确下来,并在后来的香港本土的各种政治议题上,旗帜鲜明地支持民主派的立场。尤其是1997年主权移交之后,几届香港特区政府施政和任用官员的种种缺失,成为每日政治漫画的丰富题材。

阿平接受美国之音访问表示,1997年香港主权移交之前,报纸比较多元化,2010年后,香港政治漫画受到言论自由空间收窄的影响,在报纸的发表空间收缩.

阿平说:这个仅指印刷媒体的情况比较严重,其他的网络空间暂时未见到有一个收缩的情况,所以也是此消彼长地,现在网络上是百花齐放了,因为纸面媒体的空间减少。而纸面媒体的空间减少也是由於生态的问题,因为现在经营的困难,以及他们依赖的资金来源,可能有很多情况下是有些势力、有些影响力,令他们不敢如过往一样用这么多政治漫画。

阿平指出,近年香港本土政治以外,对中国社会和政治的关注也越来越明显,成为一类“香港自由环境下的中国政治漫画”,也涌现出一批年青的政治漫画作者。虽然技巧参差,观点有时过於个人主义,但优点是反应迅速、勇於表达,与自我审查倾向日趋严重的报纸,成为此消彼长之势。阿平认为,香港的政治漫画将来有机会进入中国大陆。

阿平说:我还是有些审慎乐观,因为我觉得开放及普世价值贯彻落实的趋势是不可逆转的,就算中国现在如何採取方法不欢迎资讯自由、批评自由,但是她最终都需要开放言论环境。所以最后政治漫画这种表达意见的、一种比较幽默的艺术,它必定能够进入中国大陆,不过进入的程度有多大,以及自由度有多大,当然不知道。

面对佔领中环、普选等香港近期最热门的政治议题,一个香港漫画家组织将於8月举行一个以普选为主题的漫画展览:“万人迷普选”,通过图像引发更多对佔中和普选的思考及讨论。


相关新闻
刀具实名制被破功 禁令升级遭炮轰
广西男持刀血洗计生局 2死4伤
北京统治秘术:左手肇事,右手维稳
一名男子在首都机场抛撒传单被捕
冀中星被刑拘 网友因“炸”被拘
维稳新制 粤买散装汽油要实名
抢尸县长维稳硕士 书记儿海外开豪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