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纪念“六四”25周年活动现场见闻
本刊记者叶楠
25年前的1989年6月4日,在中国爆发了一场规模空前的和平民主运动。这场运动有力地证明了,在中国,民主绝不只是极少数异议人士的追求,而是千千万万民众的共同愿望。“六四”事件25周年之际,我从旧金山飞纽约参加了为期一天的纪念活动,并接受了美国之音记者的采访。
在国内读大学和研究生时,我就接触了国内的民主界人士,也有参加民主活动。来美国后,我就直接参加了海外民主运动。由于中国大陆一直以来的封锁,80后的我,是在来美以后才有机会与参加“六四”的部分人士直接对话,并彻底了解了“六四”事件的真相。真相促使我思考、促使我从旧金山飞到纽约,参加此次纪念“六四”25周年纪念活动,希望中国未来不再发生此类事件和悲剧。
参加此次纪念活动的有:25年来年年出席纪念活动并发表演讲的民运理论家、北京之春荣誉主编胡平先生,六四学生领袖之一、台湾清华大学教授王丹先生,中国民主党全国委员会共同主席王军涛先生、行为艺术家薛明德先生等。纪念活动吸引了来自全美各州的上千人参加。
使人欣慰的是,今年纪念活动现场有很多年轻的面孔,这说明,尽管国内高压封锁,但“六四”并没有被人们忘记,“六四”精神得到了薪火相传。在中国他们需要通过各种途径,包括翻墙上网才能去了解“六四”。生于1990年的段同说:“以前在国内翻墙看到一些六四的信息,出来以后就了解得更多了。”也是80后的荆莉说:“我以前在国内时在网上通过看过一些,来美后第一次看到这些(天安门屠杀)的照片,感到很震惊,我不理解,不知道这里的因果。”同样是80后的陈闯说:“我记得有几本书,还有卡玛的记录片。通过这些陆陆续续了解了六四。”他说“在中国,突破中国的网络封锁很重要,因为只要有机会,民众就能接触到更多准确的信息,而不是通过中国政府单方面的宣传。”因为“六四”的影响,陈闯现在也参与了推动民主的活动。王丹教授说:“很多年轻人渴望了解六四,我接触到的年轻人,出国后不用翻墙了,他们做得第一件事就是寻找六四的资料。”
纪念活动共包括三大部分:抗议、反思、悼念,在早、中、晚的三个不同地点分别进行。
一、“天下围城”示威抗议活动
6月3日早上,“天下围城”示威抗议活动在中国驻纽约总领馆大门前展开,由中国民主党全国委员会共同主席王军涛先生亲自组织。
示威抗议活动原定于11点正式开始,计划组织大家进入领馆抗议、示威。但出现了一个小插曲:纽约市警方调集了数十名警察,阻拦示威者靠近领馆,并将他们隔离到一个街区外哈德逊河边的指定地点。在交涉中,警方告诉示威者,他们接获总领馆报警,指示威者要对领馆实施攻击,要伤害领馆的外交人员和财产。
在哈德逊河边指定的示威区内,示威者统一着印有黑色纪念“六四”图案的白色T恤上装、头戴绣有“民主”二字的棒球帽,拉开了数十条长长的横幅,举起了数十个标牌,抗议中共1989年的“六四”大屠杀,并要求释放高瑜、刘晓波、高智晟、许志永等所有政治犯。
示威活动场面宏大但秩序井然,吸引了包括美国之音在内的众多媒体的注意和采访。美国之音记者对我进行了现场采访,我勇敢地说出想法:“上一辈的民运青年在89年暴力镇压中流的血,应为我们新一代中国青年所铭记。我特地从旧金山飞过来,就是要姐这次活动大声表达我的观点,让中国的青年一代都能听到、都能参与到我们的活动中来,成为有言论自由、有自己看法、对社会有影响的一代。”
近中午12点,正是一天中最热的时刻,艺术家薛明德先生表演了行为艺术《专制、封锁》:一条条不干胶胶带,将薛明德先生的身体死死地缠绑在铁架之上——象征着“没有自由”、黑色的大×号贴在眼睛上、嘴巴上——象征着“不能看”、“不能说”的封锁,黑色的镰刀锤子符号贴满全身——象征着共产党的“专制统治”。薛先生的表演引起了包括纽约市民在内的众多民众的围观,摄影拍照者不计其数,将示威活动推向了高潮。
此新闻共有3页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