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中共一号文件 苏绍智 中国农民对革命和建设曾做出重大的贡献,但在中共统治下仍处于社会的底层。文革以后,废除了严重束缚农民经济和人身自由的人民公社制度,在八十年代,农民的收益和生活都有所改善。但是到了九十年代,由于中共的政策向城市倾斜,农业的收益明显下降,近五年来粮食生产连续下降;多数农民收入持续徘徊,甚至减收;城乡居民差别日益扩大,导致政治不稳;特别是由于农村基层政权和干部之膨胀与腐败、黑社会化,农民惨被搜刮,人权甚至人身安全都没有保障,农民抗税抗暴斗争,此伏彼起,连续不断。 当此“三农问题”十分严峻之际,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今年一号文件:《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一号文件把农民增加收入当作重大的经济问题和政治问题提到首要的议事日程上来,引起人们广泛的关注和期望。 一号文件虽然突出的是解决农民增收问题,也必然要涉及一系列的“三农问题”。文件在分析现阶段农民增收困难的原因后,提出:“促进农民增收必须有新思路,采取综合性措施,在发展战略、经济体制、政策措施和工作机制上有一个大转变。”在做好农民增收工作的总体要求时提出:“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按照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调整农业结构,扩大农民就业,加快科技进步,深化农村改革,增加农业投入,强化对农业支持保护,力争实现农民收入较快增长,尽快扭转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趋势。” 一号文件的贡献,主要在于要求“新思路”、“大转变”和“多予、少收、放活”的方针。据此,文件提出九个方面,二十二项具体措施,这些措施基本上涉及了当前“三农问题”中需要解决的问题。特别事关重要的是,改革户籍制度,保障进城就业农民的合法权益;落实耕地保护制度,改革土地征用制度;调整乡镇建制,精简乡镇机构和财政供养人员;发展农村个体私营经济等涉及制度改革的问题。因此,如果能够照此办理,顺利实施,农民增收大有希望。 一号文件也有不足之处。 一、在论及现阶段农民增收困难时,忽略对现行政治制度的分析。如地方基层政权的机构和人员不断膨胀以致农村的苛捐杂税之不能避免,实由于中央过分集权之故,不进行政治体制改革,这个问题不能解决。而全文只字不提政治改革。 二、文件从农民群众根本利益出发,应予肯定。但全文没有肯定农民才是农村中的主体力量,而且具有充分的创造性、积极性。文革以后,农村中的两大发明:包产到户和乡镇企业都是农民自己的创造。而“三农问题”日趋严重实由于中共当局加在农民身上的束缚太多。要认真解决“三农问题”,必须尊重农民的自主权,解放农村劳动力,给农民以自由发展空间,允许农民有自己的组织:农会,不须别人做他们的代表。文件义不及此,仍斤斤于加强党的领导。“放活”仍有待加强。 三、文件提出一系列措施,但没有分析实践中会遇到什么障碍,也就没有提出保证这些措施得以实现的条件。 一号文件基本上是一个好的文件,我希望中共新领导层在贯彻实行中使“新思路”日日新、又日新,不断克服其不足,实现农民增加收入的目的,解决“三农问题”。 (自由亚洲电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