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新闻
热点新闻
即时新闻
三年困难时期代食品运动探微
日期:8/16/2007 来源:网络 作者:陈海儒


  且不说代食品有没有营养、是不是有食用价值,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代食品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人们的饥饿感,对人们从精神上战胜饥饿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经历过严重饥饿的人都知道,腹中无物的空荡荡的感觉使人心慌神乱,可以为了任何一丁点能够入口的东西去拼命。代食品的使用对处于饥饿中的人们来说,似乎看到了一线战胜饥饿的希望,有助于缓解因饥饿而导致的精神上的极度紧张。

  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虽然各级政府部门对代食品的安全问题比较重视,一些出版社也配合代食品生产工作出版了不少有关鉴定和防止代食品中毒的书籍,如1961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了《食物中毒》、《食物中毒的预防与治疗》、《食品中的化学毒物系统检查法(第二版)》,新疆人民出版社出版了《食物中毒防治手册》,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了《提高警惕预防食物中毒(宣传挂图)》等,黑龙江出版社和群众出版社出版了《有毒的野生植物》、《几种常见的有毒植物》,[32]但由于人们饥不择食,在对一些代食品的性质不太了解的情况下,没有经过试验就食用,因而中毒现象此起彼伏。仅以陕西为例,1960年5月31日至6月10日洋县谢村公社有五个管区先后发生食用枇杷籽致18人中毒的现象,其中中毒较重者11人,经过抢救,4人脱险7人死亡;[33]洛南县有个食堂1960年因食用蓖麻叶以致58人中毒;[34]商洛专区从1960年12月2日至21日这20天的时间内,连续发生六起代食品中毒的事故,共294人中毒,其中26人中毒较深。[35]

  综合说来,三年困难时期,代食品运动在救灾度荒方面起到的作用是不容置疑的,但对之不能估计过高。应该说,代食品在从精神上缓解人们对饥饿的恐惧方面所起的作用要比它在填充肚皮方面的作用更大一些。

------------------

  参考文献:

  [1]载香港中文大学《二十一世纪》,2002年8月号,总第72期。

  [2]载《炎黄春秋》2006年第6期。

  [3]当代云南编辑部编《当代云南大事纪要》,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1996年版,第201页。

  [4]《人民日报读者来信?河南、山东有些地方缺粮》,新华通讯社编《内部参考》总第2693期(1959年1月24日出刊)。

  [5]《一九五九年四月十日汇报全县黄肿病人情况》、《关于宁强县几项主要工作情况的报告》,汉中市档案局档案,全宗号081,案卷号019,永久。

  《部分富裕中农及其代言人的反党反社会主义谬论种种》,中共陕西省委宣传部编《思想动态》1959年第31期。见陕西省档案馆档案,全宗号123,案卷号763,永久。

  [7]马社香《一个女革命者的历史见证》,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2年版,第323页。

  社论《全党动手,全民动手,大办农业,大办粮食》,《人民日报》1960年8月25日第1版。

  [9]《中共中央关于抗旱备荒的指示》(1960年6月28日),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3卷,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年版,第424页。

  [10]《西安市雁塔区食品加工厂利用豆秆、豆壳制作淀粉成功》,中共陕西省委代食品领导小组办公室编《代食品工作简报》第1期(1960年12月9日)。见陕西省档案馆档案,全宗号123-30,案卷号17,永久。

  [11]张浩天《人民公社喜事多—清丰县玉米包皮制淀粉的经验》,《农村工作通讯》1959年第24期,第21页。

  [12]冀社《“饲料之王”登殿就位》,《人民日报》1960年1月15日第3版;《把玉米提到杂粮首要地位》,《人民日报》1960年1月15日第3版;《人民日报》评论员《把玉米提到主粮地位》,《人民日报》1960年3月24日第3版。

  [13]《陕西科学分院机械厂仿制电动粉碎机成功》,中共陕西省委代食品领导小组办公室编《代食品工作简报》第9期,1961年2月11日。见陕西省档案馆档案,全宗号:123-30,案卷号:17,永久。

  [14]刘宗棠《取尽甘薯全身宝》,《人民日报》1959年11月21日第3版。

  [15]云南省农科所综合组《高产的地下粮食和饲料—芭蕉芋》,《云南日报》1960年8月10日第3版;张克爱《芭蕉芋用处多》,《云南日报》1960年11月12日第2版。

  [16]《人民日报》1959年12月13日第6版。

  [17]《橡子》,《人民日报》1961年9月19日第2版。

  [18]《沙枣》,《农业技术》1961年11月刊,第4页。

  [19]文化部出版事业管理局版本图书馆编《1960年全国总书目(内部发行)》,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1961年版,第329、330页。

  [20]《小球藻——可作精饲料》,《人民日报》1959年12月2日第3版,。

  [21]《小球藻是个宝》,《云南日报》1960年8月17日第3版。

  [2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九册,北京:中共文献出版社1996年版,第327页。

  [23]文化部出版事业管理局版本图书馆编《1961年全国总书目(内部发行)》,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1962年版。

  [24]《西安铁道学院用面筋试制小球藻成功》,中共陕西省委代食品领导小组办公室编《代食品工作简报》第2期,1960年12月27日。陕西省档案馆档案,全宗号:123-30,案卷号:17,永久。

  [25]《改进繁殖技术大量生产小球藻》,《人民日报》1960年8月6日第3版;《浙江省瑞安县、北京中德公社让小球藻冬季正常生产》,《人民日报》1960年11月6日第3版。

  [26]《陕西分院、科技大学用萝卜、红苕培养“人造肉”菌种》,中共陕西省委代食品领导小组办公室编《代食品工作简报》(第四期);《粗制淀粉加玉米叶粉可以培养链孢霉》,中共陕西省委代食品领导小组办公室编《代食品工作简报》(第五期);《利用农村土炕培养人造肉的方法》,中共陕西省委代食品领导小组办公室编《代食品工作简报》(第九期)。以上均见陕西省档案馆档案,全宗号123-30,案卷号17,永久。

  [27]《浮肿病情况报告》(1960年2月13日),汉中市档案馆档案,全宗号081,案卷号037.

  [28]《汉中专区浮肿病调查防治工作组关于勉县褒联人民公社浮肿病调查报告》(1960年12月23日),汉中市档案馆档案,全宗号081,案卷号037.

  [29]同28.

  [30]惠文《困难时期整社记实》1961年7月16日,转自[新观察].文库版。大饥荒档案www.ChinaFamine.org.

  [31]陕西省委生活办公室《关于生活安排工作情况汇报》(1961年4月30日),陕西省档案馆档案,全宗号123-30,案卷号2,永久。

  [32]文化部出版事业管理局版本图书馆编《1961年全国总书目(内部发行)》,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1962年版,第187、175页。

  [33]洋县人民委员会《关于我县谢村公社食枇杷子发生中毒问题的报告(60)会卫字第105号》,陕西省汉中市档案馆档案,全宗号081,案卷号040,永久。

  [34]中共陕西省委代食品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大办代食品的情况报告》(1960年12月15日),陕西省档案馆档案,全宗号123-30,案卷号16,永久。

  [35]陕西省委代食品领导小组办公室《紧急情况汇报》(1960年12月23日),陕西省档案馆档案,全宗号123-30,案卷号16,永久。

此新闻共有2页  第1页  第2页  


相关新闻
1949之后:老右派的辛酸泪
林希翎纽约讲演反响热烈
中国最后一个大右派 林希翎
廖亦武:记忆随风而逝
反右运动幸存者的反思
反右运动50周年研讨会将举行
成都右派8日成功聚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