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后凋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逢着 一个丁香一样地 结着愁怨的姑娘。……”
年轻时读过的许多东西都尘封在忘却的记忆里了,唯独戴望舒的这首《雨巷》却长久地留在了脑海的深处。原因无他,自己是江南人,生于斯,长于斯,而又多年成为他乡的游子,日出江心红似火,春来江水绿如兰,能不忆江南,尤其是江南的春雨绵绵。此外,当时还是少年,少年不识愁滋味,所以这首诗的清新意境、朦胧印象以及浪漫气氛很打动少男心弦,可惜,生活不会像诗歌那么浪漫,我从来没有实现过这样的希望,在生活中逢着“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
岁月如流,去日苦多,一晃自己已成了世故老人,曾经沧海,除却巫山,似乎没有什么再能像年轻时打动心弦的东西了,路遥见马力,岁寒“知后凋”。然而,我的夸口早了一些,今天,我在网上碰到了“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并且深深地打动了我的心弦,以致夜不能寐,遂有此作。
这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不是行走在江南的雨巷里,而是冷漠、凄清,又惆怅地默默彳亍着在五千年未遇之盛世中国的某个火车站,目的也不是为了旅行,而是为了乞讨。从她哀怨、无奈的表情和惆怅、忧郁的眼神,看得出这个无名的断臂少女的内心深处的痛苦和对前程的茫然无助。这个残废的花季少女,本应得到家庭和社会更多的温暖和关爱,她本应跟同龄人一样,在窗明几净的教室里读书,在鸟语花香的公园里散步,在欢迎“圣火”的行列里欢呼,可是,她却成天彷徨在这个过客成堆、来去匆匆、乌烟瘴气的火车站上乞讨。残废,已是上天的某种不公,再加上生活的逼迫,那更是雪上添霜。苍天哪,为什么总是锦上添花,而不来点儿雪中送炭呢!富在深山有人探,贫在闹市无人问。
网上有人猜测什么黑社会绑架儿童加以摧残,然后让其乞讨牟利。我不愿意做这种最黑暗的猜测,果是,我诅咒那样灭绝人性的黑手、我更诅咒那样无能为力的政府,我还要痛斥那样麻木不仁的民众(包括我自己)。不,在没有事实根据以前,我不愿意做这样无情的猜测,我不想让我少年时梦中的情人,落到这种最黑暗的悲惨下场。
我情愿这样推测,可怜天下父母心,这个花季少女也是受到父母关爱的,否则又怎么长得到如花似玉的年纪呢,然而,由于家庭的变故,父母的离异、死亡或失业,迫使她放弃了学业,放弃了自己的尊严,去乞讨谋生。不管哪一种情况,这是一个残废者,一个弱势而迫切需要帮助的家庭 ,如果社会不伸出援手的话,这个家庭离开毁灭只有一步之遥,这个断臂少女离开被侮辱被损伤也只有一步之遥。
尤其让人感叹的是,我在电视上看到过一个同样的美国断臂女子的故事,片子讲述并回顾了她的生活和家庭,她也是一样的断臂,从小受到很好的照顾。在学校时同学和老师都帮助她,这个女孩也很顽强,学会了自己穿衣洗脸照顾自己。片子拍的时候,她已经三十多岁了,结婚并生了两个孩子,一男一女,都十岁左右了,她的丈夫也很爱她。她在家里料理很多事情,并且当孩子上学后,她还用电脑声控上网,做兼职的工作。那种自信和幸福的眼光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也是一种英雄,战胜残废的英雄。我知道,即使在美国,也有无家可归的流浪汉,也有弱势的群体。但对这样的断臂残废,毫无疑问可以申请政府的残疾补助,足以维持生活,绝不会沿街乞讨。而美国并不是西方发达国家中福利最好的国家。
从这个乞讨的断臂少女身上,我看到了所有的弱势团体的集中写照,那就是中国今天数以千万计的残疾者。而且,有形的残疾还容易引起人们的同情和重视,那些无形的残疾,更加值得呼吁和理解。比如,精神分裂症是一种严重的精神疾病,其患者约占总人口的百分之一,他们的悲惨遭遇,似乎更加不被国人重视。比如,江西“崇义县”民政局为了应付上司,“整治市容环境”,曾把那些最需要民政当局照顾的弱势团体——精神病人捉将去,扔到了旁县的荒山辟野,图个眼不见为净,结果生不见人,死不见尸。而且那里的县跟县碰到检查都是同样的对等做法。真不知道世界上还存在不存在一个“中华人民共和国”?县与县之间到底是一个国家,还是两个国家?
匹夫兴亡,国家有责。对于残疾和弱势团体,仅靠个人和团体的援助还是远不够的,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应该而且必须由国家制定相关的保障法,这也是一切文明国家的准则。不尊重自己国民的国家是不可能得到他国的真正尊重的,不能保障自己的国民,尤其是残疾者的生活的国家,也是永远不可能大国崛起的。慈善请从本国开始,关爱请从身边开始。同一个世界和同一个梦想请从此时开始。
以上这个苦楚忧愁的断臂少女,背了一个紫红的讨饭口袋,是不是象征了她对未来的一丝希望呢?女孩子是喜欢红色的,街上流行过红裙子。我在担心,当凄风苦雨来临的时候,她又怎么办呢?她是不是还有贫病交加的父母需要她照顾呢?我不敢想象,也无从想象。
但愿,不要
“在雨的哀曲里, 消了她的颜色, 散了她的芬芳, 消散了,甚至她的 太息般的眼光 丁香般的惆怅。……”
我希望并且深深地祝愿!
2008-7-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