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新闻
热点新闻
图片新闻

新闻首页 > 网络文摘

 

赵紫阳:我痛定思痛
日期:5/22/2009 来源:苹果日报 作者:苹果日报

回忆录策划人杜导正披露成书经过

赵紫阳:我痛定思痛


“紫阳同志,这不是你个人的问题,你有责任写。……留给后人,是你应尽的历史责任。”前国家新闻出版署署长杜导正披露,他和三名退休官员曾为中共中央前总书记赵紫阳秘密录下自白。他认为,赵紫阳在六四事件上对得起国家、历史和人民。是时候恢复赵紫阳的地位。

现年86岁的杜导正,为即将出版的赵紫阳回忆录中文版《改革历程》作序时说,他当年和另外三名退休官员──中纪委副书记萧洪达(05年去世)、《光明日报》总编辑姚锡华(今年3月去世),以及前国务院秘书长杜星垣(95岁),乃赵紫阳回忆录的幕后策划者。他们四人都是赵紫阳的老部下。但自六四后,他和赵紫阳的关系断了两年多,到1992年两人才恢复往来。他建议赵紫阳作为当事人,应该把六四事件的全部过程,前因后果,总结一下经验教训,但“赵紫阳表示不想写。”在他力陈下,赵紫阳终于答应了,“让我们拉个提纲,我们问,他来答。”

“敢承担历史责任的伟人”

他们开始时想搞笔录。后来杜导正去了广州,把这件事告诉了前广东省委书记林若,“林若很支持这件事,说他有最好的录音机,连同磁带一起给了我。我们就采用了口述录音再整理的方法。”杜导正认为,赵紫阳在书里详细讲述了六四事件的经过,“他的叙述,对于全面地把握事件真相,纠正种种误传、偏颇和歪曲,肯定是非常重要的。”在他看来,赵紫阳“不只是在大是大非关键时刻敢于承担历史责任的一位伟人,而且他的见解,他的思想,具有大思想家──至少是思想大家──的深度和水平。”
杜导正表示,赵紫阳的整个谈话,显示出根本主张上的许多重大变化,“他曾经几次恳切地对我说:‘老杜,你知道我过去也是很左的。现在我痛定思痛,改弦更张。’”杜称,中外古今从无一个完人,赵紫阳绝不例外。虽然杜并不赞成赵紫阳的每一个观点,“但他的想法见解背后都有血泪经验的支撑,多是深思熟虑的结果。这本书只是原汁原味地和盘托出”,杜并说:“如何评价是读者的事,是历史的事。”

根本是政治改革没跟上

杜导正指出,赵紫阳下台的根本原因,是因为中国政治体制改革没跟上,“我们的改革一直在跛足前行。我们要学习赵紫阳和(中共已故总书记)胡耀邦,继承他们的遗志,推动政治体制改革。”2005年赵紫阳去世时,中共中央以新华社公报形式对他作过几句评价,说他在1989年春夏之交,犯有“严重错误”,不再提他“支持动乱分裂党”的话了。这个提法的变化,从中共中央来说,是一种退让。从中国当代史说,这自然也是一种进步。但与事实相比,实事求是地说,这个评价、结论是不行的。而且时至今日,又四年了,对赵紫阳的骨灰还未妥善安置。赵紫阳三个字至今在大陆媒体实际还在严行禁止之列。这些在历史上说,当然是一概站不住脚的。不过正如(已故国家主席)刘少奇在文革中被打倒的时候呼喊的那句话:“好在历史是人民写的。”


杜导正小档案

出生:1923年
籍贯:山西省定襄县
简历:
1937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中共建政后,历任新华社河北分社社长、广东分社社长等职务
文革后,历任新华总社党组成员兼国内部主任、《光明日报》总编辑、新闻出版署署长
现任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副会长、《炎黄春秋》杂志社社长
资料来源:《苹果》资料室


相关新闻
六四之谜:共产党打败总书记
祝贺赵晚年回忆录出版
余杰:老大哥的眼睛在盯着你
梁京:赵紫阳的悲剧
铁流:莘莘学子何罪有之?
野夫:我对熊召政的继续质疑
人权先驱遇罗克雕像落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