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新闻
热点新闻
图片新闻

新闻首页 > 网络文摘

 

中国官方媒体能否海外突围?
日期:4/21/2010 来源:哈佛博客 作者:张涛

张涛


因为以前的新闻从业背景和兴趣,我这学期在肯尼迪学院选修了一门叫做《新闻、政治和公共政策》的课程,班里的国际学生远多于美国学生,尽管教授讲课的内容以美国经验为主,但国际学生的踊跃参与使得关于海外经验的讨论一直很热烈。我个人最为关注的话题是,当今中国官方主流媒体在全球化的环境中应扮演的角色和面临的挑战,这也将是我这门课期末论文的题目。

前些时候,诸如新华社和CCTV等一些中国官方媒体机构响应传播中国软实力的号召,并在荷包鼓鼓的中国政府的鼎力支持下,开始着手海外布局,目的是为了在新闻报道和评论方面争取到更多的全球话语权。虽然已是旧闻,3月6日的《经济学家》就《中国日报》最近改版一事借题发挥,用《中国人来了》的题目又把此事炒了次回锅肉。

《经济学家》的文章多少有点语焉未详,但中心思想是“第四权力”的实力和声誉并不是砸钱就能砸出来的,同时对传说中中国政府高达400多亿人民币的预算有咂舌之势。我无意跟着人云亦云,也不想借此文为自己的期末论文打前站,只想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分享个人的一些感受。

没钱是万万不能的,但钱不是万能的。中国建立和传播软实力的需求实实在在,但我个人认为官方媒体目前是否为最佳渠道却值得商榷。在全球排兵布阵之前,有关政府部门既需要了解国外受众的需求,同时也更有必要对官方媒体在受众心目中的定位有充分的了解。一个不能回避的现实是,在大多数西方国家眼里,中国依然是一个有着完全不同意识形态和体制的国家。依此逻辑,官方媒体机构作为政府宣传组织而非中立新闻机构的定位,对于西方人来讲是难以撼动的心理定势。

记得我当年作驻外记者的时候,所服务的新闻机构早已是名义上的全球化运作,换句话说,此机构在全世界很多国家都有分社和记者。虽然作为官方驻外机构有相应的条条框框,但新闻这个职业还是给了我这样的年轻记者一定的发挥空间,也有不少机会和来自其它国家的同行们沟通和交流。在自己渐入佳境,觉得融入国际大家庭之时,一件事情改变了我的看法。一名中国背景的持不同政见者在当地举行新闻发布会,我误打误撞走进了会议厅,平时和我还算熟络的国外同行那种视我为异类的目光至今难以忘怀。

早在一两年前,和一些国外的朋友闲聊之时,我就时不时地就中国官方媒体海外拓展的话题询问他们的看法。一位从事新闻行业的美国人曾在国内某新闻机构当过改稿专家,对中国试图借此渠道建立软实力的想法颇不以为然,称这是“不可能的使命”,除非西方世界的受众先集体洗一次脑。

我认识的中方新闻从业人员在这方面的认知似乎有所不同。这其中自然也有他们的道理,但目前似乎会还更多地停留在技术层面上。我的一个好朋友,年轻有为,人也聪明,好几年前就当上了国内某权威国际新闻和评论杂志的副总编辑,最近又被一家新近创刊的财经杂志挖过去担任要职。虽然是私人资本的背景,但该杂志是挂在某知名官方新闻机构名下,我的朋友一度甚至还有在美国这边发行英文版的想法。记得他反复跟我说过好几次,专业人才的匮乏是中国媒体国际化的真正软肋。

对于中国而言,官方媒体面临的海外困局短期内恐怕不会有满意的答案。尽管如此,中国软实力的建立和传播依然可以通过媒体来完成,但在操作和用人方面具体应该怎么做,中国媒体机构的学习曲线还相当陡峭。最近《环球时报》英文版上某位外籍专栏作家拿粗俗当幽默而招致众怒的事件,就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媒体国际化过程中尚难分良莠的稚嫩。

(作者是ACBridge 投资咨询公司的创始人及执行董事,曾经先后做过驻外记者、跨国公司大中国区总经理以及风险投资人等工作,目前是哈佛肯尼迪政府学院的梅森学者(Mason Fellow),就读资深MPA 项目。本栏目所述仅代表他的个人观点。)

 
—— 原载: 哈佛博客


相关新闻
请胡锦涛感知相同的悲凉
温家宝为何要出面纪念胡耀邦?
温家宝撰文引起的反响
解读温家宝撰文纪念胡耀邦
胡锦涛核峰会上被和谐
对朝鲜发生抢粮事件的联想
温家宝追忆胡耀邦该有所愧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