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为第16届亚洲运动会做了完美的准备工作-只可惜缺少了“亚洲”这一主题。除了太阳从亚洲升起以外,会歌“重逢”的词作者没有想起更多的共同之处。官方网站也没有展示亚洲的共同点,仅展示了从印度尼西亚到哈萨克斯坦的多样性,没有突出“和谐亚洲”的主题。
举办亚运会的最初宗旨是突破地理上的限制,将亚洲变成一个和谐相处,相互理解的大洲。1950年,印度举办了首届亚运会。尽管经历了经济和政治上的风风雨雨,亚洲奥林匹克委员会发展成为一个有45个会员的体育组织。
亚洲国家有共同点吗?
而现在正是提出这个问题的时机:除了地理上的亚洲外还有更多联结亚洲国家的东西吗?中日之间因钓鱼岛问题争得面红耳赤,而能够联结印度和中国的又是什么呢?印度尼西亚人和黎巴嫩人将自己称作“亚洲人”不能不说是件有趣的事。
最后一次有关“亚洲共同价值”的讨论还是十几年前的事情,是由中国与东南亚国家主持讨论的。讨论的中心是儒家学说:重视家庭、教育及社会关系。西方国家也认为这是亚洲国家取得经济成就的根源。1997年的亚洲经济危机使这一讨论多少带点儿反西方色彩:当时的马来西亚总理默哈迈德拒绝接受国际货币基金的救市计划。他声称他成功解救危机的措施是亚洲自己的发展道路-相对西方国家的自由市场经济。
成立亚洲共同体困难重重
一些经济学家认为亚洲出现了第二次危机的端倪。但这也是一个重新讨论成立亚洲经济区的契机。实际上亚洲国家一直在试图做这件事情,比如东盟及中国、日本、韩国之间签定的清迈协议就是为了应对突然出现的资金短缺问题。它们也很清楚共同的敌人是谁:采取不负责任货币政策的美国。
在第7届国际金融会议上,美国学者只需谈地区合作问题便会引起争议。“财经杂志”执行主编何刚认为,用人民币作为地区货币有困难,因为中国和日本之间存在巨大的矛盾。
日本人加藤嘉一是北京大学政治经济学客座教授,能讲流利的汉语,很有口才。但他对最近中日之间发生的冲突也难以评说。这是他在中国七年来感觉最沮丧、最无助的一次。他认为,中日关系需要真诚。他说:“我们必须首先认识到,两国的制度完全不同,这必然导致不同的立场及不同的做法。”
在北京做了五年生意的韩国商人李惠顺女士则认为成立东亚共同体不是完全没有可能。她指出,欧洲人也是先消除了历史的隔膜才组成共同体的。而东亚国家有很强的经济动力。但一个共同体需要有一个共同的价值观。而文化大革命和快速的经济增长摧毁了中国人固有的价值观。李惠顺认为,中国虽然是东亚非常重要的国家,但在成为东亚中心之前必须首先树立自己的价值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