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阿拉伯国家和平革命的感召下,从2月20日这一天起,沉闷的中国出现了新的动向,中国网民透过facebook、推特以及其它网络喊出了要求政治改革、争取自由的呼声,某种形式的公民运动正在中国大地上涌动和突现,这就是中国的“茉莉花革命”。由于当局禁止人民集会,并且调动比平时强大数百倍甚至上千倍的警察和武警部队来防范和对付参加和平集会的公民,这个中国版本的茉莉花革命目前并没有出现人们所预期的规模。
但是,这个运动并没有消失,而是在继续。发起人又一次发出号召,3月6日将有进一步的行动。他们表示,这个运动目前只是一个开端,也许它将延续“半年,一年,或者更长的时间”。我们现在一时还很难预测这场民众革命今后的动向,但可以预料它的影响将会逐步显现。因为这是自1989年“六四”以来,中国首次出现一种真正意义上的街头民主运动:中国茉莉花革命集会。
首先要指出的是,这次“中国茉莉花革命”集会浪潮并非来自海外民运的推动,而是在中国本土上切切实实关心国家前途的许多公民、维权人士、大学生和年轻一代的自发行动。这是面对国家前途,面对历史,面对外部世界的变化,人民集聚太久、从火山深处喷发出来的能量和愿望,期待国家体制改变,实现民主转型。从目前情况来看,中国茉莉花集会的参与者主要是维权人士、知识分子、学生和普通市民。他们是从网上或民间口头传播而得到 “茉莉花集会”消息并自愿参加的。
在最近发布的第三波茉莉花集会公告中,组织者们特别提到了这场和平革命的参加者,他们是“知识分子,大学生,退伍军人,下岗工人,上访群体,拆迁户,失地农民,基督教信仰者,法轮功学员,特别是八零后和九零后的年轻一代”。这些来自中国各阶层的广泛群体代表了今日中国社会最活跃的一些力量,包括了近年维权运动中日益壮大的社会活动人士,包括了经改大潮中失去工作的社会底层或失去土地的农民,包括了政治上已经成熟的年轻大学生和知识分子,尤其是“六四”之后成长起来的新一代。这一切表明,与部分学者所说的经济发展、经济利益和金钱社会冲淡人民政治头脑的分析相反,中国人的民主意识不是衰落,而是提高了。这次发生“中国茉莉花革命集会”,不仅凸显了一道新的政治风景线,或许也提供了对中国社会构成的一个新的基本估计:“六四”之后民主运动新的接力军已经形成,或正在形成。
阿拉伯民众革命的消息传播到中国,而中国国内也出现了动向,这对北京来说,是一个极其敏感的事件。实行新闻封锁,删除网路上的“茉莉花”等敏感词句,在街头和广场部署警力驱逐可能聚集的民众,通知各地大学禁止学生离校外出,这一系列远比平时规模大得多的紧急防范措施背后,掩盖不住中共高层对事件的惊慌。
“中国茉莉花革命”集会虽然只是星星之火,显然大大惊动了中共政治局高层。胡锦涛2月20日迅速指示加强社会和网路信息管理;温家宝2月27日透过官媒与网友直接对话,以抵消茉莉花革命在中国的威胁。人们注意到,前段时间一度高调谈论政改的温家宝总理,这次既不提政改,也不提外部的和内部的“茉莉花革命”事件,只谈物价上涨、房价上涨和官员腐败问题,宣称他理解人民疾苦,承认各种社会问题使人民不满;但温家宝的语调中,似乎他有苦衷,他承认中国存在社会问题,承认人民不满,但他却无法谈论政治改革,无法谈论民众为什么要参加茉莉花集会。
“中国茉莉花革命”集会的消息透过网路最初在13个城市传播,现在已扩大到更多的城市,官方不说,人民也知道。最有意味的是,中国高级官员赵启正2月23日首度在官方媒体上公开谈论“茉莉花革命”。赵启正的头衔是国务院新闻办原主任、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主任,可以说是一名主管意识形态和外事宣传的官员。赵启正对新华社说,中国不可能发生茉莉花革命。赵启正是迄今为止唯一公开谈论“茉莉花革命”的中国官员;他的谈话不长,却意味著茉莉花革命话题的禁忌被打破,官方不可能在这个问题上继续采取回避现实的鸵鸟政策,只能选择在舆论宣传上直视阿拉伯革命对中国社会和民间的影响。
赵启正说中国不可能发生茉莉花革命,实际上这个革命在某种程度上已经发生,只不过采取了另一种特殊的形式;因为中国的社会状况与阿拉伯国家不同;在那些国家,多少还存在反对派生存与活动的一定空间,不管专制政府怎么操控政局,人民至少还有说话的权利和空间;而在中国,共产党实行的是全面的党禁、报禁,没有任何言论自由的空间,容不得任何不同的声音出现。在这样严酷的政治环境下,人民不得不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智慧,用可行的方式来同一个警察国家周旋。这就是为什么这次“中国茉莉花革命”集会的号召者们特别强调人民集会的和平性质。
在3月1日的最新“茉莉花革命”集会公告中,组织者们呼吁民众以“散步”的方式继续走上街头,“不喊口号,不撒花,一起散步、微笑”,以这种方式继续传播茉莉花革命的信息, “让到场散步、微笑、围观的民众数量持续增长” ,也就是用无声的集会和抗议去对付一个强大的、曾经用坦克和枪炮镇压人民的专制政权。组织者们承认,他们是尝试“用一种独特的方式去创造新的革命”——和平革命,因为只有这样做,才能避免流血。当然,这种革命“散步”的说法听来有点怪异,倒很像是某种民意请愿运动。这种怪异性,说到底还是中国民主路程艰难的特殊性。同时也说明“中国茉莉花革命”集会的发起人并不想看到中国动乱和流血,他们期待的是推动中国民主改革。
我们可以回顾一下2月20日首次“中国茉莉花革命”集会以来的情况,就会看到这种特殊方式的作用和影响。2月20日这天,北京、上海、天津、广州和武汉等13个城市的市民同时响应“中国茉莉花革命”的号召,以散步的方式前往指定地点集会,并喊出“我们要吃饭”、“我们要住房”、“我们要公义”的口号。但13个城市的集会全都立即被警方驱散。这天的茉莉花集会,尤以北京王府井大街的民众最引人注目,当时王府井麦当劳餐厅门外有数百人聚集,部分民众被警察带走。
在集会前夕,当局已得知消息,如临大敌,紧密部署防范,大批中国维权人士和传播信息的网民被警察带走的消息相继传出。中国人权民运信息中心的消息说,被带走的维权人士有上百人,其中包括北京维权律师腾彪和江天勇。但是,政治环境的严酷并没有吓倒茉莉花集会的人们。
几天后,网上又出现新的号召,发起第二波“中国茉莉花革命”,号召民众2月27日继续举行集会,集会地点扩大到全国 23个城市,要求政治改革,争取民权和自由。当时有报道,中国当局从各地增调通讯监听人员增援首都,周边的防暴部队也悄悄开进北京。由于当局事先部署大批警力严密戒备,传言中的第二波“中国茉莉花革命”浪潮没有发生,或者说没有出现高潮,因为京沪等地仍有不同规模的民众聚集,很快就被警察驱离;外国记者的采访也受到限制,有十几名境外媒体记者因试图采访“中国茉莉花革命”被中国警方临时拘留。此外,而一些迹象也显示中国各地的大学已经接到指令,禁止大学生上街参加集会。虽然“茉莉花革命”集会没有出现高潮,但北京有网友说,此时“无声胜有声”。
直到3月1日,北京两会召开前夕,茉莉花集会发起人又在网路发布公告呼吁人们3月6日(也就是今天)展开第三波“中国的茉莉花革命”,并说这是一场持久战。发起人公布的集会地点也扩大到近40处,除了京沪等内地大城市之外,还包括边远的拉萨、乌鲁木齐和香港。
关于这场街头运动的目标,中国茉莉花集会发起者在3月1日的网络公告中说:“三十多年前,邓小平为了自己的复出说:海德广场好!今天我们要为现实公民的权利说:海德广场好!”公告还说,“散步是民众的力量”,“打一场微笑革命的持久战,一直打到还政于民!” 组织者预测,如果茉莉花革命集会最终能看见一片自由的天空,有一个言论自由的场地,人们还可以“讨论温家宝的政改意见,讨论党内外力量互动”。
的确,三十多年前,邓小平为了自己的复出,曾经说过“海德广场好!”那时,北京的大学生曾在游行队伍中打出“小平你好!”的横幅。可是邓小平没有记住这句话。他启动了中国经济改革,却没有实行政治改革,没有兑现给人民一个自由的“海德广场”。同样一个邓小平,不仅没有给人民一个“海德广场”,1989年他还下令军队用坦克枪炮镇压了在天安门广场的“六四”学生民主运动。直到今天,共产党宁可背负用坦克枪炮屠杀自己儿女的罪行,也不愿意为“六四”平反,更不愿意推动政治民主改革,还人民一个自由的天安门广场。
中国民间兴起“茉莉花革命”集会,本来应该足以引起中国执政者的深思,是人民在反对他们,反对共产党的愚民政策,反对集权式的统治,人民不愿意在这种制度下继续生活了。这同时也说明,中国公民运动已经从单纯的维权上升到要求国家政治改革,因为只有推进民主才能真正保障人民的权利 。所以,高速的经济发展、小康社会、经济强国、“和谐社会”这些的神话并不能阻止人民要求政治改革的愿望。这就是“中国茉莉花革命”集会释放的信息。
其实,中共党内有志于改革的一些人士已认识到政治改革的紧迫。北京目前正在召开人大、政协两会,从预定讨论的“十二五规划”议题来看,没有伴随任何政治改革的计划,今年这个早春不会出现解冻的迹象。过去许多善良的公民相信“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个想法现在已经改变。他们相信,没有民主就没有中国的未来。如果共产党不实行渐进式的民主改革,那么这个历史任务就只能落在人民的肩上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