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份“新白领标准”在网上广为流传。这个标准指出,在今天的中国要成为白领,需要符合十个条件:月薪两万以上;坚持健身和运动;至少有两居室;有十五万左右的代步车;有固定的朋友圈子;工作不局限于在办公室完成;工作远程化是未来趋势;工作朝九晚五,有足够的休闲时间;有独特的娱乐方式;重视低碳生活;有钟爱的时尚品牌。
这个标准让很多年轻人的自尊心受到致命的打击。如今,在大中城市工作的名牌大学毕业生,起薪仅仅三千到五千元;即便是薪酬比较优厚的外资公司的中层管理人员,月收入也不过七八千元。这份收入,在被征收重税之后,还被飞涨的物价吞噬。再加之中国正在步入老龄社会,哪个年轻人不是“上有老、下有小“,蜗居的房奴们头上可不止“三座大山”!看到上面这个可望而不可及的标准,很多网友不禁惊呼:以前认为自己是白领,现在才知道原来是“伪白领”!
就在这个群体发现自己原来是“伪白领”的同时,又发现了另外一个惊人的事实:就像全体中国人民根本没有投票就“被代表”了一样,自己“被中产”了。这个“中产阶级“的定义,不是来自于官方的喉舌,而是来自于貌似中立的亚洲开发银行。亚洲开放银行在近期出版的年度刊物《二零一零年亚太地区关键指标》的特别章节“亚洲中产阶级的崛起”中,对亚洲中产阶层的定义为:每天消费在二美元至二十美元之间的人群。根据亚行报告提出的标准,就绝对数量而言,中国的中产阶层人数已达约八亿多。这一数据迅速在中国的主流媒体上广泛转载,成为“大国崛起”的又一个“硬指标”。
对此,不少人提出质疑:两美元,也就是十三元人民币,在大中城市,连维持最基本的温饱都很困难,谈何“中产阶层”?在北京,这点钱只能买到一份最普通的盒饭,而一份盒饭难道分成三顿来吃吗?就算十三元的盒饭可以吃三顿,可以填饱肚子,但吃完之后又住到哪里去呢?那些执笔的经济学家,要么是在象牙塔中搜肠刮肚才会炮制出这份有悖常识的报告,要么是刻意逢迎第三世界国家的统治者以换取座上宾吃喝玩乐的待遇。他们自己为什么不尝试一下拿着两美元到中国的大中城市生活一天呢?
一篇评论房地产大亨王石赴美的文章,一针见血地指出了中国的“四大缺乏”:社会底层缺乏尊严感,社会中层缺乏归宿感,政治人物缺乏使命感,富裕阶层缺乏安全感。“被中产”的“伪白领”们,日益沉沦为“蚁族”,连他们都对未来失去了信心,连他们的幸福指数都跌到了及格线之下,这个社会的稳定又从何而来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