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钟(开放杂志总编辑)
自从北非茉莉花革命以来,我们看到,中共高层有三种倾向在互动,引起不少评论。一是胡锦涛主持的中央政权的主流派,控制庞大的官僚机器,遵循邓小平、江泽民的既定方针办事。无论政经外交,既无创意也无魄力打开新局面,不惜打造一个举世无双的警察国家,草木皆兵,维稳怕乱;二是薄熙来代表的企图从左的方面寻找出路的回潮派。他们挟持中共原教旨主义和个人野心,利用干部与群众中的不满情绪,企图逐鹿中原,影响大局;三是总理温家宝代表的务实派。尽管温本人大话天下的言行往往为人嘲笑,但他的自我感觉很好,优而为之,给幻想中的听众带来希望,赢得掌声。和吴邦国、贾庆林的恶口黑面,动辄几个不搞、几个坚持,拉开了距离。
临近中共十八大权力大改组,这三种倾向的实质,将会更为清晰,他们能够走到哪一步,也将愈来愈有戏可看。但是他们都将受制于近三十年形成的中共政治体制的巨大惯性,尤其是一九八九年天安门事件以来被强化的两个趋势。
第一是高级官员的任期制。国家领导人任期五年后,只准连任一届的规定,是一九八二年中共十二大提倡废除终身制和其后中国八二宪法予以确定的。经过八十年代权力斗争大洗牌后,迄今这条规定已经制度化,无人敢于违背。即使军委主席不在此列,由于强人不再,党指挥枪,也无人敢于恋栈不退。现在,任期制已经广延于各级权力班子,影响极大。这原是削减毛式权力独霸的一项进步, 然而,在一党专政的大框架下,这项规定的负面效应大大超过正面意义,中国官僚政治传统的狭隘顽固,保守愚昧,定期下台使许多重大改革、攻坚项目无法推行,加剧了以权谋私、及时行乐的恶性泛滥。
第二是党内派系被利益集团所取代。「党外有党、党内有派」是民国以来的口头禅,虽然不等于民主社会的多党制。政治派别即使在极权的共产党内也是客观存在,中共一贯如此。只是派斗的形态不同而已。八十年代是中共内部改革与保守两派相对宽容的时期,但是「八九六四」一役,又回到毛时代赶尽杀绝的老路上来。胡耀邦、赵紫阳下台后虽未完全「人亡政息」,但政治上组织上的党同伐异,毫不留情。胡赵体系的精英都受到排挤或清洗,特别在权力层面。完全放弃政治改革,「一心一意谋发展」,实际上,为人民服务已全面蜕化成「为人民币服务」。十三亿人口的巨大资源造成空前的财富积累,各级官员无不卷入形形色色的商业诱惑之中,人际关系冲破千年农耕传统的藩篱,也扫荡了共产说教的禁锢,变成赤裸裸的利益盘结,其捆绑之厉害,党纪国法也形同虚设。
据悉,中共最高层政治局常委之间,已有一条不成文的互不侵犯的潜规则:你不斗我,我不斗你。相安无事,各谋其利。到时候大家任满平安着陆——「改革开放」三十年的中国,有很多学问值得研究、归纳,上述两条,应该是可以纲举目张的要领。(2011-5-1 H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