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新闻
热点新闻
图片新闻

新闻首页 > 网络文摘

 

把人当人是普世价值——读《赵紫阳在四川》
日期:5/10/2011 来源:争鸣 作者:鲍彤

图为赵紫阳与作者(右)

四川是中国改革的策源地。"要吃粮,找紫阳",是七十年代末从四川传到北京的民谣。这六个字是一个历史性的信号。我不知道将来的中国人懂不懂这个信号的含义,邓小平是懂得的:中国不改革,死路一条。

理论家为党史设计了一个定义:"改革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这个定义冠冕堂皇,但不符合史实。事实上,中国改革的每一步,都是对毛泽东的社会主义的否定。看看今日之中国就明白了。除了一党专政依然如故之外,毛泽东的社会主义蓝图安在哉?把改革定义为自我完善,是文饰,只有靠花言巧语吃饭的理论家才写得出来。


毛泽东把人捆起来


改革就是改掉毛泽东。如果中国不出毛泽东,如果毛泽东不搞社会主义,改革就是多此一举。但中国毕竟出了个毛泽东,毛泽东的共产党确确实实把中国人的手脚和头脑捆住了,因此中国人才需要松绑。改革就是松绑。

六十年前的中国有五亿人口,毛主席被尊为大救星。只要人人都聼毛主席的话,跟共产党走,试看天下谁能敌!所以大救星就把全民组织在一种叫做"社会主义"的所有制之中,由"党"来领导一切,以"马列主义" 来统一思想,以"国家计划" 来统一行动,以"无产阶级专政"和"群众运动" 来对不听话的人开展斗争。大救星以为,这样一来,最美最好的图画就画得出来了。结果如何?全体中国人被党捆绑起来之后,出现的不是奇迹,而是灾难。

在"社会主义改造胜利万岁"的欢乐锣鼓中,市场窒息了,国家濒於崩溃。大跃进短短三年(1959到1961),饿死了至少三千万人,也许是四千万人,仅四川一个省就饿死了一千万。但毛主席是只管大事不管小事的大政治家,饿死人对他只是小事一桩,反正他掌握着人类的最高理想,不容许任何人提出反对意见。为了把胆敢有所质疑的国防部长和国家主席置於死地,共产党开展了以"谁反对毛主席就打倒谁" 为主题的文化大革命。1966-1976十年中,大约有两千万人被斗争,一亿人受株连。不是饿死,就是斗死。这就是中国人要求改革的大背景。

但毛的权力高於人民,毛不死,谁想改革谁就是反革命。1976年,毛死了。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毛的妻子及其同夥("四人帮")作为替罪羊被抓起来了。不过毛泽东思想余威犹在,社会主义理所当然是中国人必须服从、不得违反的制度,否则必然招致无产阶级专政的镇压。因此,老百姓所期盼的改革,只能在石板的隙缝中曲折地进行。当全国人心思变向往改革的时候,四川人走在改革的前列。这本书中五十多篇文章,讲的就是四川人从1975年底到1980年初披荆斩棘进行改革的历史。


赵紫阳和李井泉的比较


1950-1960 年代时,四川省委第一书记是李井泉。他是毛泽东的重臣,在大跃进中,因被毛誉为"四川是上游"而晋升为中央政治局委员。他信仰斗争哲学,通晓"引蛇出洞" 的策略。1959年庐山会议后,他回四川开会贯彻,在传达之前,首先就把国防部长彭德怀给毛泽东的信发到会上,叫干部表态。许多人误会了,以为这是庐山会议批准的文件,喜出望外,"好极了,彭老总替我们说了心里话。"凡是这样表态的干部,从地、县到乡、社,被省委一网打尽,戴上右倾机会主义帽子。四川饿死一千万人,跟这件事有直接关系。但这不是李一个人的责任,毛泽东和共产党应该负总责。

1975 年底调到四川来担任省委第一书记的赵紫阳,后来被证明是一位改革家。赵是一位真诚的共产党员,但和毛泽东不同,赵不是唱高调的理论家,而是做事情的实践家。毛大概认为,自己早已写了《实践论》的文章,真理和随之而来的领导权就应该属于毛。赵紫阳则认为,一切实践者都是实践的主人;共产党应该尊重实践者的自主权。

赵到四川前,邓小平要他把农业抓上去。赵做了,做得很认真。赵抓农业,和李井泉不同。李的办法是不把农民当农民,千百万农民必须聼命於省委第一书记,赵的办法是把农民当农民,省委第一书记和全省各级干部应该尊重农民的自主权。李决定全省农民每年种三茬庄稼;赵认为应该让农民自己作主,因地制宜,如果两茬种得好,为什么非种三茬不可?("三三见九,不如二五得十。")李下令把旱地改为水田,没有条件也应该创造条件改;赵认为不可千篇一律,如果"水路不通",就应该允许"走旱路"。李的办法是通过改造农民来改造自然,把农民捆起来夺高产;赵给农民松绑,怎么好就怎么办。农民本来就有几千年种地的经验,问题是李井泉不把农民当农民,才閙出了"天府之国"饿死一千万人的惨剧。赵紫阳把农民当农民,四川的农业就开始复苏了。

农民的自主权不限於"怎么种植",更要紧的是"怎样分配",也就是说,生产的成果归谁所有。广东省清远县洲心公社的农民早在1960年就创造了一种名叫"联系产量责任制"的分配方式,实质上就是后来八十年代风行全国的"包产到户"。赵紫阳当时在广东主管农业,高度评价农民的这一创举。赵当时的评价是:"单干比不干好。" 1961年,这个足以使人民公社名存实亡的制度,首先在清远县试行。接着,1962年8月,广东省委决定在全省"彻底"推广。可惜一个月后,也就是当年9月,毛泽东重提"阶级斗争","联产责任制"被迫夭折。十三年后,赵到了四川,他继续研究四川农民的经验,先把"联产责任制"用在救命如救火的灾区,灾区大增产,再名正言顺把这种责任制介绍给非灾区。

"中国人民公社史"的研究者想必知道,"社会主义是天堂,人民公社是桥梁"。最早把人民公社这块通向天堂的神圣招牌摘下来的,是四川省广汉县的向阳乡,时间是1980年8月;赵紫阳作出这个决定,则在他调离四川之前。不是别人,而是赵紫阳,他不愿意"把难题留给后人",义不容辞把"砍掉"人民公社的罪责担当了起来。

人民公社曾经被载入当时的宪法。但毛泽东在全国范围内强制推行人民公社制度,本来就没有任何合法性。何况,有公社则农民死,无公社则农民生。要农民不再成为公社的农奴,就只有使公社不再存在。毛泽东把中国农民解放为公社社员,四川的社员通过维护自己的自主权,开始从"人民公社"的枷锁中再解放出来成为农民。


赵紫阳和毛泽东的比较


四川的农村改革搞得最早,这一点,许多人知道。但许多人不知道,同在七十年代后期,四川认真地进行了多方面的社会改革,其中包括工商企业改革的试点。感谢《赵紫阳在四川》,它给我们也保存了这方面的珍贵的记录。

企业之非改革不可,因为他们和农民一样,也被毛泽东共产党全面捆绑住了。比较起来,捆绑企业的绳索更细密。在供、产、销的一切环节上,对品种、规格、产量、原材料供应、产品调拨、价格、投资、折旧、流动资金、职工总数,工资总额、上缴利润……,都有严严密密的绳索捆绑着。把农民当农民,尊重农民的自主权,为四川的农村改革开了路。把企业当企业,尊重企业的自主权,也为四川的工商企业改革开了路。

四川的企业改革,不是四川自己能够全部作得了主的。为此,赵紫阳不得不和财政部长吴波同志进行一场着名的争论。但国家银行行长李葆华同志对赵紫阳的大力支持,则在四川传为美谈。建立职工代表大会作为企业的最高决策机构,也是在四川首先试点的,虽然由於种种原因,没有成为经济改革的一个生长点。

改革当然不限於工农业。自主权当然也不限於管理。思想就应该自主。中宣部长胡耀邦提倡解放思想。四川人是打破思想禁区和理论禁区的实践者。赵紫阳请经济学家孙冶方在四川开讲价值规律。当时四川的学术界,享有"免予"因讲价值规律而"恐惧"的自由。在经过五十年代社会主义改造的大洗劫后,四川也是首先敞开讨论"市场经济"的故乡。

赵紫阳把人当人,把人当作思想者。这一点,毛泽东绝对做不到。我最近重读《毛泽东选集》,想知道毛是在什么地方开始失足的。我研究的结果是,作为共产党人的毛泽东,一开始就基本上不把人当人。毛泽东认为,对党(或者对毛)来说,只存在着敌人和朋友。敌人,是必须加以残酷斗争、无情打击、并且踏上一只脚的,因此当然不是"人";朋友,是能够帮助毛打倒敌人的,因此必须以毛的思想为思想,以毛的行动为行动,必须是亦步亦趋接受毛泽东控制的机器人,因此当然也不是本来意义上的"人"。在毛泽东眼里,中国和世界一样,都不是统一体。人类被毛(或者"党")劈成了两半,一半是"党"必须置之於死地的"敌",另一半是"党"需要加以利用的"力",譬如发展生产的劳动力,夺取胜利的战斗力等等。《毛选》第一卷第一篇第一句话,就表达了这种观点;后来所说的"毛泽东思想" (从湖南农民运动,到延安整风,到夺取政权,到反右派,到文化大革命的思想),无非就是把这个观点发挥到极致的完整的准确的体系。

毛泽东思想在中国的影响极大。赵紫阳不可能不受到这种影响。但正如赵所说,"文化大革命使人大彻大悟。" 赵紫阳对毛泽东思想的大彻大悟,落实成为行动,就是把人当人。全书就是证明。

赵紫阳把可能发生地震区域的居民当人。一接到省地震局的预报,就把地震的险情及时告诉老百姓,不让住在地震区中的老百姓蒙在鼓里,坐以待毙,或者坐以待救。

阿坝地区五个县,藏族同胞十五万人,"平叛"抓出了三万个"叛乱分子",几乎家家有人坐牢。有人说,这是正确的,后来,仍然坚持说,这仅仅是一种"扩大化"。赵紫阳态度鲜明:坚决彻底平反!他也不同意所谓"民族问题实质上是阶级问题"这个长期被奉为经典的论断。赵紫阳把少数民族同胞当人。

赵紫阳把右派分子当人。连被毛泽东钦定的流沙河,赵紫阳也不回避,不绕着难题走,直截了当,平反了。

赵紫阳把文化大革命中的造反派当人。赵到四川前,邓小平对他有两条指示,一条是要他抓农业,另一条是要他"不要怕当还乡团",也就是要他敢于镇压造反派。实际情况是,赵到四川,风向已经大变,邓小平自己已经成为毛泽东进行批斗的焦点;批邓的主力,根本不是什么造反派,恰恰正是毛泽东自己。赵紫阳在四川,既把邓小平当人,不把邓小平当鬼;也把当年响应毛泽东号召,带头起来"造反"的青年学生当人,不把造反派当鬼。

把人当人,是文明社会的共识。赵紫阳作为共产党员,坚决不替共产党树敌。这是卓识。有些党委书记,天天替党树敌,还自以为"忠心耿耿为党工作",真是愚不可及。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能把人当人吗?


赵紫阳是1980年4月离开四川调到中南海来主持经济改革的。从这个时候起,直到1989年4月学潮以前,在经济改革的领域中,赵紫阳的工作得到了邓小平的讚赏和支持。邓小平对经济改革是支持的,而且是真支持。对此我过去不怀疑,至今仍不怀疑。1987年6月底,中顾委第一副主任薄一波老人要我帮助他起草一篇纪念七一的讲话,"突出小平同志","中国需要巨人,小平就是巨人"的时候。我在替薄起草的这篇文稿中,把邓称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我是诚心诚意这样写的,但是我错了,因为这不是事实。事实上,摸着石头过河不可能设计。中国改革开放没有总设计师。至於邓小平,比较准确地说,他当时是改革经济制度的最强有力的支持者,也是改革一党领导制度的最强有力的反对者。

在党的元老中,邓小平是头脑比较清醒的一位。当毛泽东把国家推向崩溃的时候,邓知道,经济不改革是死路一条,对人民是死路,对党也是死路。但丰富的消极的政治经验使他深藏戒心:关於共产党和社会主义的神话一旦破产,有可能影响共产党的领导权。这是邓小平所害怕的。他可以对某些神话作新的解释,可以不再坚持公有制和计划经济的神话,可以不再坚持群众运动的神话,但是必须继续坚持四个神话:毛泽东思想的神话,社会主义的神话,无产阶级专政的神话,特别是必须坚持共产党的神话。查查1979年理论务虚会的纪录就清楚了:在胡耀邦动员大家"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之后一个月,邓小平就在同一个会议上作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刹车报告。

一个人愿意坚持什么原则,那是他的自由。他如果要求全国人民非追随他不可,他就越出了常人的地位,有点以超人自居了。他如果对反对者实施残酷斗争无情打击,他就肯定不把反对者当人了。天安门镇压证明,邓小平把请愿者不当人。我不得不指出,天安门镇压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确实是一脉相承的:坚持毛泽东思想意味着中国人不得成为独立的思想者,坚持社会主义意味着中国人不得成为自由的私有者,坚持无产阶级专政意味着中国人不得拥有法定的公民权,坚持共产党的领导意味着大家必须替共产党做驯服的工具。总之,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就是中国人不得成为人,中国不得进入公民社会。所以,即使在八十年代初邓小平兴致勃勃支持经济改革的同时,就已经种下了他在一定条件下进行镇压的杀机。

天安门事件以后,邓小平不愿意看到改革全军覆没,在南巡讲话中,重新贾其余勇,力图掀起经济改革的新高潮。但这种"改革",已不再是向人民让步。这种"改革",是在党的领导下重新构筑所有制,重新分配社会财富。其结果,基本上是以政治权力的大小来决定贫民和富豪。无怪乎,弹指一挥间,中国被南巡讲话劈成两半,掘开了史无前例的鸿沟,打开了全面腐败的新局面。


回归人性,回归常识


我读完《赵紫阳在四川》,掩卷沉思。拨乱反正,"乱"是惊人的,"正"总是平实的。所以改革是平实的。改革者赵紫阳是平实的。把人当人,就是最平实的普世价值。

2011年4月23日


——原载《争鸣》月刊2011年5月号


相关新闻
蔡文彬:《赵紫阳在四川》主编的话
为什么有人害怕还原一个真实的毛泽东?
太子党与毛派
五四精神被曲解 德赛先生难登场
戴晴:枪杆子 笔杆子
林昭血谏毛泽东九章全注释并序
台湾乙未“第一共和”和先外祖逸事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