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德/资深媒体工作者 (台湾)目前任职于外籍媒体。曾任:联合报政治组、大陆新闻中心记者,苹果日报大陆中心记者。
大选尘埃落定,蔡英文败选了。此间的政治观察者几乎无异议地认为,两岸政策的空洞化,是拖住蔡英文冲过“最后一哩”的一颗大铅球。因此这篇文章,想聚焦探讨民进党的两岸政策何去何从;换言之,标题的主词及喊话的对象,都是民进党。
大选结束第二天,脸书上的朋友转载了一篇 中山大学社会学系助理教授郑力轩的留言,九点选后观察,简短却很深刻。容我先引用一段:
“我不认为民进党败因是缺乏“两岸政策”,我认为真正的问题在于民进党缺少很明确“不以两岸为中心的经济政策”,而国民党这次是把两岸政策当经济政策在打,这在经济危机出现的时刻成为让一些人犹豫的致命伤。”
郑力轩教授的观察,作者百分之九十五同意。独独要提出“协同意见”的是,民进党固然需要补强“不以两岸为中心的经济政策”,但更应该提出的是“不以经济为中心的两岸政策”。
选后的报章上,出现了不少民进党人士对党内大陆政策的反省声音。其中有些人,提到了民进党的大陆政策应该进一步开放,或者“强本西进”之类的主张。在此时此刻,听到这种说法,有不知今夕何夕的感觉。因为“强本西进”是九零年代背景的产物。当时的政府,还拥有一些管制资金移动的政策工具,全球化的分工态势也不如今天紧密。况且,经过了十几二十年,台湾的大企业还数得出几家没有“西进”的吗?就算民进党重回执政,同不同意西进,对他们有什么差别吗?
再者,现在对大陆中小企业型态的台商而言,问题已经不是“进”,而是“退”。近年来,他们普遍遭逢了人力和资金供应短缺、沿海地区环保法规日益严格劳工、土地取得不易、工资上涨垫高了生产成本等问题。这使得部分台商开始转往内陆、越南甚至回台湾发展。因此,政策的重点,可能更应该放在如何建构一套良好的辅导升级体系,让台商回台湾创造就业机会,而不是还在“强本西进”这种早就过时的议题上打转。
更重要的是,如果把蔡英文两岸政策空洞化的问题,归咎在缺乏“强本西进”之类的经贸政策的话,那反而陷入国民党的传统思维,也就是郑力轩批评的,“把两岸政策当经济政策在打”。
对民进党而言,严苛的现况是:通过ECFA和其它政经网络,共产党和国民党已经架构了一个紧密合作的关系,再加上意识型态的接近,国民党无论如何都是共产党的优先选择合作的对象。只有在例如2004年国民党候选人意外败选的情况下,共产党才会在包机直航等民生议题上,有限度地和主政的民进党合作。
没有任何迹象显示,民进党有超越国民党,成为共产党优先合作对象的条件。因此,如果民进党只在经贸开放这条轨道上追赶,无论如何都不可能取而代之。换句话说,如果要“只要”谈两岸经贸开放,台湾百姓票投国民党就好了,何必选择民进党?站在共产党的立场,道理也一样。
“把两岸政策当经济政策”,不是民进党的出路。要问民进党的强项在哪里?先容作者引述一段联合报在选后的一段报导:
“有别于过去大陆网友对民进党的评价,蔡英文在败选感言中展现风度,得到许多肯定。蔡英文这段八分钟的演说视讯,一天内被疯狂转发上万次,评论达四千多条。一名北京网友赞许蔡英文:讲话如此坚定自信和不卑不亢,丝毫没有政客的做作。”
上头这段对台湾民主和蔡英文高度肯定的文字,只是这一、两年来,大陆年轻人和自由主义知识份子间的“台湾热”的一小部分。最近的一篇在网路上疯传的文章“我在台湾,我正青春”,更是向大陆年族群传播了第一手的台湾观察。但讽刺的是,这些能够真实传达台湾甚至蔡英文正面形象的宣传尖兵,就是民进党最反对他们来台的大陆留台学生和自由行背包客。
推动陆生来台,是马英九政府具有战略高度的两岸政策。它的效益在于,培养一批对台湾认同、有感情的年轻人,或者选择优秀的为台湾所用;或者回大陆发展,十年八年后,很可以期待他们成为大陆内部一股亲台的力量。在这种情况下,提供优秀国立大学的名额、奖学金都是合算的投资。但偏偏我们看到的,是民进党遭到以 call in 名嘴在内的基本教义派绑架,蓝绿拉扯的结果,弄出“三限六不”政策,让台湾跟大陆顶尖学生说再见。
这些例子,突显了民进党似乎鲜少思考台湾究竟应该以什么姿态面向中国大陆、面向共产党。 但在台湾政治发展的历史上,民进党最为人称道的,就是以进步价值挑战威权统治的国民党。但奇怪的是,偏偏就在大陆政策这块领域,鲜少看到民进党出现自己明明应该很熟悉的进步主张。
在选举期间,马英九到台北市立美术馆,参观了艾未未个展,针对中国大陆人权状况发表了谈话。或许支持民进党朋友要争论,去了,不代表真心关切。但问题是,蔡英文的缺席,如果不是认为它不重要,就是出于某种理由而刻意回避。
任何观察家都很难想像,一个向来服膺民主、人权等进步价值的政党,在选举期间,面对同时发生的,一起又一起的自由主义知识份子受到严厉打压,竟然能够一言不发,遑论反应在该党的大陆政策或总统选举政见里了。
中国大陆未来能不能顺利在政治改革上有所突破,既关系到十三亿人的基本权利,对台湾的安全更是至关重要。民进党内,确实也有诸如田秋堇、罗文嘉、杨长镇等个别人士持续高度关注大陆异议人士的处境。但民进党和蔡英文,除了一场六四研讨会和谈话以外,几乎缴了白卷。
大陆政策,是民进党长期荒废的园地;关注中国大陆人民的自由人权,更是在这块荒地里,民进党应占领而未占领的制高点。如果民进党始终只在经贸的领域思考大陆政策,就永远只在国民党熟悉的战场打仗,看不到自己的强项,更失落了自己的价值。
不管高不高兴,中国大陆就在台湾旁边,民进党与其一直假装看不到,任令话语权流到国、共两党手上。不如勇于向共产党叫板,投资保障协议要谈,也要谈两岸在劳工权益和环保上的一致标准;民进党不必回避两岸文化交流协议,而应该趁势提出解除封锁台湾网站和作品进入大陆的审查。中国大陆经济崛起是事实,人权保障不佳也是事实,国民党更多选择只看前者,民进党则应该向台湾民众证明,自己的大陆政策两方面都要照顾。兼顾人权,当然会在经贸利益上付出一定代价,但至少台湾民众知道,付出这些代价所为何来。
贸易和人权并重,利益与道义兼顾,这不是什么闻所未闻,或者实践不了的高远理想,而是美国、日本和欧盟等先进民主国家和中国大陆交往时向来的态度,民进党不需要什么创新,只要跟著先进国家的脚步,就可以在两岸政策上,打开属于自己的新局面。除非民进党图的,只是成为另一个分配“大陆利益”总代理。
这就牵涉到最后一个议题:作者对“台湾共识”的想法。
在大选中,面对国民党“空心菜”的批评,蔡英文阵营一贯的说法是:台湾社会对于国家认同高度分裂,因此需要不预设前提,以共识型民主的方式,先整合内部意见,然后才能一致对外。因此,台湾共识是一个过程,而不是结果。这个逻辑完全正确,作者也可以接受这样的说法。但这不能成为蔡英文团队两岸政策空洞化的理由。因为,在“协商以求得共识”的过程中,一开始一定是各方都提出自己的主张,以及关注的焦点,然后彼此反覆论辩、诘难,最后才能形成“台湾共识”。换句话说,提出自己的主张,和“协商共识”,两者之间并不矛盾。
如果拿其它领域的政策来比喻,可以更清楚地反照出蔡英文团队两岸政策的空洞性。例如核能政策,国民党主张先让核四商转,逐步停掉核一、核二;但民进党主张核四不商转,逐步发展绿色能源,在某一个时间完全停用核电。这就是不同的主张,两党各自提出后,接著就这个主张和竞争对手、专业人士和民众相互对话,边对话边修正,最后形成政策方案。
这不就是一个兼具“民主过程”和“实质政策”的合理路线图吗?换言之,如果民进党可以针对“建设多少社会住宅”、“财政减赤平衡”、“托育长照体系如何建构”乃至于“征兵与募兵比例如何”等公共议题上都有具体主张,为什么独独在大陆事务上讳莫如深?
作者曾经在一场绿营智库的座谈会上,用一个问题请教过一位民进党内曾经主管大陆政策的与谈人:政党的两岸政策,大部分体现在协商议题中,蔡英文主政后,计画提出什么样的协商议题?但他给出的答案是,如果在选举时抛出了具体的主张或议题,北京一定多方挑剔,国民党也不会就事论事,来来回回根本说不清楚,反而受害。
对于这种说法,作者承认它是台湾选举文化下的实情。但如果这样,蔡英文团队就得为大陆政策的空洞化至少先背上一半的责任;另一半才是国内选举文化和两岸政治的现实。
更坏的影响是,国民党政府操作两岸政策,最大的问题之一,就是协商议题形成的过程不透明,有能力游说的团体,就能把攸关自身利益的协议排上议程,例如标准化协议、医疗协议中关于生技产业的部分,以及ECFA早收清单的制订,它们为什么被列入两岸谈判优先议题?为什么早收清单是ABC产品而不是XYZ?公众全不知情。如果这样的黑箱,是蔡英文团队批判的对象,那蔡英文的政策路线展现的,就是从一个黑箱移到另一个黑箱。
对选民而言,“蓝黑箱”和“绿黑箱”有差别吗?
另一个相关的问题是,蔡英文在选战中期,抛出了胜选后将成立“两岸对话工作小组”的主张,但这个小组如何组成?通过那个管道,和对岸的哪个管道对话?作者当然不会天真地主张政治人物间所有对话都应该被摊在阳光下,在台湾和大陆的特殊关系之下,穿梭两岸的“密使”,长久以来都是“必要之恶”。然则虽然“必要”,却仍旧是“恶”。一个必须提出的问题是,如果蔡英文真的胜选,如何确保和对岸交涉的过程,最大程度地向公众公开?或者民进党也一样,大陆事务事情完全被揽在某几位被认为“了解中国”的某派系某大老、亲信身上?果真如此,那和遭人非议的国民党有人么不一样?
对选民而言,“蓝大老”和“绿大老”,有差别吗?如果黑箱还是黑箱,大老还是大老,密使见不得人,政策见不得光,民进党凭什么向人民要这张选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