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新闻
热点新闻
图片新闻

新闻首页 > 网络文摘

 

本土自由思想与舶来民主宪政思想榫接于19世纪中期
日期:2/23/2012 来源:共识网 作者:任复兴



  3、自由、梏、天与,是与卢梭相似的关键词。


  4、“与由乎天,立由乎人,人事无穷,而此为先”,与哈耶克“自由而非民主是终极价值”【注:哈耶克著、王明毅等译《通往奴役之路》目录页2,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的主张相似,均揭示“自由困境,心灵突围”是人生主题。


  正文第3段:


  “阴暗阳明,乾纯阳而坎得其中气,全乾之明属之矣,是谓明德。初、上两爻,气之拘也,物之蔽也,超乎两阴则明矣。然为知者之乐水,不为仁者之乐山,则其明或不能久常。艮一阳止於二阴之上,其静如山,不但能明,且能常明而不迁,是为明明德。故艮之彖传曰,其道光明。”【注:《遗书·说易》卷1页1-2。】


  解读:


  1、由知者之乐水,说到仁者之乐山,由艮止,说到“其静如山”,标出主静光明之旨。


  2、静虚。“知太虚之体,则知人心之体矣。”头脑中生瑶草,不若无。必须将道理全放下,空虚其心,“独立独行,与天为徒”,以虚受人,兼容并包,智周无外,宽容异端。


  3、“艮,一阳止於二阴之上”的高峰体验即自由境界。


  松龛承其教,立大体,做大人,在古今一大变局中,独立独行,正眼环球,由此可知广轩《中庸》正解和艮背宗旨即独立精神之可贵。


  三、心源与外烁,本土与舶来


  时下学者有“西方哲学家的自由主义名著是自由思想的源泉”、“自由思想是19世纪30年代由传教士传入中国的舶来品”等说法。这种自由思想外源说,忽略了中国传统的儒释道思想中直指心性的自由思想;而且从心学看来,自由思想外源说是颠倒了本末,是讲不通的。


  1、孟子原泉与雨集之分,斥外烁之非。


  人的天性是爱自由的,自由自在人心,自由存在于古今中外每个人的心源,因而自由是永恒的,“非由外烁我也,我固有之也”。六经皆我注脚,西方自由主义是我注脚。中国哲人的心性之谈,西方哲人的自由思想、自由主义,均是由外烁我,是流不是源。“原泉混混,不舍昼夜;盈科而后进,放乎四海。有本者如是,是之取尔”。广轩叹服:“至哉孟子,造化之秘,圣人之奥,一言抉透矣。”自由思想是内源性的,不仅中国传统思想中有自由思想的言说,更根本的是源于古今中外每个生命个体的人的心头。心即是佛。务本之正道是:观法象,知大体,悟自由。


  2、白沙“源泉”、“自然”讲学二宗旨,极斥求之於书卷、外铄之非,抉透勿忘勿助之所以然


  白沙讲学五言诗:“古人弃糟粕,糟粕非真传。眇哉一勺水,积累成大川。亦有非积累,源泉自涓涓。至无有至动,至近至神焉。发用滋不穷,缄藏极源泉。吾能握其机,何必窥陈编。 学患不用心,用心滋牵缠。本虚形乃实,立本贵自然。戒慎与恐惧,斯言未云偏。后儒不省事,差失毫厘间。寄语了心人,素琴本无弦。”


  广轩认为“此诗白沙将其生平学术和盘托出。何必窥陈编以上,言其用力之地也,源泉二字,是其宗旨。”同一大川,有泉水雨水之分。雨水之集,沟浍皆盈,故云积累成大川,其涸可立待之弊,不究言之,为先儒之积累雨水者讳。“至无至动,至近至神,用之不穷,藏之至深,极赞心源之善,能握其机,则不必求之於书卷,极斥外铄之非。”自朱熹伪造《大学补传》以来,天下之人皆用力於书卷,而先生以为糟粕之陈编,独用力於自有之源泉,其用力之地,与天下人殊。


  “学患不用心以下,言其用力之方也,自然二字是其宗旨。”自来言用功的尚奋勇,殊不知助长之弊,其为害更甚於忘。忘为不芸,助长为揠苗。忘为无益,助长是又害之。世之学者,戒助则忘,戒忘则助,正不知如何用力,才可以免二者之弊。於是,言戒惧者,只往严重处讲,意谓与其失之忘,毋宁失之助。而以孟子之言考之,乃是两害相形而取其重,举世茫茫未之悟。先生以自然二字,抉透勿忘勿助之所以然。其用力之方,又与天下人殊。“就其独得之两端论之,用力之地在心不在书。”其旨见於孟子七篇者,本自明白,又经陆子以先立其大为宗旨,世之闻而信之的,尚有其人。至用力之方,孟子虽以勿忘勿助显示火候,世之人又每以有事属集义,而不知其为存养心性之功,地之既谜,方亦谜茫。即使有知其为存养者,而不知有事为有事於日夜之息,以无思无为为近於禅,寻取若干道理装载心中,憧憧往来,心不虚。不虚则不明不灵,既无以为酬应之本,而不能集义,本来不已之命,亦因思为扰乱而汨其机。自然之度数,亦复杳不可寻,愈吃力愈无是处。今先生特标自然二字,而深叹后儒之不省事。盖此处一差,则不能了心,关系綦重,不显判其是非,则无以发孟子勿忘勿助之微旨,转似戒慎恐惧,先圣立言本偏,致误后人,故不得不直断诸儒为不省事,为差失,以庶几学者之一悟,这也是先生不得已的。【注:《杂言》,《敦艮斋遗书》卷6,页17-18。】


  “佛是自性作,莫向身外求。”广轩还说:“书理者,以人心为体者也,心存而理自明。是故善於为学者,奉一心以为藏往知来之本,而以所读所诵者,与之为触发,与之为疏浚,与之为导引,与之为印证,优焉游焉,使相含不使相迫焉,默而成之,以神喻不以言喻焉。迟之又久,化万归一,化一归虚,湛湛寂寂,若无一物。”【注:《遗书》卷17,页17-18。】


  今日主张自由思想舶来说的学者,以书为本,用力之地在书不在心,从国外“陈编”中寻找自由思想源泉,乃是外铄,甚至将糟粕当佳酿;无视“心源”、忽视本土自由资源,用力之地错了,用力之方谈也不上,重犯了孟子、白沙批评的错误,也不可能得到真正的自由。


  由于松龛传承了先辈这些深厚的独立自由心学学养,专主良知躬行,接受将自由思想提高到立国治国核心理念高度的西方民主宪政制度创新,自然一拍即合,成就了大学问,大事业。发明本心的自由魂,才可能产生民主梦。


  四、《瀛环志略》是不同文化的人在中国海疆接触交流的产物


  鸦片战争后徐继畬最早与西方人接触,是1843年2月21日到广州接任按察使,参与“通商输税各事宜”包括涉外案件的交涉。他妥善地处理了游棍钱江揭贴案、焚抢杀戮英国商馆案等涉外大案。《中国丛报》1843年6月报道称:“徐大人在这里的短暂任职时期的工作,是令人满意的。”【注:《中国丛报》 1843 June p333, Vol XII No VI】后来还记载徐继畬与马儒翰(John Robert Morrison)有接触。


  1843年11月6日,道光帝钦派徐继畬为管理厦门、福州两口通商通行事务的“奉旨专派之员”,【注:徐继畬:《奏报接印署理福建巡抚日期并谢恩摺》(道光二十五年三月二十一日),《徐继畬集(三)》页3。】徐继畬成为中国有现代意义的首批外交官之一。次年1月,他开始与美国新教传教士雅裨理 (David Abeel)进行历史性的厦门对话,获悉欧美历史、文化的丰富信息,尤其对华盛顿领导下的美国独立战争,票决“统领(州长)”、“总统领(总统)”,二任引退的民主制度,产生浓厚兴趣。美国的选票“匦”,比太和殿正大光明牌匾后的秘密指定继承人的匣子,要高明的得多,解决了中国政治最大难题,从而产生记述世界地理的强烈冲动。当年秋就完成《瀛环考略》第一稿,其中10次提到雅裨理。接着以《瀛环考略》为草本,窜改增补,易稿数十次,五年后才有《瀛环志略》出版,其中载有雅裨理一名计有9次。徐继畬与雅裨理在厦门的同事、美国医生甘明(Seneca Cummings)相识,从他那里了解到“西土之桃花源”瑞士的情况,将甘明记入书中。


  1844年夏天福州向西方人开放。7月3日,徐继畬为英国驻福州港的首任领事李太郭(George Tradescant Lay),在福州城外的南台岛找到了寄宿处。李太郭会讲中国话,态度十分谦恭,徐常向李求教,《瀛环志略》中,有关古希腊文明、古犹太史、古巴比伦史等,就有李太郭提供的知识。书中3次提到李太郭。


  英国第二任驻福州领事阿礼国(Sir Rutherford Alcock)及其夫人到任后,进一步向徐继畬提供了地理的和历史的资料,使他的世界地理著作趋于完善。阿礼国答应送给徐继畬一个地球仪,并应徐继畬的请求,阿礼国夫人给他绘制了一张分色的世界地图。徐继畬还据图向阿礼国请教问题。


  1846年1月,英国安立甘会的传教士四美(George Bishop Smith)访问了福州。《中国丛报》同年登载四美的报道称,徐继畬“是一个思想解放的人。他对西方地理和政治的熟悉程度,简直令人吃惊”。


  厦门海防同知霍明高,为徐继畬购买了比雅裨理赠送的还精美的环球地图,广东巡抚黄恩彤为徐继畬搜集了一些新版世界地理书籍,并对其著书提供参考意见。徐继畬还向厦门的陈姓老舵师请教了南洋的知识。


  龙夫威指出:“在同僚与道光皇帝鼓励下,作为一个儒家的现实主义者,徐继畬在此后的年月,大力搜集关于外部世界的真相以及西方列强的特征的资料。徐书是不同文化的人在中国海疆接触、交流的产物。它旨在扩大中国人知识的基础;它清楚地揭示了中国在当今世界上,决不是一个孤立的岛屿。”【注:龙夫威著、任复兴译:《徐继畬及其瀛环志略》,p150.】徐书体现出的,决不仅是个人或家族的智慧,也体现出19世纪中西方思想文化交流的水平和成果。


  与徐继畬同时代的其他有著述的学者或官员,很难有机会像他这样虚心平等地与外国人交往。为制止致命的鸦片源源输入中国,钦差大臣林则徐1839年3月 10日抵达广州。他立即搜集关于带来麻醉品的夷人的可靠情报。林则徐雇佣了一批号称是懂西方语言和知识的专家的本地人,让他们翻译书籍,向边防官员提供关于外国人的更全面而准确的情报。最早改信耶稣教、编写《劝世良言》的梁亚发,他的儿子梁进德便是这些“专家”之一。【注:《徐继畬及其瀛环志略》,p2,p169.】后世有学者因此称林则徐为“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以“师夷长技以制夷”为主题,剪刀加浆糊编辑《海国图志》的魏源,只是鸦片战争期间担任裕谦幕友时,旁观过审讯英国战俘。裕谦惨无人道地将英俘抽筋剥皮,道光二十一年八月初三日上奏:“现在厦门又已失守,断无再持两端之理……奴才又因该逆前在广东,有奴才曾将逆夷剥皮之谣,随即发令饬委翼长狼山镇总兵谢朝恩、宁绍台道鹿泽长,将该逆昷〔带口字旁〕哩绑出营门,先将两手大指连两臂及肩背之皮筋剥取一条,留作奴才马韁,再行凌迟枭示。其黑夷咪哈叨亦即戮取首级,剥皮枭示,俾众咸知奴才有剿无他,以杜其首鼠两端之念。”【注:《鸦片战争档案史料》第四册第85页,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天津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在这种严重敌对状态下,不可能有平等的思想文化交流。他们收集的“情报”,编辑的资料集,可以说是不同文化的人在中国海疆敌对的产物,只要仔细辨析一下《海国图志》的目录,这一敌对构想再明白不过了。而当魏源的“制夷”构想化作泡影时,不能不使他深深失望,这也是他晚年遁入空门的原因吧?当世后世对他著作的善意曲解,均与他的本意无关。当时在中国海疆的西方人,对徐书反应较多较热烈、对魏书反应冷淡,也应该从中西会通中的人性角度解读。


  五、率先突破华夷观念,中国正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此新闻共有5页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相关新闻
木然:我和柳传志商量点儿事
张辉:努力走向公民政治
赵常青:“南巡讲话”与《零八宪章》
胡平:从哈佛学生罢课谈起
陈奎德论当代中国的两个法统
彭定康评《邓小平传》
张行健:革命与革命的中国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