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富士山,一直是我的梦想,今年总算圆梦。年轻时在中国,总是找机会登名山。但因学业紧张和经济条件的局限,也只登过安徽黄山、四川峨眉山、湖南衡山;外加川西青城山、粤北丹霞山。都是与同学或朋友结伴,徒步跋涉。每临名山,感悟汉初张良“功成身退,从赤松子游”的意境,常自感慨、深思。未能遍游华夏三山五岳,总引为憾事。客居海外,每思名山大川,一有闲暇,便作逍遥游。
万山之王,线条简捷如素描
十一月,是日本的金秋季节,踏秋赏枫,此正其时。我和家人一行五人,驾车前往富士山。之前,已经多次见识富士山,都是远距离。乘飞机穿越日本,曾自空中俯瞰;搭乘新干线,曾从车窗外眺望;在一些大城市的高楼上,也曾遥遥捕捉它的身影。
富士山晨曦
从各个方向都能看到、并见诸于无数摄影和绘画的富士山,是日本的象征,位于日本本州中南部,静冈县和山梨县交汇之地,距东京约两小时车程。
你看,那就是富士山!感觉中,才行到半途,同行中就有人低唤一声。侧目窗外,富士山以一个全景姿态,近距离撞入我的眼帘。虽曾遥遥见过,但转瞬间,就以如此近距离呈现的富士山,仍然让我吃了一惊。富士山并非孤山,周围有连绵起伏的无数青峰拥戴,显出万山之王的气派。
河口湖畔,托起富士山
说是近距离,其实还有一段路程。但此后,行车的路线,似乎绕富士山而行,从不同方向仰视,逐渐窥其全貌。壮观,但没有想象中的高耸;巍峨,但线条简单,两道悠长的侧坡,加一个平顶,简捷如素描。有人说像一个圆锥,有人说像一把团扇,在我看来,更像大海之上,汹涌波涛之间的一峰巨浪。
愈近富士山,这座名山的真容愈是清晰。下半山黛绿,上半山银白。据说,富士山长年积雪,只是到了盛夏,雪才会溶化,因此,夏季,才是登山的最好季节。我们踏秋而来,却能领略富士山的秋、冬两景。
富士山秋色
镜湖映雄峰,浑然天成
车近富士山脚,呈现浩淼湖光,碧波粼粼,群峰倒映。这才知道,富士山下,环布五大湖泊,分别为河口湖、山中湖、西湖、本栖湖、精进湖,据说,都是因历史上富士山火山喷发而形成的堰塞湖。史载,上一次富士山火山喷发,是1707年,之后,就进入休眠状态。据说,在日语里,富士山就是“火山”之意。
抵达河口湖畔,先入住旅馆。这是一家六层楼高的小旅馆,面朝河口湖和富士山,背依一屏清嶂。日本以温泉知名,富士山周边也不例外。下榻的旅馆,便附带两处温泉,温泉水从山间自然喷涌而来。其中一处,直接面对富士山,一边沐浴于热泉,一边饱览富士山美景,不得不叹服这家旅馆选址的匠心独运。
再近一些,如燃烧的富士山
晚餐之后,天色尚早,换上旅馆准备的和服便装,坐到阳台上,又能与富士山面对面,隔着距离的观赏,神定气闲。彩霞满天的背景下,富士山壮观,却沉静,整个体魄,又投影于山下镜湖中,在闪烁交错的光影下,更形伟岸;而湖光山色,晚霞镀金如浮刻,浑然天成。
别具风情的,是富士山之巅的云,时聚时散,变幻莫测。有时候,云像漫空花朵,迤逦盛开,为峰尖披一层锦绣;有时候,云像一只阔大的玉盘,圆圆地静止于上,却与峰端保持一段距离,如祥云罩顶;有时候,云像一束巨大的火焰,自山巅斜长地朝外飘扬,雾气腾升,状似火山喷发。
日本人崇拜富士山,尊之为“圣岳”。古代日本诗人赞美富士山,先后留下名句:“云雾萦峦时,须臾绘百景”(松尾芭蕉)。“万古天风吹不断,青空一朵玉芙蓉”(安积艮斋)。“雪如纨素烟如柄,白扇倒悬东海天。”(石川丈山)
山下山上,秋冬两季
日本人行事谨慎,纷纷劝我,在这个积雪的季节,不要徒步登山。否则,依我的个性,如在中国那样,总要徒步攀登,涉险度难,拼个精疲力竭,才觉得尽兴。于是,第二天早晨,依劝舍弃徒步,合家驱车上山。
沿环山公路,盘旋而上,眼界次第开阔。在明丽的阳光下,拱卫着富士山的无数青峰、以及五大湖泊,青翠风光,尽收眼底。随着道路的蜿蜒,两旁的丛林和远处的林海,颜色不断变幻,从绿色、黛色到黄色、金黄色、金色,以至于红彤彤的血色。云,依然莫测,只是放缓了节奏,从容变迁。晴空下,秋色深处,富士山一带气象万千。
车辆只能开到“五合目”(第五层之意),那是富士山的半山腰,刚好是该山上半部和下半部的分界线。在这条分界线的上下,是两个截然不同的季节。如果说,下半山,是灿烂的秋;那么,上半山,就是凛冽的冬。一打开车门,刺骨的寒风就迎面扑来。景移物换,转眼间,竟是一片白雪皑皑的世界。
没有足以御寒的冬衣,我们只能在那里短暂停留,匆匆留影,并在礼品店里快速购物。对那海拔3776米的顶峰(“十合目”),只能望顶兴叹,留待下一回。富士山周围有著名八峰,这回也来不及仔细辨识。返回开足暖气的车里,驱车下山,路面湿滑,且弯曲而下,更须一路谨慎驾驶。好在沿途都有“徐行”、“注意”的密集警示牌,给人一种安心感。
富士山下,金枫日本
下得山来,又从冬天返回秋天。顺道拜访了居住在富士山脚下的一家亲戚。那是一个静谧的小镇,青瓦白墙,房舍如新,茂林掩映,花团似锦,街道在山坡上起伏曲折,处处洁净。精致的日本,连一个山间小镇,也是如此地一尘不染。
居住这个小镇,开门就见富士山。“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世外桃源,可是陶渊明的境界!不禁心生羡慕,问这家亲戚,居住于此,该颇有自豪感?他们微笑摇头:不觉得有什么特别。“身在福中不知福”,果然是人世间的哲理。而我,没来由地,竟又联想到古语:“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
告别富士山,我给友人写明信片,题句道:“山下,相会五彩的秋意;山上,追忆洁白的冬情。万波之间的巨浪,千山之上的伟峰。”算是对富士山的印象。
(原载香港《开放》杂志,2013年1月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