宪政学者曹思源1981年便发表文章,提出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十条建议,至今三十多年,仍在不懈推动中国的宪政改革。曹思源近日在美国斯坦福大学发表演讲表示:未来的中国不能再走专政的路,走宪政的路已经成为国人的共识。
曹思源又被人称为“曹宪政”,三十多年来,推动中国的宪政改革不遗余力。他曾主持起草中国第一部企业破产法,曾提出将保护私有财产和保障人权写进宪法而最终得以实现。
曹思源于1982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师从经济学家于光远。他年轻时,看到周围许多人被打倒、被专政,便从关注经济问题进而思考中国的专政与宪政问题。他说: “尤其文化大革命,我找到一本很薄的书,叫《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宪法里说得很好,可是好像不管用。专政刺激我产生了要求,我就开始接触宪政了。”
通过研究思考,曹思源发现, 1949年 以来,中国百姓都是宪政的被蒙蔽者,但是经过近二三十年的努力,如今专政的条款虽然仍写在中国宪法里,但宪政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曹思源说:“未来中国走 向哪里?我告诉大家,现在海内外、党内外、上上下下有了一个共识,就是要走宪政的路。从我看到的材料,没有人反对宪政。有的人不敢公开反,不敢公开反就是 宪政有足够的吸引力和威力。十三亿人口加上海外的朋友,这么多人有基本共识:中国未来不能再走专政的路,而要走宪政的路,这一个好事。”
曹思源在演讲后的与听众对话中,有人提出,共产党来日不多了,修宪还有意思吗?曹思源回答:“修宪还有没有意思?我跟大家推心置腹的说,修改宪法也是宪政启蒙的过程。动员老百姓来修改宪法,老百姓要问一个为什么,这不就是一个宪政启蒙普及的工作吗。”
还有听众问:当前中国维权运动风起云涌,维权人士要求落实宪法中的自由条款,那么中国的当务之急是落实宪法还是修改宪法呢?曹思源回答:“我们在宪法问题上面临两大任务:既要修改完善,又要落实执行。比如说宪法第35条,91%国家的宪法不仅规定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而且有具体条款保障公民的这些自由。我们的宪法很奇特,只有前半段,这个自由没有保障条款,这些自由就是空话。因此这些条款不仅仅是落实的问题,而是宪法本身就不完备,一定要修改完善。”
曹思源三十多年不遗余力推动中国的宪政改革,广受好评。从1986年到现在,他撰写文章千余篇,出书三十二部,发表演讲九百多场。他曾被《亚洲周刊》评为新世纪影响中国的五十位名人之一,《远东经济评论》将其评选为亚洲风云人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