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新闻
热点新闻
图片新闻

新闻首页 > 网络文摘

 

双重人格的个人和国家悲剧 温家宝的教训
日期:3/5/2013 来源:RFA 作者:梁京

有些坏人知道自己是坏人,或者乾脆不承认世上有所谓好人和坏人之分,而认为只有聪明人和傻瓜之分。但温家宝不是这样,作为一个敢对赵紫阳落井下石的人,他既认为自己是个聪明人,又认为自己是个好人。这其实是一种典型的双重人格的思维方式,即自欺欺人的思维方式。

应该说,在搞政治的人当中,自欺欺人者不在少数,但达到温家宝这种水平的不算多见,以至于余杰给温家宝戴上了一顶“影帝”的桂冠。所谓“影帝”,就是说当温家宝扮演正面角色的时候,是非常自觉地在演戏,他知道这不是他自己,明白这样演对自己有好处。

我认为这样理解人性,理解温家宝未免简单了一些。现代科学对人性的研究表明,人的许多行为,是由下意识来支配的。因此,我对温家宝的理解是,温家宝的演技看上去很高,是因为他在很多情况下无需刻意去演。凭著直觉或本能,他就能在瞬间完成从一种人格向另一种人格的转换。

当然,温家宝究竟是怎么一个人,还有待今后更多事实的披露。不过,就现在人们已经看到和听到的,温是一个非常自相矛盾且表里不一的人应该没有什么疑问。最有说服力的事实,就是温家宝的亲民姿态和他家人的贪婪之间形成巨大反差。不过,人们因此也就有了更深的好奇,他究竟是怎么想的,他的内心有没有挣扎?

最近的两条消息说明,临近离任的温家宝心里压力是很大的。一条消息是中国的官方媒体报道的,2月1日,温到北京市西城区牛街西里二区看望群众并召开座谈会时说,他“虽然尽力了,但总觉得有些工作做得还不够好,心里感到愧疚,时时自责,希望得到大家的谅解和宽恕”。“宽恕”一词的份量是很重的,温家宝不可能随便这样说。另一条消息,就是温家宝在春节期间把自己灌醉,不醒人事。

温的心里压力显然与两件事有关,一件就是他家人的巨额财富被《纽约时报》暴光,另一件就是他主管经济的重大决策失误,后果严重已成定论。虽然温家宝在民间和底层社会中还有很多支持者,但对温家宝失望和鄙视的人也越来越多。温家宝知道,他不仅有可能成为新领导人用来祭旗的牺牲品,而且,也会在后世中留下骂名。而对这一点,他还是非常在意的。正如有人已经指出的,回顾温家宝的十年表现,与其说他是以民为本,不如说是“以名为本”。而他最近的言行说明,他知道自己史上留清名的梦完全破灭了。

与胡耀邦赵紫阳的悲剧相比,温的个人悲剧最可悲就在于很少有人同情他。按说他比胡锦涛在能力上,在勤政上,在言辞表达上都强很多,而且胡锦涛误国的罪过应该说比温更严重,但是,许多人更不能原谅温家宝。这是为什么呢?这就与温的自以为是,自作聪明有很大关系。胡是个草包,他即使想干好,也干不好,温则不同,他的问题更多是出于自欺欺人的双重人格,因此,更不易被人谅解和宽恕。

这是为什么呢?这是不是对温有点不公平呢?我认为这后面有这样几个逻辑。第一,胡锦涛误国,更大的责任是在邓小平,邓不该选这个无能的人接班。而温的问题是,人们认为他有能力也有机会少做坏事,多做好事,但他没有这样去做,这是他自己选择的结果。第二,温自以为聪明,自以为能够瞒天过海的,引人反感。温的家人如果没有那么贪得无厌,或者温自己不要说那么多漂亮话,两者取一,温都不会如此遭人嫉恨。

不过,我想最重要的是,温家宝和他的家族的“黄金十年”将给中国留下无穷后患。温的个人悲剧与整个国家的悲剧相比,实在不足道。北京的雾霾之所以震撼人心,就在于这个雾霾在多重意义上折射了胡温糟蹋了这十年的黄金机会,对后代人意味著什么:后代人将为他们的失误、不负责任,自欺和欺人付出长期的巨大代价。

对善于自欺的温家宝来说,北京雾霾最后让他无法回避,具有很大的像徵意义。温家宝完全清楚北京的空气污染在杀人,因为他读到了世行的研究报告,并且决定不公布。他以为在他离任之前,这个危机不会爆发,结果还是以最戏剧性的方式爆发了。

温家宝的个人悲剧与整个国家悲剧之间的关系,对于中国来说有很大的普遍意义。这是因为中国是一个聪明误的文明。像温家宝这样的聪明人很多。他们没有勇气面对严峻的现实,而是以为自己的小聪明可以让自己名利双收。结果是既害了自己,也害了社会。


相关新闻
化石代表申纪兰 政治花瓶万人嘲
胡锦涛临行的“突然袭击”
胡平:两会=二会
德媒:“温家宝任期末段形象受损”
去年两会看“熙来”今年两会瞧“纪兰”
比以往严厉的两会维稳全面铺开
人大召开在即,改革希望可能落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