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新闻
热点新闻
图片新闻

新闻首页 > 网络文摘

 

苏联的解体是顺乎民意得乎民心的大好事
日期:9/11/2014 来源:凯迪社区 作者:wqzhsmws

    苏联解体,可以说是二 十世纪人类除两次世界大战外最大的事件。此次事件以发生在1991年12月25日的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宣布辞职的事件为标志,次日苏联最高苏维埃通过决议 宣布苏联停止存在,为立国69年的苏联划上句号。苏联由15个加盟共和国和20个自治共和国,8个自治州,10个自治区和129个边疆区或州组成。苏联解 体后分裂出15个国家(东斯拉夫三国、波罗的海三国、中亚五国、外高加索三国、摩尔多瓦)。对此事件的解读也人言言殊,有人认为这是一场“大悲剧”,原因 是如此这样一个地跨欧亚雄踞世界第二位的帝国瞬间灰飞烟灭。“苏联体制遭到毁灭性打击”。的确,如果我们从“天下一统万国来贺”的传统“家天下”思维而 言,其解体的确是“悲剧”。可我们如果从民族自觉和民众利益等等现代民本主义的角度去看,也许就会觉得其解体也不是什么坏事——这不仅对那些原本就是硬给 纳入苏联的加盟共和国是这样,就是对前苏联的主体俄罗斯而言,也是这样。因为,解放奴隶的同时,也解放了奴隶主。

    在人类历史上, 就疆域辽阔方面,只有蒙古帝国可与苏联帝国媲美。蒙古帝国最大疆域的形成,是在蒙哥汗之弟旭烈兀统帅的第三次西征当中,公元1260年4月6日,当旭烈兀 的大将怯的不花统帅的蒙军成功攻克叙利亚首都大马士革之后,蒙古汗国的势力范围已经抵达西南亚。同时,汉人大将郭侃还成功夺取了小亚细亚半岛和地中海的富 浪国(今塞浦路斯岛),此时整个蒙古帝国的疆域已将近3500万平方公里。有意思的是,蒙古汗国这个由东方兴起的雄壮帝国达到了人类国家历史的极盛时期蒙 古祖鼻成吉思汗的出生和兴起之地额嫩河,就位于现在蒙古国和俄罗斯的交界。俄国人作为色目人,当年在蒙古帝国的地位仅次于蒙古人,而中国人则是最低等的四 等人。而且当年蒙古帝国的大部分领土现在都在俄罗斯境内,当年元的2、3、4任大汗都是俄罗斯蒙古大汗拔都的部下,元军连西伯利亚的边都不敢靠, 因为那是金帐汗国的地盘。贵由的汗位该失烈门继承,结果被金帐汗国干涉了元的内政。不里是贵由的朋友,被拔都亲自斩首。不里是蒙哥给拔都的礼品。元的使者 在金帐的地位也远不如金帐使者在元的地位。在蒙古四大汗国中,以位于俄罗斯的金帐汗国实力最强。

    而苏联,在解体前,其国土面积也 居世界各国首位,为22 40万平方公里。当然,这些国土的来历也跟蒙古帝国差不多,是靠血雨腥风的征战而来。从16世纪中叶开始,沙皇统治的俄罗斯就不断对外侵略和扩张,吞并了 周边众多的弱小民族,到20世纪初已形成由100多个民族组成和地跨欧亚大陆的庞大的军事封建帝国。沙皇政府奉行的民族政策是,俄罗斯是以一个大俄罗斯民 族为中心的国家,把国内少数民族统统视为落后的“异族人”,对他们实行政治压迫、经济剥削和文化奴役的殖民政策。十月革命后,布尔什维克继承了沙皇这一衣 钵,领导工农红军向俄罗斯边疆地区推进,陆续建立了地方苏维埃政权。列宁认为,在当时的客观形势下,马上建立一个统一的单一国家在现实中做不到,只能通过 承认自决权,在此基础上通过自愿原则组建一个大国家(联邦或国家联盟)。他希望在理论上给予各民族完全的“自决权”后,各国的无产阶级会回过头来支持建立 统一的国家。这是“若欲取之,必先予之”的策略。在这一思路的引领下,苏维埃政权在前沙皇俄国的领土上建立了大大小小的加盟共和国、自治共和国和自治州。 1940年6月,苏联以立陶宛政府违反苏立互助公约,与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组成反苏军事联盟为由,出兵占领波罗的海沿岸3国。8月初,三国被迫加入苏联。 斯大林对当地民族不满者采取了罕见的“集体惩罚”措施,或流放或驱赶到国外,受害者达数十万人。苏联的加盟共和国由此从12个发展到15个。但此后数十年 波罗的海沿岸三国始终存在谋求脱离苏联独立的斗争,使历代苏联领导人不安。它们在戈尔巴乔夫时期率先独立绝非偶然。二战后,苏联更凭借战胜德国的军力,强 制东欧诸国成为其卫星国。要之, 苏联所以成为一个地跨欧亚的大帝国,主要是依靠对其邻国贪得无厌的侵略,也因为如此,这些被强行纳入其版图的所谓“加盟共和国”成为苏联解体的主要动力。

    因 此,苏联的解体可以说是顺乎民意得乎民心的大好事。其解体之后,从内而言,不仅个加盟共和国实现了自己的民族独立民族自觉,而且,原苏联的主体俄罗斯在扔 掉那些不仅是自己经济发展的包袱,而且还怀有二心时刻准备远去的加盟共和国后,也得以轻装疾进,快速实现了国家转型。对外而言,东欧那些在刺刀下建立起来 的国家也得以挣脱枷锁,重获新生。

    苏联解体后,作为其最大遗产继承者的俄罗斯,在自由方面,俄罗斯公民随时可以进行游行和示威, 罢工也被认为是解决劳动纠纷的合法方式规定到宪法中。同时还实施了宗教信仰自由,任何宗教都可以自由地在俄罗斯进行传播,目前俄罗斯归还了前苏联时期被占 用的教堂给宗教团体使用,现在城市最漂亮的建筑又恢复为教堂等建筑。宗教信仰自由得到宪法和《俄罗斯联邦良心自由和宗教团体法》的保障。在俄罗斯联邦还实 现了自由选举,包括总统大选和议会大选。自1991年以来,俄罗斯选举频繁。从1991年到2004年,全民公决就有7次:4次议会大选,4次总统大选。 自由选举由俄罗斯联邦宪法和《俄罗斯联邦总统选举法》《俄罗斯联邦国家杜马选举法》。俄罗斯联邦还实现了司法独立。联邦法官统一行使审判权。法官的工资和 待遇完全由联邦财政支付,法官不得成为任何党派的成员。保证法官独立。此外,俄罗斯人民获得了新闻自由,发行少于1000份的刊物,不需要进行任何登记。 言论自由受到宪法和《俄罗斯联邦大众传媒法》的保障。在俄罗斯联邦根据这部法律成立了数千家私有的大众媒体,取消了新闻检查制度。经济方面,俄罗斯确立了 自由的市场经济,企业按照需求生产,企业效率得到了恢复。欧盟和美国已经承认俄罗斯为市场经济国家。 俄罗斯联邦实现了政府官员财产申报制度。任何政府成员在就职前必须申报个人和家属的财产。并且于1月1日前申报上个会计年度的收入和财产变化情况。这些申 报可以通过媒体公布,以便公民监督和举报。由俄罗斯联邦宪法性法律政府法规定和保障。 俄罗斯完成了卢布的国际自由兑换货币的转变。卢布数年来一直保持稳中有升的状态。俄罗斯公民允许自由迁徙,取消了户籍制度,俄罗斯人实现了拿著护照和卢布 到世界各地观光和工作。 也因此,俄罗斯提前偿还了前苏联时期遗留下来的所有1150亿美金的债务,其中提前偿还了巴黎俱乐部的债务近500亿美金。免除了伊拉克的90亿债务。 俄罗斯目前的外汇储备已经超过前苏联时期的外汇储备,超过了包括前苏联时期15个加盟共和国的总和。俄罗斯恢复了十月革命前粮食出口大国的地位。前苏联的 70年基本上是粮食进口大国。目前俄罗斯是粮食出口大国。

    而在东欧,那些原来的卫星国已经完全融入新欧洲,获得凤凰涅槃般的重 生。经济方面,这些国家发展迅猛,福利大增。比如捷克,脱苏之后竟然没有一家大企业破产,失业率不升反降,从1991年的4.1%降至1995年的 2.9%,而且是欧洲极少几个在这一时期退休金增长比工资增长更快的国家。平均退休金占平均工资额的比重从1993年的43.4%升至1996年的 47.8%.1995年捷克的社会福利事业为预算开支的最大项目,占预算总收入的1/3以上,号称“欧洲最大的社会民主主义者”。而在长期由“工会掌权” 的波兰,企业负担的社会保障基金高速增长,从转轨初期相当于职工工资的58%,到2001年已超过90%.如企业职工实际工资为300美元,则业主须支出 约570美元。而在民主方面,不管是捷克式的“全民资产公平地分配给全民”,还是匈牙利由民主政府在反对派盯着之下搞的公开、公平竞价拍卖,或者是波兰式 的从EBO公平过渡到EMBO和MBO,都具有“分得起点平等,卖得透明公正,委托代理清楚,公平分家然后自由交易,谁是‘能人’那时自见分晓”的特点。 近代民主制产生的基础并不是什么纯粹理念的东西,而就是“无代表,不纳税”的逻辑。这个逻辑用在转轨问题上就是“无代表,不卖(分)产”。在东欧,往往同 样是卖企业,甚至是同样的价钱,剧变前卖就引起众怒,被斥为盗卖公产,剧变后在民主制下卖,大家就没话说。中东欧的经验证明:“吵在前头”比“秋后算帐” 有利。波兰在1991-1993年间因私有化进程中的具体问题发生过频繁的请愿、示威、游行和罢工,而俄罗斯这种事情就少的多(那时俄国公众的公共参与基 本上是政治性的)。但是私有化实现后波兰人就安静了,在转轨前和“如何分家”的谈判中极为活跃的工会,当年的“军管”都镇压不下去,但在“分家”有了公正 结果的许多私有化企业中,工会几乎无疾而终。当年呼风唤雨的工运领袖、首届民选总统瓦文萨也因没了听众而黯然从政界消失。“工会吓跑投资者”的所谓“波兰 病”如今大有改变,近年来波兰吸引外资已经赶上匈牙利而居于中东欧榜首。所以,我们可以说东欧的私有化是被民主制度监督的,扎扎实实地让人民参与,分享实 惠的改革。

    对世界其他国家而言,苏联解体还有一个重大意义:那就是世界大战的一个策源地从此消失,人类可以从随时可以转化为热战的冷战阴影下解放出来,真正从事国家的和平建设。比如在苏联解体后,中国就释放了巨大的经济压力,为改革开放快马加鞭创造了条件。


相关新闻
宋永毅:毛泽东的“三反”和习近平的“反腐”
历史如此不堪入目
在巴黎站街的中国妇女
女性的抗议:我的身体不是职场玩物
长春围困战期间造成大量平民死亡的事件
一个虚假的红二代造反派形象
甲午海战120年,北洋将士能否安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