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新闻
热点新闻
图片新闻

新闻首页 > 网络文摘

 

内蒙人民黑色的集体记忆
日期:11/2/2014 来源:网络 作者:茉莉


 

作为研究蒙古民族学的专业学者,杨海英不能只有详实的资料,他还必须从事实出发,一步步展示大屠杀的前因后果,结合时代政治背景和民族学理论,从根本上剖析为什么这样残忍的大屠杀会发生在内蒙古。

 

杨海英的看法是,内蒙古发生大屠杀的本质是:具有优越感的文明的、先进的汉人远离文明轴心、黑暗落后的蒙古人的歧视结构,在极权主义囯家内,发展成为消灭劣等种族的杀戮行为。他认为,内蒙文革从根本上与汉地文革性质迥然相异。文革中蒙古人的遭遇并非源于左倾错误,而是一场有组织、有准备、蓄意而为的民族清洗。这不只是一场上层政治权力斗争,而是一场公然违背了1948年《灭绝种族公约》的反人类罪

 

 

汉人的良知与该书的争议性

 


《没有墓碑的大草原》的中文版将于今年111日由台湾八旗文化出版社出版。此书原文为日文,将此书上下两卷译为中文的刘英伯先生和刘燕子女士,都是中文语言功底极好的学者。身为汉人,他们父女俩铁肩担道义,怀着我们对不起蒙古人的负疚心情,耗费两年的心血和汗水,使我们能够读到行云流水般的准确而精致的中文版。

 

杨海英在此书中多次提到锡伯族学者吴迪(笔名启之)的贡献:北京电影学院的吴迪教授曾是从北京下放到内蒙古的知识青年,他的《内蒙文革实录――‘民族分裂挖肃运动》记录中云北峰的故乡、土默特左旗北什轴公社的挖肃之惨烈实态。?? 

 

刘英伯、刘燕子和吴迪等非蒙古族人,以普世的人文主义精神,去关注内蒙受难者的命运。俄国思想家赫尔岑曾经呼吁一个声音、一个力量,理性与了解的力量。只有对他民族具备这种理性和了解的力量,我们才能获得判断历史与现实的能力。

 

笔者可以预测,这一部涉及重大主题、言辞犀利的著作在出版中文本之后,必将引起争议。一个多年来失去声音、被同化被边缘化的民族,突然有人为之发出如此尖锐、如此严重的指控,势必遭遇到一些先入为主的定论的拒斥。同时,杨海英关于内蒙文革的性质是种族灭绝的观点,也可能会遭遇到学界中人的质疑。

 

作为文化人类学方面的学者,杨海英在他的宏大著述中,也许会在其他某个领域如中国政治、国际关系方面有力所不及之处。作者有自己强烈的爱憎,这种受害者情感也会影响历史学需要的平实冷静态度。他的叙事背后所显示的一些假设和框架,也会有可讨论之处。

 

但是,这部作者含辛茹苦撰写的著作,诚实记录了一个民族走向毁灭的过程,承担了揭露伤口、书写痛苦的责任,为一个黑暗时代填补了空白。无论有何不足,它仍然是一部独一无二的、不可多得的珍贵作品。

 

按照尼采对历史的分类,杨海英这部内蒙文革史应该属于批判性历史。尼采认为,对受难者与需要解放者而言,他们批判历史,是为了现在能够生活。批判性历史试图从历史中学习,它拒绝过去的就让它过去一类的犬儒主义态度,力图使灾难不再循环。这样的历史描述过去,更着眼于我们汉蒙两族的未来。

 

------------------------
原载香港《争鸣》杂志2014年十一月号,发表时有删节

此新闻共有5页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相关新闻
朱虞夫之子朱卬与傅希秋牧师RFA总部受访
陈子明和两次“天安门事件” 沉痛悼念陈子明
我们与子明最后的合影
港学联拟APEC期间赴京与中央直接对话
新疆硬性规定全面禁未成年人信教
拉卜楞寺接待室收入归政府所有
隋牧青律师:呼吁人道援手王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