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ijing Spring 欢迎光临 北京之春   快速通道 月刊首页 - 《北京之春》月刊 - 资料文集 - 北春新闻中心 - 订阅与支持 - 首页

 推荐新闻
· 周晋:也谈“亚投行”与.
· 专访香港占中学生领袖周.
· 《纽约时报》中国权贵家.
· 张千帆:寻衅滋事、刑法.
· 严家褀: 胡锦涛的青年时.
· 1933-1934年:共产党员�.
· 共産完了是共妻--必须.
· 新矛盾论:矛盾律的科学.
· 中国人的“爱国”怪现象
· 流亡的良心:从索尔仁尼.
· 余晓平: 中共高官为自己.
· 茉莉: 经典给我的馈赠
· 中巴经济走廊是令中国纳.
· 1万亿!中国央行“放水�.
· 余英时:习近平统治系统.
· 梁京:高瑜的噩梦能否成.
· 中国股市面临史无前例的.
· 丁子霖: 高瑜案的警示
热点新闻
<> 胡平在为刘晓波获诺奖举行的酒会上的讲话
<> 中国经济退潮速度远超预测
<> 胡平:“六四”改变了中国,也改变了世界
<> “阴谋论”流传 王乐泉“阴谋”新疆75事件
<> “六四”遗孤已长大成人
<> 胡平:柏林墙的随想
<> 胡平:也谈李庄案
<> 胡平:温家宝高调纪念胡耀邦说明了什么
<> 村民走出了具有历史意义的一步
<> 谁是中国改革的总设计师?
  即时新闻
<> 胡平在为刘晓波获诺奖举行的酒会上的讲话
<> 中国经济退潮速度远超预测
<> 胡平:“六四”改变了中国,也改变了世界
<> “阴谋论”流传 王乐泉“阴谋”新疆75事件
<> “六四”遗孤已长大成人
<> 胡平:柏林墙的随想
<> 胡平:也谈李庄案
<> 胡平:温家宝高调纪念胡耀邦说明了什么
<> 村民走出了具有历史意义的一步
<> 谁是中国改革的总设计师?
迟到的祝贺 致马英九先生
日期:8/25/2005 来源:观察 作者:丁子霖

丁子霖


请接受我——一位大陆普通母亲对您当选中国国民党主席的衷心祝贺。这是一份迟到的祝贺。因为今年“六四”周年过后,我和我丈夫一直在京郊一个偏僻的农村休养,那里信息闭塞,不便与外界联系,也就无法向您道贺。今天这封信是在回京后写的。我觉得不写这封信,内心难以平静。

现在回想起来,我第一次知道您的名字,是在1993年“六四”周年之后。当时我正卧病在床,一位来自台湾的女士来看望我,提到您的名字,并告诉我:自89年以来,您每年都会参加“六四”周年纪念会,尽管随着时间的推移台湾地区参加此项活动的人数逐年减少,但您从未缺席。近年来,我还曾读到过您撰写的有关纪念“六四”的文章或讲演。您曾明确表示:“六四”不平反,两岸无法统一。我还注意到您在去年“六四”十五周年时的一次讲演中,特别谈到了我个人的命运,并表示希望大陆的“天安门母亲”能早日获得成功。

我想,这就是我必须给您写这封信的原因,尽管此信已写得太迟。

这次您高票当选为中国国民党主席,也可以说是给了我一个机会,一是向您表示祝贺,二是向您表示感谢;同时,也想借此机会表达我对贵党的一些看法。

说心里话,很多年以来,我对国民党是很失望的,这不仅仅是因为她在2000年总统直选中的落败为在野党,更因为她在两岸政策上的进退失据。这种状况在今年六月贵党前主席连战先生的大陆之行达到了令人不堪的地步。一边是实现了宪政的台湾,一边是停滞于专制的大陆,在当今世界民主大潮已形成不可逆转之势的时候,居然民主的台湾要向独裁的大陆俯首朝拜,这不是天大的荒谬吗?

一个政治家,甚至一个政党,可以失去一切,唯独不能失去不向强权摧眉折腰的骨气。这种骨气在贵党那里已丢失久矣,今天从您身上重新得见,就我个人来说不啻心颜顿开。您表示,在您就任后,对平反六四、对声援法轮功、对批判反分裂法的立场不会改变,尤其是关于“六四”,您明确宣告:“六四不翻案,统一不能谈”。我所敬佩的,就是您这种“一路走来,始终如一”的执着和坚持。

我从您的这些宣言中,看到了国民党新生的希望,相信贵党在您主导下,会一改以往自我矮化、自甘堕落、萎靡不振、偏安一隅的败落心态,为这个百年大党注入新的活力,开创新的未来。

就我长期生活在大陆的实际感受而言,就我所见所闻到处弥漫着的冷酷、残忍、背信弃义而言,我早已对主政大陆的共产党丧失了信心,它令我厌恶,却又不得不面对。我希望中国国民党重新崛起于中华大地,通过不断的民主化改造逐渐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现代政党,既立足于台湾,又面向整个大陆,承担起历史的重任。

在我看来,两岸关系并不复杂,说到底是一个制度之争。人天生不适合做牛马,不适合做奴隶。我相信大陆民众迟早会明白这个道理,相信一种适合于人性的制度迟早会在大陆建立起来。我希望贵党能给予大陆民主进步力量一个助力,用台湾的制度优越性来说服大陆民众,激励他们去为改变不合时宜的专制制度作出不懈的努力。

武力恫吓不可怕,统战诱降不可怕。要谈,一切端到桌面上,不仅是什么“三通”,不仅是水果和熊猫,人权问题要谈,政改问题要谈,媒体的开放要谈,而且不能只拣中共爱听的谈;相反,对方越是不爱听的就越是要谈,因为这往往是攸关两岸民众福祉的问题。

在此,我预祝您在未来的政坛上一帆风顺,为我中华建立卓越功勋。

这里我顺便说一句,我的亲属49年时大半去了台湾,现在半个多世纪过去,比我老一代的甚至同一代的大都已经过世,他(她)们在我儿时的音容笑貌至今犹如昨日。我与台湾有着一种割不断的亲情。我写这封信,也想请您转达我对台湾同胞的一份情意。

丁子霖2005年8月25日于北京

《观察》首发



相关新闻
廖亦武: 六四画家武文建
马英九就任后对六四问题立场
马英九:六四不翻案 统一不能谈
老灯:俺的一九八九
征集悼念赵紫阳诗词挽联启事
杨逢時:构筑墓碑的砖石
六四16周年烛光不灭薪火相传
Copyright ©《北京之春》编辑部 All Rights Reserved
E-Mail:bjs201022@gmail.com webmaster@bjzc.org manager@bjzc.org
地址:BeijingSpring,P.O.Box520709,Flushing,NY11352 USA
电话:001-718-661-99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