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新闻
热点新闻
即时新闻
BBC分析:香港的言论自由
日期:5/16/2004 来源:BBC 作者:吴曦翔

BBC中文网香港特约记者吴曦翔5月15日报导:

香港在人大常委会否决2007和2008普选产生行政长官和全体立法会议员的争议,刚刚喘定,又出现新一轮政治风波。

继两名电台时事节目主持人(「名嘴」)郑经翰和黄毓民,先后在暗示「受到多方压力」后,宣布「封咪」(暂停主持广播节目),较早前表示,因连日被部份报章点名批评而感到困扰的香港电台节目《千禧年代》主持吴志森,本周二(11日)也突接获高层通知,由下月起被调离原来的早晨直播节目,往傍晚的另一个节目《自由风、自由phone》;马上引起香港社会对言论自由的关注。

随著「七一」主权移交周年日的逼近;随著9月立法会选举的选举工程慢慢启动,香港的政治议题和气氛,势必日趋复杂和紧张。

针对「封咪」、「悬案」,民主派政党和学者必然提出,事件反映特区的言论自由受到与内地有紧密关系的人士威胁,潜台词等于,暗吁市民以行动和选票捍卫个人自由。与此同时,亲北京人士也必然反驳,有关指控缺乏证据,质疑个别人士和行动背后的政治动机。

「名嘴封咪」

由于两名「名嘴」都只是透过他人宣读书面声明,宣布有关决定,而其本人已经离港,外界无从进一步取得数据,本地舆论观点普遍保持审慎和存疑的态度。尤其是两名主持人一向风格「出位」(出格),过往曾因为私人及金钱的问题,同样遇到暴力威吓,因此,除了《苹果日报》社论提出,「名嘴封咪,市民有冤无路诉」,但大部份本地报章均没有发社论作出评价,避免过度猜测「封咪」事件和过早表态。

不过,民主派议员及学者则提出「白色恐怖」的威胁,担心特区的言论和新闻自由空间自此收窄。

不过,「受压」、「封咪」已经成为周末电台甚至是公众的城中热门话题。特区及中央官员相继公开回应,过滤事件的影响。保安局长李少光昨日表示十分关注,但暂时没有证据证明,两人报称受到的威吓与其政治言论有直接关系。

政制事务局长林瑞麟表示,基本法对言论自由及人权作出了保障,政府官员会继续在立法会回应议员质询,当局亦会鼓励社会人士发表意见。

广播事务管理局主席冯华健表示,广管局不会规管节目主持人的调动和选择,只是会根据广播指引,规管行业内的操作;节目主持人是否继续服务是个人选择,也涉及电台的运作问题,广管局无权干预。但他强调,广管局支持言论自由这个原则,广管局至今也没有收到投诉。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港澳研究所所长朱育诚表示,不觉得本港新闻自由收窄,《基本法》已经有保证。中联办主任助理王如登也认为,香港回归近七年,港人的新闻及言论自由都获充分保障□「不应就一、两个所谓名嘴是否封咪来作为标准,说新闻自由就无了」,也不应因某部分人多就某些问题发表意见,就认为另一部分人的言论及新闻自由被限制、打压,甚至说成「白色恐怖」。

左右选举?

虽然「封咪」事件尚待调查,但是,本地舆论对近期接二连三有市民投诉内地官员和人士,试图影响立法会选举的批评,明显严正和清晰。

近日,在不同传媒(包括《苹果日报》和《明报》等)、不同的电台Phone-in(热线)节目都有市民投诉,指有内地官员向他们或他们在内地的亲友施压,不单要求他们把握明天(16日)的选民登记最后限期,更进一步要求他们在九月立法会选举时,投票支持一些与北京政府关系密切的候选人,甚至有人指称,内地官员要求选民以具备拍摄功能的手机,拍下选票,证明自己支持「爱国爱港」人士,更令社会忧虑。

《明报》昨日(14日)的社论认为,接二连三出现有关内地地方统战官员试图影响特区选举的投诉,而且手法雷同,严重威胁公平,公正选举和中央一贯重视的「一国两制」,「高度自治」和「港人治港」的大方针,呼吁中央有关官员公开澄清立场,避免地方官员和人士错误猜测上意。

民建联主席马力接受访问时解释,内地官员动员市民支持「爱国爱港」人士只是出于好意,但否认这对民建联有利,他认为,如果确实有市民受到压力和滋扰,应该报警。

选举管理会主席胡国兴大法官指出,所有选举的拉票活动也是合法,但如果当中涉及暴力、威胁及贿赂等,迫使或诱使他人投票支持或不投票某一候选人,就是触犯法例;即使这些行为发生在香港境外,也属违法,廉政公署及警方收到举报后会调查。他呼吁受威迫人士应向廉署举报。

在争取「双普选」和有关人大「释法」的争议告一段落,随之而来的就是一轮有关香港市民政治和公民自由和权利的议题,相信特区在未来的两个月,面对「六四」、「七一」等敏感的政治日子前,社会的政治风波将会不绝。


相关新闻
万余香港人示威护海港
陈小雅:何谓<爱港者>
香港举行反对人大释法游行
人大是释法还是施法
英国关注人大释法损害香港自由
强硬释法 直选特首形同破灭
人大释法比23条更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