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新闻
热点新闻
图片新闻

新闻首页 > 中国报道

 

新华社三社论凸显中国巨大危机
日期:8/19/2008 来源:大纪元 作者:安娜综合

当人们的目光还集中在中国奥运会上,中国官方媒体《人民日报》以罕有姿态,在8月13日,14日,15日三天,高调发表系列社论,强调要确保全年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突显中国经济的严峻局势。

8月13日,《人民日报》以“统一思想坚定信心--确保全年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为题,确认“目前国际环境更趋复杂严峻,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增多,美国次贷危机影响仍在蔓延,世界经济增长放缓,全球通胀压力加大,外部需求继续减弱,对我国出口、就业和经济增长的影响进一步显现。国内经济运行中的一些矛盾也比较突出,主要表现在价格上涨压力仍在不断增大,制约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增收的因素仍然较多,能源资源矛盾更加凸显,部份行业和企业生产经营困难。”

8月14日,《人民日报》又以“统筹兼顾突出重点----确保全年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为题,认为“(中国)物价上涨压力仍在加大,国际输入型通货膨胀影响加深,成本推动压力持续增强,控制物价过快上涨任务仍然艰钜,必须继续采取有效措施抑制通货膨胀。同时,国际经济环境更趋严峻复杂,我国经济发展的外部需求继续减弱,对出口、就业和经济增长的不利影响进一步显现。国内经济运行中的一些矛盾也比较突出,制约经济增长的因素增多,部份行业和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千方百计保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也是当务之急。”

8月15日,《人民日报》再发社论“服从大局狠抓落实----确保全年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进一步指出“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所面临的环境异常复杂,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增多,宏观调控的难度加大。”

一贯采取回避矛盾,粉饰太平的中共政府一反常态,自报中国经济面临的危机以及存在的问题,实在应该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

纵观国际和中国的经济走势,什么是目前中国经济的最大杀手?非“热钱”莫属。

什么是热钱

“热钱”,又称游资或投机性短期资本,具有投机性强和流动性快等特点,是可能诱发市场动荡乃至金融危机的重要因素。

根据维基百科全书解释:“热钱,也称流资,是指寻求短期回报的流动资金。这些资金流动速度极快,一旦投资者(通常是机构投资者)寻求到短线投资机会,热钱就会涌入,而投资者一旦获得预期盈利或者发现投资机会已经过去,这些资本又会迅速流走。热钱的形成,是由于金融市场的全球化和国际性投资基金快速扩张等原因。很多资金充裕的国家的基金除了做中长线投资外,还保留部份流动资金寻找短期投资的机会,以寻求高回报率。再加上全球信息技术的发展,一旦有了好的投资机会,全球的投资者都会发现,蜂拥而入,大量的流动资本就会进入当地市场。这些资本有时可到百亿元,会对当地市场的汇率、利率产生很大影响。”

目前,热钱是造成中国通货膨胀的主因之一。

热钱的产生和流通渠道

流入中国的热钱到底有多少?中国社科院最近发布的报告指出,二零零三年至二零零八年第一季,累计流入中国的热钱多达一兆七千五百四十二亿美元(约合人民币十三兆六千八百二十八亿元),约为二零零八年三月底中国外汇储备余额的百分之一百零四。

今年前五个月,中国对外贸易顺差为七百八十亿美元,但流入中国的热钱却有一千五百亿美元至一千七百亿美元,远大于贸易盈余。今年以来的单月热钱流入量大概是去年的三倍。太多的资金涌入中国,追逐太少的资产,并且不可避免的造成中国的通膨。

热钱的产生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流入中国的投机性资金很大一部份是国际对冲基金的资金。这些对冲基金又主要由国际大型金融机构投资设立。

二:人民币与美元的利差。人民币一年期的国库券利率高于美国百分之一点七。这个利差创造了套利的机会,使得在中国的企业大量借贷廉价的美元,并且用在中国境内换取人民币进行投资。

三:各界预期中共将会加快升值人民币,有可能是逐步升值或者一次升足。在这种预期心理下,中国企业在大量借贷美元的同时,也在银行囤积人民币。

四:外传内销的中国非法盈利。中国的热钱还有很大部份来自于中国的“外逃资本”,包括腐败所得,或是贪官贪污受贿资金,或是国有企业转移国有资产。

根据中国银监局广东分局官员王敏的分析,热钱流通渠道大致分为三类:第一、披着合法的外衣从银行进出,主要形式包括虚假或部份虚假的贸易、非贸易、外商投资、外债、单方面转移支付等项目项下资金进出。第二、携带外币或人民币现钞进出境,往来港澳地区和进出境频繁的外籍人士或客商,通过多次多人携带现钞入境是热钱进出常用的方法。第三、利用地下钱庄,这一直是洗钱和热钱进出的主要管道之一。来自香港透过不同管道进入中国大陆的热钱保守估计每年多达数以百亿元计。

热钱将引发中国的经济危机

不久前,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公开对热钱问题表态指出,人民银行“正密切关注流入中国的国际资本”。一般认为,周小川的谈话充分反映北京对于热钱不断流入中国大陆的担忧与重视。

中国银监局广东分局官员王敏等一些中国大陆人士认为,热钱让人担心的是,一旦人民币升值趋势出现逆转,国际热钱反转快速外流,恐将对中国的经济发展和金融安全构成极大的威胁,而人民币由升值转变为贬值并不是不可能的事情,只是时间的问题而已。

值得注意的是,为数庞大的热钱进入中国大陆后到底何去何从更是让北京坐立难安。投资专家认为,热钱既然是逐利而居,除了汇差与利差之外,如果还有其他的获利机会,热钱当然不会放弃;通常股市与房地产也是热钱伺机而动、寻求从中获利的重要标的,尤其A股自去年下半年以来已经大跌将近百分之四十,热钱随时会倾巢而出,这对宏观经济调控无疑又是一项挑战。

目前由于人民币升值过快,已经给中国的外贸出口企业带来巨大影响,商品出口数量的增速则出现了大幅度下滑,从2007年初的25%左右降至最近的15%,在珠三角等地出现大量的外贸出口企业倒闭,所以,美元开始升值,人民币开始贬值的趋势已经形成,只是目前还无法判断会贬多长时间、幅度多少?

除上海外,北京、深圳、广州等一线城市热钱撤出楼市迹象明显,尽管还没有造成恶劣的影响,但已经给本已短缺的楼市资金雪上加霜,在市场成交无法放大的情况下,一些依托热钱在运作的项目,已经无以为继,大约五年不见的烂尾现象即将重出江湖。尤其是深圳,不仅是有些中小型开发商在依托热钱运作,连个别大的上市公司也是靠热钱维持局面,千里之堤,一旦崩溃,又岂止毁于蚁穴。

现在,地价回落,原材料上涨,热钱的投机机会大大减少,逃离中国楼市已经成了绝大部份热钱的基本流向,中国开发商已经没有过多的应变策略,只有抢在热钱逃离之前,对地产和房产大幅变现,回笼资金,以应对热钱的套利。

另外一个重要理由是,美国次贷危机仍在延续,这些境外投机资金2008年集体撤离的可能性大增。

2007年第四季度,14家主要美欧银行中有7家出现亏损,没有亏损的7家银行中6家第四季度利润比第三季度显著下降。同时已经有花旗、美林、摩根斯坦利、瑞银等5家引入资金注入。

央行主管的学术刊物<金融研究>2007年9月一篇文章曾指出:"如果出现2000亿美元以上的外资集体撤离我国,就意味着中国资本市场上突然出现了1.5万亿的资本品供给。这会大幅度压低资本品价格,房地产市场和股票市场会出现灾难。"

显然,目前超万亿美元的热钱已犹如一把达摩利斯之剑。一位外资银行的中国高级投资经理在其内部会议上呼吁:“中国的利润早已经达到甚至超过我们的预期,是时候撤退了,赶在退潮之前,把贪婪和侥幸心理留给那些接盘的人。”

由此看出,巨量资金(热钱)具有突然集体撤离的可能性。而一旦"投机者在房市、股市、汇市获利之后撤出,或许会重演东南亚金融风波。"

国际可比案例

20世纪80年代后期,墨西哥政府为刺激经济增长,加速了国有企业私有化进程,政府不断放宽对外资进入的限制。同时,由于美国积极主张成立包括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在内的北美自由贸易区(1994年1月1日成立),世界各国都看好墨西哥经济发展前景。此外,1983年至1994年墨西哥维持本币比索钉住美元的汇率制度人为地造成比索高估,削弱了墨西哥的出口竞争力,造成经常项目逆差,于是墨西哥依靠大量吸引国外资本流入来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外资自1989年开始大量流入墨西哥,1993年外资流入量达到308亿美元,其中投入证券和货币市场的投机性资金占一半以上。如此大规模外资、特别是短期投机资金的涌入,增加了墨西哥金融和经济体系的脆弱性,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的任何变动都可能引起资金外逃,引发金融危机。

1994年,在美国经济强劲复苏的情况下,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6次提高基准利率,造成国际金融市场的资金向美国回流。而这一年正是墨西哥的总统大选年,执政党遭遇反对党的强劲挑战,一名总统候选人被暗杀,政治局势剧烈动荡,动摇了投资者对墨西哥经济发展前景的信心。

在这两个因素的刺激下,1994年,大量资金从墨西哥外逃,仅证券市场外流的资金就达180亿美元。外资撤出加剧了墨西哥的经常项目逆差,外汇储备迅速减少。1994年12月16日,墨西哥的外汇储备只剩下112亿美元,而1995年到期的外债却有180亿美元。

1994年12月20日,墨西哥政府宣布,比索对美元汇率的浮动范围扩大到15%,这意味着比索将贬值。墨西哥政府原本希望通过比索贬值改善国际收支、抑制资金外流,但投资者由于受到汇率和证券价格下降双重损失的影响,投资信心受到沉重打击,金融市场出现恐慌,反而导致资金加速外流。

当年12月21日,墨西哥政府不得不宣布,不再干预外汇市场,比索对美元汇率实行自由浮动。当天比索汇率即下跌了20%。10天之内,比索对美元汇率从实行钉住汇率时的1比3.46跌至1比5.9,并于1995年3月跌至1比8。

这场危机给墨西哥经济造成了700亿美元的损失。1995年,墨西哥国内生产总值下降6.9%,通胀率高达52%,外债总额达1700亿美元,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从1992年的2%上升到15.7%。


相关新闻
1.8万亿汇贮在昭示什么?
梁京:北京奥运的经济代价
草庵居士:中国股市黑幕揭密
尤科斯的命运和中国私企的未来
关闭北京秀水市场的是与非
发展人文经济 建设人文乡村
[国有资产流失论]应该休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