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新闻
热点新闻
图片新闻

新闻首页 > 中国报道

 

中国抑制物价上涨措施 恐难收效
日期:11/17/2010 来源:大纪元 作者:大纪元

中国政府周三 (17日)宣布将推出一系列措施,试图抑制通货膨胀与价格上涨。专家认为,中国物价最近涨幅加大系受到国内外多种因素影响,仅凭行政手段难以取得预期效果,甚至使通膨恶化。


多项因素造成物价上涨


中国总理温家宝周三于国务院常务会议上表示 该院正在拟定措施,包括直接限价、价格补贴以及严惩囤积货等以抑制价格过快上涨,避免影响人们日常生活。

托德.李(Todd Lee) 是经济谘询公司全球透视 (Global Insights ) 的中国研究部主任,他表示,中国物价上涨是国内外多种因素推动造成的。他说:“夏天的坏天气影响了农业生产。然后,中国还面临国内银行贷款急剧增加与国外宽松的货币政策,比如美联储最近推出的第二轮量化宽松,就对中国的通胀产生推动作用。

中国国家发改委价格司副司长周望军也对媒体表示,货币发行过量,是全球普遍存在的问题。此外,中国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推动了农产品的成本和需求上升,这也导致价格上升。


限制价格难以奏效


日本野村证券(Nomura)的分析师们表示,中国的地下经济占GDP的比例可能高达10%,也就是接近整个马来西亚的经济规模。经济中有这么大一部份不受政府控制或未缴纳税收,同时也不那么依赖政府的货币支持政策 因此形成限制价格的死角。

此外,控制价格往往导致囤积或强制商品生产商降低供应量,生产企业无论是增加出口,从更高的海外价格中获利,还是限制供应量,都会造成国内关键产品短缺,其害处可能更甚于通货膨胀。

法国兴业银行(Societe Generale)全球策略师格莱斯(Dylan Grice)也认为限价措施难以收效,因为物价管制不利于限量供应与需求减少。

更何况,中国过去管制物价的经验并不成功。中国在2008年年初采取类似的物价管制措施,要求大型生产企业在涨价之前必须获得许可,但在测正启动后的数个月内,食品价格上涨反而更加剧。

人民币升值利于抑制国内物价

加州大学圣地牙哥分校中国经济问题专家贝里.诺敦(Barry Naughton) 教授说,国际粮食价格过去几个月的上扬对中国物价的传导作用不容忽视。他说中国国内粮价和国际市场价格是有联系的,人民币若走强,将有助于压低粮食的人民币价格。而且,中国为了防止人民币升值而采取的外汇收购作法只能进一步增加国内市场的货币供应量,更不利于抑制物价。


相关新闻
对中国必须实行人权与贸易挂钩
中国通胀,一场规模空前的财富大抢劫
“通胀老虎”要吃人?!
没有亚洲的亚运会
中国经济面临关键决策时刻
可能引发中国崩溃的四个触点
中国的崛起和“‘中国模式’的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