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0月的最后一天,历时整整半年时间的上海世博会在精彩的文艺表演、绚烂的焰火和万名观众的欢呼声中落下大幕。这场在世界博览会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一次博览会,是首次由发展中国家主办的世博会,却在参与国、参观人数、前期投资、场馆规模等多项指标上均创下了新纪录。继北京奥运之后,中国再次展现出举办世界级盛会的宏大气魄。两年之中,中国在北京奥运过后紧接着举办上海世博,也再次成为全球聚焦,这种大手笔的气概在当今世界似乎很难觅见。
但是,上海世博会的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却并没有在举办世博会期间以及前后的一段时间得到贯彻,甚至可称得上是“世博,让市民更糟糕”。在世博期间,政府要求上海及周边市民所谓“共体时艰”:上海实行了世博会历史上最严厉的管制,由此给上海市民的衣食住行带来了极大不便,受到各种形式的干扰,民众搭乘地铁实行“逢包必检”、外地车辆进入上海“逢车必检”,普通民众购买菜刀或水果刀须携带身份证进行登记,等等。此类“扰民”之举,不一而足。
那么,为什么一场史上最大规模的世博会,却让市民如此地困扰不堪、不断发出“投入这么多,老百姓能从中受益吗”的质疑?在国际金融危机的背景之下,它又是如何做到场面如此浩大、气势如此恢宏的呢?
究其原因,乃是因为上海世博是中国屡试不爽的“举国体制”的又一“杰作”,是所谓具有“中国特色”的政治体制的产物。上海世博主要展示的并不是人类的最新科技和发明成果,而是巨资投入、组织规模、场馆设施和盛大场面。像世博、奥运、世界杯此类国际盛会在其它国家,通常均由一个城市主办,人、财、物力有限,当然不会过分 地铺张,不计成本地投入,搞一些华而不实的花架子。但中国的国际级盛会是倾全国之力去操办、无需人民审批预算的浩大工程,此次的上海世博也不例外,如此才有了这半年来世博会的“盛况空前”。这种模式对于今后主办世博会的城市来说很难模彷,也少有参考价值。下一届的主办城市米兰已经表示,米兰世博会的规模只及上海世博的1/3,预计入场人数为2000万左右,还不到上海世博的1/3,主题则是食品工业。老实讲,这才是正常的、“展示产业技术、科技和商品”的世博会。
与之相反,上海世博会在其华丽的外表底下,实有着显而易见、不胜枚举的硬伤,甚至浸透着拆迁户和其他普通民众的血泪和冤屈。而这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世博会史上的一大教训,也是对今后世博举办城市、对其它中国城市的教训和借鉴。首先是耗资甚巨,世博会一下子就投入了 450个亿,而西南大旱政府才拨款1.5个亿,是不是有点本末倒置?据最新研究报告《世博会——为上海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显示,世博会的大部分场馆将在闭幕后被拆除,世博园区将成为上海市中心最大的一块住宅开发用地储备。既然如此,当初不计成本地建馆,最终是否只利于政府、房地产商和炒房者、而于普通市民并无裨益呢?
其次,上海世博会的参观观众大都是中国人,而海外尤其是西方国家的入场者并不多,因此国外有媒体讥讽其为“中国的世博”,而不是“世界的世博”。这既难达到当局原本宣传的将会有数百万外国游客纷至沓来、带着大量外币莅临参观的场景,也对增进中国与世界交流的初衷难以达到。还有,世博园区的不文明举止现象,遭到中外媒体和民众的批评。不排队或插队、随地扔垃圾或小便、不顾“禁止触摸”警示语去触摸展品、进入展馆后大声喧哗、假冒残疾人士走绿色通道、踩踏草坪,等等。
最劳民伤财的,莫过于以举办世博为名,行发展地产、大拆大建、改造城市之实。世博园区占地逾五平方公里,全是上海的市中心地段。这里的几万居民以及工厂企业等设施,都在“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举办世博”的名义下被逼迁。等世博结束后,这些地皮就可以为政府带来上千亿元的进帐,而城市普通市民的居所、财产却被掠夺,成为国家盛会、强权和官商勾结下的牺牲品。
如此看来,被国内媒体大肆吹捧的上海世博会从规模来看,确实气势非凡;但在民权日益高涨的时代,却难脱扰民之责。轰轰烈烈的这场世博会扬的并非国威,而是官威,受到限制乃至侵犯的,是民众的权利和自由,丧失的,是人心。说到底,具有160年历史的世博会不是展示一个国家的国力的政治工具,而是探讨新科技与生活的关系、增进民众幸福和对未来生活的展望的一个国际型展览平台。
天下无不散的筵席,奥运、世博之后的中国,恐怕很长的一段时间将迎来不再有世界级盛会的局面。随着民生问题的凸显、官民纷争的攀升,中国已进入连当局也不可否认的“社会矛盾突显期”,严峻的社会矛盾需要彻底的反思乃至检讨——世博的意义何在?世博后的中国何去何从?
现代国家的强盛、尊严与国际地位的高低,不是来自经济总量的大小,或者宏大盛会的举办与否,而是来自于民众的幸福和尊严,而民众的幸福和尊严奠基于自由和权利,以及民众与政府之间基于互信的良好互动关系。与其靠牺牲民众利益而投入巨大人财物力举办一场接着一场的盛会,不如踏踏实实地为民众谋福祉和实事,以及自由和权利。
2010年11月10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