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拉登多年来藏身在巴基斯坦最高军事学府附近一处“豪宅”,令伊斯兰堡倍感难堪。
美国特种兵在距巴基斯坦首都不远处击毙了基地组织领袖本·拉登,中国称这是国际反恐事业的积极进展,又将此形容为“里程碑”。
美国媒体说中国“欢呼”本·拉登之死,并认为北京对东突疆独的态度意味着这一反应并不出人意料。 但是,有观察人士指出中国官方反应迟缓,且言辞态度谨慎,或因中国与巴基斯坦政府关系密切,尤其是军事领域有很强的互信,而本·拉登的藏身之地几乎可称为与巴基斯坦最高军事学府相邻。
多重权衡和官僚体制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教授朱锋告诉BBC中文网,中国官方没有在第一时间做出反应,除了正值“五一”放长假,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当局需要作很多政治和外交的权衡考量,对本·拉登已死的消息可能一开始还有怀疑,而且对美军“海豹”突击队进入巴基斯坦境内从事军事行动多大程度上被国际法许可等问题也难以迅速定夺。
这就决定了中国不会在奥巴马总统宣布本·拉登毙命的消息后启动紧急机制,召开记者会或者向世界表明立场。
他认为这主要与中国外交体制的官僚有关。在外交上“更具个性”的俄罗斯就比中国更快对美军行动的成功表示欢迎,他说,但这主要是风格差异,而不意味着同属上海五国集团、同样面临分离主义势力挑战的中、俄两国在这个问题上立场和政策有本质区别。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姜瑜周二(5月3日)在例行记者会上回答记者提问时,形容击毙本·拉登是国际反恐事业的一个里程碑,然后为巴基斯坦作了辩护,称伊斯兰堡为国际反恐战作出了重要贡献。
她还重申了中国对巴基斯坦的一贯政策,支持伊斯兰堡“根据自身国情制定和实施反恐战略,对巴基斯坦声明继续支持国际社会打击恐怖主义的努力的立场表示“尊重、理解和支持”。
朱锋指出,中国与巴基斯坦长期以来合作稳定密切,有共同的战略利益,姜瑜周二的声明并没有什么新意。
巴基斯坦的复杂性
他说,更值得注意的是本·拉登之死凸现了西方和中国对“巴基斯坦威胁”的定义差异之大。
西方认为巴基斯坦对恐怖主义和基地组织提供了藏污纳垢之地,是国际恐怖主义的一个温床。
巴基斯坦国内伊斯兰激进势力强大,平民政府软弱无力,军方一直在设法遏制伊斯兰极端势力和维持国内稳定。
朱锋说,美国知道这个情况,中国也知道;西方担心巴基斯坦一旦阿富汗化,后果不堪设想,而中国最担心巴基斯坦政局动荡。
他说,本·拉登之死并不会改变中巴关系的这个背景,也不会改变中国和西方对巴基斯坦威胁的截然相反的定义,所以也就不会导致中巴关系或者中国对巴基斯坦的政策出现重大变化。
乐观的一面是此事可以促使中国民众和决策层对巴基斯坦问题的复杂性有更多了解。
象征意义
本·拉登之死的消息传出,美国民众欢呼雀跃,中国网民也展开热烈的议论,褒贬不一。
一个比较普遍的看法是,本拉登死了,但基地组织和针对西方世界的极端态度和行为不但继续存在,甚至很可能升级;美国并未打破“越反越恐”的怪圈。
朱锋认为,击毙本·拉登对美国的阿富汗战略全局是一个推动,911袭击受害者是迟到的正义和精神宽慰,对奥巴马总统争取连任是一大利好因素,但肯定不意味着美国的反恐战略将发生重大变化。
而这也表明中国与美国在国际反恐问题上的合作关系不会发生大的变化。
有中国网友发表评论说,以前美国需要联合中国反恐,在中美关系上对北京作出不少让步,而本·拉登死后少了钳制,自由世界在民主自由和人权等事务上合围中国的力度会加大。
但朱锋认为,国际关系说到底是利益关系,而不是道德关系。各国政府行动的主要依据是国家核心利益。
美国和中国在阿富汗问题上一个现在迫切需要合作的问题就是如何防止阿富汗变成国际毒品走私主要源头之一。
不过,中美在反恐战争方面的合作将如以往一样充满坎坷,特别是在如何遏制朝鲜和伊朗的威胁问题上,分歧依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