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2003年,中国当局为了避免学生盛夏酷暑中挥汗高考将全国高等教育考试的日期从每年的7月改为6月,但这并没有减少高考的热度。 中国自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参加高考的学生总人数虽有起伏,但总体呈上升趋势,从1980年代初期的约200万,至2008年创记录的1050万。随后虽然逐年有所减少,但2013年的高考生总数仍将超过900万,牵动千千万万的家庭。
正因如此, 到本周,不少城市公布了高考期间实行交通管制措施,还有的地方规定为高考停止施工......一年一度的高考进入最后的倒计时。
高考人数增加的同时,录取率的增幅更加惊人:80年代初期的大学录取率约为10%,2012年全国大学录取率逼近80%。
比较30多年来的大学录取率,1989年显得格外突出。在连续多年录取率近三成的趋势中,1989年的大学录取率突然降到15%,成为30多年来唯一一次受到政治影响的高考。
扩招
1999年,在调控宏观经济的背景下中国高等教育开始了扩大招生,目标定为“ 拉动内需、刺激消费、促进经济增长、缓解就业压力”。
尽管中国教育部门把高等教育从“精英型”转为“大众型”视为政绩之一,但从2003年开始的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近年来每况愈下。面对难题,教育部门再次扩大研究生招生,重复大学扩招的老路。
在这样的政策下,内需的确拉动了,消费也的确刺激了,可是就业的压力仅仅有所延缓,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
教育产业化了的大学尽管师资不足、设备缺乏,却大批招生,因为有了学生,便不愁要求更多资金、更多土地的理由,也是将教育这块“饼”做大的利益所在。大学贷款、买地、建房,成为推动经济的“巨大动力”。不幸的是,作为教育产业的最后买单者——那些望子成龙的普通家庭最终却要承受大学毕业生无工可作的窘境。
高等教育仿佛是一场击鼓传花游戏的尾声,普通家庭倾尽全力培养出一个大学生就像是接过了一朵花,鼓声却嘎然而止。要将这朵花再传到社会去、传到职场上去,却得玩另一场“拼爹”游戏。
两难
几千年来,对读书和读书人的推崇仿佛融入中国人的基因。在“学而优则仕”、“学而优则CEO"的憧憬中,“读书”成为“上大学”的代名词。“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书中自有黄金屋”的古训为现代的应试教育打下了很好的民意基础。
在大学扩招,官方标榜以此提高全民素质的堂皇理由下,父母必须有充分的理由和原因才能不“为国家培养大学生”。无论如何拿不出高昂学费的贫困家庭,选择远离大学;经济许可的家庭,外出留学。
对绝大多数的家庭来说,如果早就知道大学毕业就意味着失业,还有多少人会继续下血本上大学呢?
但是中国的特色也就在此。文凭不是万能的,可是没有文凭是万万不能的。
尽管都知道上完大学后还必须面对挤在数百万毕业生中就业前景渺茫,但还是得首先让孩子上了大学再说。
资格
中国恢复高考前的1975年曾经上映过一部电影《决裂》,讲的是文革时期共产主义劳动大学内围绕教育所展开的阶级斗争。当资产阶级思想严重的教务主任认为工农出身的青年没资格上大学时,气愤的党委书记兼校长抓起工农出身青年的手宣布:“这手上的老茧就是资格!“。
这部电影的历史背景是现代读书无用论观点第一次流行之时。这样的故事如果发生在现在,非常可能的一种情节是:当网民质疑学习成绩差的青年没有资格上名校时,有人抓起该青年的手宣布:”他爸是李刚,这就是资格!”
中国社科院今年3月发表的《社会保障绿皮书》总结:从1989年中国对高等教育进行收费开始到今天,中国大学的学费增长了至少25倍。为了缓解贫困学生上大学难的问题,中国教育部刚刚宣布,将向农村边远地区扩大招生,为农村中学生在大学中预留三万个名额资格。
在数百万大学毕业生面临失业或者就业起薪赶不上父辈农民工的现实面前,预留学位只不过是知识改变命运这一良好愿望的第一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