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若望信串

          提倡思想自由無爲而治     林同

 

   据外电报道,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胡启立最近在一次中央书记处例会上点名批判了提倡反官僚主义文字的名作家兼评论家王若望。在这次清算「资产阶级自由化」运动中,王若望被开除中共党籍。

   王若望,原名王华,笔名若望、若木·若涵。一九一八年二月四日生,江苏武进县丫河镇人。一九三三年他在上海一家药厂做学徒时参加了共青团,翌年被捕,以煽动叛乱罪判刑十年。一九三七年八月,国共合作抗日,王被无条件释放去了延安,入陕北公学。同年十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中共西安工委委员、宝鷄县委书记等、在山东省做过地下工作。

    中共建政後,王若望出任上海总工会宣传部副部长、中共华东局文艺处副处长、上海柴油机厂厂长、上海作家协会党组成员、理事、《文艺月报》副主编等。 

  王若望的学历系师范一年,一九三三年春开始在新闻报上撰写杂文「豁拳闲话」说唱词「新年漫歌」等。翌年参加左翼作家联盟,编辑地下刊物《职业生活》。在国民政府监狱中写下《狱中之歌》《十二·二》《牢狱中的呼声》等诗歌刊登在《北调》《生活知识》《读书生活》等杂志上,其中《义勇军歌》由周巍峙谱曲,风行全国。一九三八年任武汉新华日报特约通讯员,发表“意想不到的残暴”等作品;一九四二年在《七月》上发表小说「站年汉」;翌年在山东大众日报上连载「毛泽东的故事」,其中「一个伤兵的愿望」被译成十几国文字。一九四五年在山东共区创办《文化翻身》半月刊,写了短篇小说集《吕站长》。中共建政後出版了散文《赴朝慰问记》、中篇小说《乡下未婚夫》、《从黑夜到黎明》等。中共的革命现代京剧始自王若望编写的《纸老虎》一剧,他的少年儿童读物《阿福寻宝记》改编成电影荣获一九八O年全国少年儿童文艺创作二等奖。此外他还在人民日报、解放日报、文滙报发表了很多评论当代政洽的杂文。一九五七年因写杂文「步步设防」、「一板之隔」「释落後份子」等,被打成右派。一九六二年在《上海文学》发表小说「一口大锅的故事」,继续抨击中共干部的瞎指挥恶果。文革期间遭到残酷迫害,被囚禁四年。一九七九年才得到「改正」,遂出任《上海文学》编辑部副主席,同年出席全国文联第四次代表大会,当选作协理事。同年他与文革期间的患难朋友羊子结婚,还写出了描写黑牢生活的长篇小说《饥饿三部曲》。

  王氏一直提倡「思想自由」「无为而治」,所以中共一直对他抱有戒心。去年九月号红旗杂志发表「关於自由问题的反思」一文,就是不点名的批判王若望;去年年底他对本港某报记者谈及中共治下的政洽经济体制过份中央集权,国家大事小事都不向人民公开、选举制度欠缺民主等等,更加引起中共高层的忌恨。

   不久前王若望曾向全国知识界发信,提议今年二月召开纪念百花齐放政策卅周年的全国会议。对此,胡启立给王扣上「宣扬资产阶级自由主义,煽动扩大言论自由」的帽子。 

早在一九八五年底,中共高层就有人力主开除王若望的党籍,这种愿望终於得以实现。

   接下来,他所创办的上海业余艺术学校将会面临关闭的厄运。

                                  《明报》1987年1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