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论

对王若望先生的期望!

 

名作家王若望先生此次来澳访问,甚受各方瞩目,从他所发表的言论看来,他对自由民主的执着追求以及献身民主运动的道德勇气,豪气干云,令人感动。据悉:他有意竞选民联,民阵两大民运组织合并后的主席一职,于是很多人发生这样的疑问,以他七十四岁高龄的人,直接参与领导民运组织,精神体力应付得了吗?他的本行是作家,他继续从事文学创作好呢还是从事政治活动好?坦白说,我们希望他从事文学创作好些。

   我们这样说,绝无意干涉民运组织的内政,更不是企图贬低王先生参加民运领导工作所能产生的作用和意义,所谓两利相衡取其重,我们的意思是:如果王若望先生继续从事他的文学创作,其对中国以及对世界,对人类社会的贡献,可能会更为巨大深远。所以,换句话说,我们的这个建议,纯粹是为人类的文学艺术请命。

   中国人有一种说法,“文章千古业”,又说“笔扫千军”,这是很有道理的。伟大的政治家,他的影响力往往会受时空的限制,而伟大的文学作品,会突破时空的限制,其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是广泛、深远、持久的。王若望先生在文学创作方面有优异的成绩,他的已面世作品,在中国国内外,产生很大的影响,因而奠定了他在文坛的崇高地位,有了这基础,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随着他生活阅历的增加,视野的开拓,思想的成熟,以及爱国热情的激发,如果利用今后的有生之年,全神贯注从事文学创作,他一定会产生更好、更伟大、更辉煌灿烂的文学作品。而这类作品,是人类所共有的宝贵精神财富。

   不错,古今中外有很多政治家同时也是作家,如变革后的捷克首任总统也是作家。但高龄的王若望先生若直接参与民运组织的领导工作,势必耗费大量的时间、精力,他受得了吗?以他目前的热情和干劲,或者可支应,但会因此影响他的文学创作吗?这是人们所耽心的,果真如此,那就很可惜了。

   据说:王先生之所以要出面竞选主席一职,主要是受民运各派的领导人推举,目的是想利用他的威望,以整合各派关系,消除矛盾,促进围结。这也讲得通。但是注意一点,政治活动与文学创作的思维方式有很大不同,前者以逻辑思维为主,后者着重形象思维,前者偏重理性,后者偏重感性,民运两大组织的领导人万润南、胡平……曾到过澳洲访问,也发表了很多言论,若将万、胡两位的言论和王若望的言论作比较,人们会发现,前者较少情绪化,也更具说服力,可见他们是有能力自己整合内部、解决问题的,至于王若望先生,充其量请他当顾问,使他有足够的时间精力,从事写作,岂不两全其美。

   综上所述,我们的结论是:希望王若望先生继续燃烧起写作热情,从事文学创作,以更多更好的作品,贡献人类社会。我们殷切期待着。

                 《某报》19921215

  羊子感言:十几年以后的今天,在整理《王若望全集》时,重读本报社论,前后对比,发现:所言极是!我不得不承认:中华民族的心智开启,还早着咧!国父孙中山先生说的“革命尚未成功,同志尚需努力”,一百年了,究竟,中国大陆何日民主化?为什么台湾的华人能实行民主化?若望要是还健在,要是重读此社论,必定感慨万端!联想他晚年在民主国家、在自己营垒里吃尽苦药,他能瞑目吗?为理想而承受苦难的海外精英们请自问:十几年来,咱们的言行,有多少获得祖国人民认同?——2005-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