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若望打破缄默

评论邓小平的开放改革

赞扬两岸交流让大陆人到台湾参观民主制的实践

 

【本报系特派记者王震邦上海专访】大陆内部极少数敢于坚持批判立场的文艺作家王若望,日前打破「婉拒作社会活动」的缄默,表达了对邓小平几番吹起的改革春风,另一种角度的看法,在肯定与善意中,有着深刻的批判,并兼及对两岸形势的看法。

   以下是记者与王若望的对谈纪要:

   问:从年初邓小乎南巡讲话,吹起一阵改革春风,在各方面是不是能吹出风行草偃的势头,该如何评价?

   答:由邓小平刮起的这股旋风,一定的进步性与开拓性是不可低估的;特别是在八七高龄能如此清醒有力,及时地提出救党救国的重大决策,把钻进了死胡同,仍沉睡不醒的高层领导唤醒过来,并与对立的保守派进行艰苦的较量,党内只有邓小平才能做得到。

    忆起晚年的毛泽东还在念叨「文化大革命今后每隔七、八年就要来一次」的至死不悟无可

比拟的。

  问:从历史发展的阶段进程,拿邓小平和毛泽东相提并论,当然可以看到后来居上的开拓与超越;但是落在现实又将如何对待?

答:当然,这股旋风在打旋中有它的局限性,这种局限性来自好几个方面:先是邓小平本人历史的、阶级的局限性。例如他强调了反左是主攻方向,殊不知对民主运动和民运分子的打击和歧视是极左思想的根源之一,换句话说,只在书面上许诺「人权问题是可以讨论的」;但在行动上依然摧残人权,剥夺人民的言论,出版、集会、结社等等的自由权利乃是最大的左。

  再如,提出了欢迎流亡在海外的知识分子归国,这是了不起的「开放」和「宽容」。遗憾的是,就在春风刚刚吹起之际,司法系统官员马上发出「但书」的声明,说是「但有过通缉令的不在此列」。横肚里杀出的这股冷风,又把上述美丽的宣告吹得烟消云散。这股冷风似乎来自邓小平以外的人,大家期望邓小平能对此做出公开澄清。

  问:从人权问题引申到中共官僚体制对改革开放的反应,是否存在着一些问题?

   答:邓小平提倡改革开放的第二种局限性,主要来自党内的保守派,尽管其中一部份有保守倾向的同志,在这股强劲的旋风之下已有了转变,是心悦诚服的转变;但不能指望更多的保守分子真的走出死胡同了。有的人抢先表态并不是真正的赞助改革开放,他们不过是见风使舵,为了保全自己的金饭碗,金交椅而已。

   赞助进一步改革开放是容易的,担风险的,如果深入—步搞政治改革,就和这些人物的「权」和既得利益发生冲突了,这里就解释了何以中共不敢提政治改革,改变管理体制的问题。须知,依靠目前这套官僚机构,是很难把旋风转化为提高生产的力量,即使经济改革—条腿跑在前头,不改变衰朽的生产关系,生产速度虽然仍能上去,但其结果不是富国利民,而生产出中国特色的官僚资本阶级、食利阶层、封建性的洋务派等畸形儿来。

   讲起历史上的洋务派,他们的特点是:政治上保皇,讳言民主民权,镇压农民运动很卖力(如曾国藩),但在引进外资和外国技术方面,倒是带头人和积极分子。

  问:那么,当代的洋务派希望保持的是什么,又如何寄望邓小平呢?

  答:保持垂死的党专政体制(这不是全面否定共产党,而是针对「党专政的弊端」,这—点就决定了中国保守分子的特点:是在保住党专政下的改革开放,按照世界历史的轨迹来看,这样—条腿的开放不能不受到党内保守分子的刁难和阻挠,刮一阵旋风并不能解决问题。邓小平不能不知道这一点。但因其年迈和上述谈及的「局限性」,他可能缺乏这种勇气和魄力,我们期待着他能再刮起一股政治体制改革的春风。

  问:是否可能评估当前两岸关系的互动和影响?

   答:我曾赞赏已故蒋经国先生准许台湾老兵和内地人回大陆探亲的开放政策,李登辉先生又比蒋更前进了一步,比如两岸开放间接通邮、通商等等。它产生正面的、有利于统一这—点且不谈,其在大陆人民产生的影响,是正面的,是大大开阔了人民的视野,打消了双方过激宣传的敌对,更重要的一条成功是,它大大促进了大陆人民追求民主,效法市场经济的意识,这一威力是无与伦比的。如果再对等地欢迎大陆知识界、文化界人士走访台湾,探亲会友,它所起到的推动和促进作用乃是无可替代。其意义就等于欢迎大陆人去参观自己人进行民主制的实践,又等于免费开放中国人自己创设的政治经济博物馆,让生活在密封罐里的同胞获得信心,大开眼界。

  列宁讲过一句话:「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我以为:隔海的台湾,正是大陆的未来模式,称台湾是我们的榜样,大陆上的朋友或要骂我崇洋媚台了。我只举出一点,比如说:台湾有个民进党,它的不同政见就是主张「台独」,国民党坚决反对「台独」;但台湾当局尚准许民进党竞选,准其合法存在,这就是民主制的特色。这事儿要出大陆,中共的无产阶级专政,就非得一网打尽不可。这两者,那一种更合乎天理人情呢?我看台湾的做法是对的,是一种榜样。如果像大陆把人关牢监,能不能消除台独思想的存在呢?不能。这就是专制与民主的分野,也就是对待采不同政见者的两种态度。

            《联合报》1992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