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能可贵的“横竖横”精神

--追忆王若望二三事

郁申树

 

见到《争鸣》今年一月号封面上王若望的遗像,心头不由一紧,这位铁骨铮铮的老人走了?我神情黯然,没像往常急切地阅读杂志,只有关于他的几个影像一一浮现眼前。

没有一个人像王若望那样,只见过一面就对我产生深远的影响。

 

铮铮铁骨 语惊四座

 

八七年夏天,我出席上海一家杂志的笔会,在与会者的名单上见到“王若望”的名字,稍感意外。因为八四年以后他的行动已受到“内控”,他的文章也不许在《文汇报》、《解放日报》等大报发表。这次是借胡耀邦、胡启立提出“宽松宽容宽厚”的东风,对他网开一面吧。他在开幕式将结束时匆匆赶到,有人通报说“王若望来了”,与会者不约而同地自发鼓起掌来。大会主席邀请他上台讲话,他一开口就与众不同地快人快语:“我昨天结束另一个笔会,黑夜兼程往这里赶,虽然是半夜的火车,仍然挤得没空座。我毕竟是近七十的人了,怎么能站一夜,不得已只得去餐车厢坐,幸好服务员见我的打扮像华侨,没赶我出来。你们看看,这就是新中国建国三十几年的成就!”短短几句语惊四座,真可谓“横竖横”,本性不改。他对当时的局势剖析一番后强调,中国实有必要再来一次“五四”,把“德先生”“赛先生”请来启蒙。让人感佩的是,明知身旁坐着市委宣传部的有关领导,他“旁若无人”地直抒胸臆,其“横竖横”精神光彩夺目。望着这位满头银丝,历经磨难仍然威武不屈的老人,令人想起《三国演义》中的老将黄忠。

 

“横竖横”雅号的由来

 

在游览一个风景区的途中,我们几个青年好奇地追问他“横竖横”这个“雅号”的来历,他不无幽默地解答说,文革时他进牛棚,管教人员用沪语叫他“王若望”(与沪语“横竖横”谐音),加上他不服管教犟头犟脑的性格,他的名字渐渐成了“横竖横”。

七九年后被摘去现行反革命、右派两顶帽子的王若望,没有感激涕零去当“歌德派”,也没凭老革命、老作家的资历去谋一官半职,捞回二十年的损失,反而更大胆更猛烈地向整个专政制度发起挑战。他去工厂、大学讲演,指名道姓批判毛泽东,是文革后第一人;他据理陈言中国必须补资本主义的课。他的“胆大妄为”成了从上到下极左派的眼中钉、肉中刺,与此相反,他得到了上海人民的支持和拥护,八十年代他“横竖横”的美名传遍上海,是上海人民对他的最大褒奖。

 

会上讲话成“攻击邓小平”罪证

 

由于王若望是“特殊人物”,笔会主办者不敢安排他作报告,大部份与会者组织了一个座谈会请他讲话。他讲到自己八四年批评干部在用人问题上是“武大郎开店”。伺机向他发难的人,把他的讲话录音送邓小平,作为他“恶毒攻击邓小平的罪证”。心胸狭窄的邓小平果然经不起这一激,向上海市委说了一个处理意见,自此他成了“内控”对象。他还讲了陈云支持胡乔木、邓力群向以胡耀邦为首的改革派进攻,地方上的改革者纷纷中箭落马的事例。他言辞犀利,声情并茂,还站起来模仿陈云老态龙钟行将就木的样子,惹得听众捧腹大笑。如今追忆,更觉这是何等壮烈的“横竖横”精神。

 

“内控”期上街游行再次入狱

 

当一位与会者说党中央提倡“三宽”后形势会好转时,王若望敏捷地指出:形势不是变好而是变明朗了,人们已经看清谁真心搞改革,谁试图开倒车,改革的现状还很严峻,并潜伏着很大的危机。以后的事态证实了他的预见。几个月后,上海爆发学运,胡耀邦被迫下台,他也被邓小平点名开除党籍(邓小平公仇私愤一起报,解了心头之恨)。八九年民运,他亲自走上街头,又再次入狱。

听王若望讲话,他的记忆力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说起某月某日中央开了什么会,某某人出席,某月某日什么报发了什么文章,他如数家珍。一次早餐我正巧与王若望夫妇邻座,便向羊子夫人赞赏地提这事,羊子夫人不以为然地说:“你们说他记忆力好,你们不知道他常常不带替换的衬衣短裤就进浴室洗澡,他只是记着他关心的事吧了。”这就是王若望,一个把自己的个人安危(当然不是指他夫人说的生活小事)置诸度外的老人,一个把自己的全身心投入中国民主事业的斗士。

在海外民运处于低潮的时候,纪念王若望的最好方式就是发扬他的“横竖横”精神,继续他未竟的事业,在海外掀起促进中国民主运动的新高潮。

 

原载《动向》2002年1、2期合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