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两个西藏问题:(a)地理上的“西藏本土”(中国藏区) vs. 散居海外的“流亡西藏”。两个地方在各方面都差异极大,藏区祗能盼望一再落空的中国施舍,从汉人在中国、台湾的施政经验看得出,这种“恩泽”决非天上掉下来的,是需要“流血流汗”抗争得来的。海外藏人面对无法返乡的煎熬,期盼中国给予香港、台湾的“一国两制”不可得,各何况是“松散的邦联”或类似欧盟的“大同盟”。
(三)“各吹一把号的异阵营领导”(政权定期转移) vs. “众望所归的领导者”(达赖喇嘛):“幸运的台湾”享有的自由、民主程度在世界排行名列前矛,媒体自由度甚至高于美国,不幸的是,因为历史的偶然分成泛蓝、泛绿阵营,在族群认同牵扯、国家定位路线、缺乏民主政治文化、行事伦理欠缺下,“分裂的岛屿必然有异阵营领导”。“不幸的西藏”却能凝聚在“众望所归的领导者”达赖喇嘛旗下,为未来奋斗,前途虽艰辛,藏人却皆能甘之如饴。
“中道”路线不能期待强者的施舍,中共字典没有“施主”;不能盼望中共“开窍”,他们缺乏“人权”、“民胞物与”观念;不能等待中国的民主改革,他们没有“民主自由”、“入藏随藏,入藏是藏”(Do in Tibet as the Tibetans do)想法。“中道”路线之外,或许仍可采取其他“改良式中道”非暴力配套做法,譬如早期台湾党外“返乡运动”,近期大陆海外民运人士渐有的“探乡”,或可参酌。回到故乡是任何人的基本人权,“倦鸟归巢”为什么要被剥夺呢?中共当权人又怕什么“手无寸铁的国人”呢?期盼中共的绿灯,不如自行打造一盏绿灯吧!《高山上的足球赛》影片感动世人,率团到“北京看一场2008年奥运足球赛,顺便返乡探亲”,成或不成,是否更感人呢?而“中藏领导人携手同获2008年诺贝尔和平奖”,可否成为一个强烈诱因?可否为2008奥运会锦上添花?可否有助中国推动踏实的民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