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以「國家安全」為由頒布新禁令限制傳教工作
Anugrah Kumar 《基督教郵報》特約撰稿人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Lintao Zhang/Getty Images
中國已禁止外國傳教士進行佈道及成立宗教組織,並以「維護國家安全」為由為此舉辯護。這項由中國共產黨宣布的最新限制將於5月1日生效,進一步加強對國內基督教的打壓。
根據《宣教新聞網》(Mission News Network)報導,修訂後的規定明確禁止在中國居住的非中國公民在未經授權的情況下進行佈道、創辦宗教學校、製作或販售宗教出版物、接受宗教捐款,或招募中國公民成為信徒。
外籍神職人員僅能在獲得國家認可的宗教機構正式邀請的情況下進行佈道,且所有講道內容必須事先獲得政府批准。
美國的受迫害監督機構「國際基督徒關注」(International Christian Concern)指出,中國官方媒體聲稱這些限制是為了促進國家安全,並將此舉描述為對「正常宗教活動」的保護措施。
中共所謂的“正常宗教活動”,通常是指在國家嚴格控制的宗教機構內進行的活動。任何在這些機構之外運作的獨立宗教團體,往往被政府貼上“邪教”或“極端主義”的標籤。
這項新立法反映出中國在習近平主政下持續推動的宗教高壓政策,進一步強化對國內宗教實踐的控制。習近平早在2016年就首次提出要將所有宗教「中國化」的目標,該政策旨在確保宗教忠誠與共產黨的優先利益保持一致。
因此,像中國基督教三自愛國教會和中國天主教愛國會這類國營宗教機構,成為政府認可的宗教活動渠道。
獨立家庭教會運動則尤其受到這一政策轉變的打擊。針對家庭教會成員的突襲與逮捕已成常態,因為中國當局將這些團體視為對「政治安全與社會穩定」構成威脅的對象,致力於加以瓦解。
《華盛頓立場報》(The Washington Stand)指出,《環球時報》今年稍早的一篇報導中,更公然誇耀中國公安機關在2024年加大力度取締這類團體。
中國公安部公開承認已加大對監控技術與人力的投入,專門用於監視並限制獨立宗教組織的活動。
中國廣泛運用科技手段監控公民的行蹤與社交關係,以評估其對共產黨的忠誠度。這一系統特別針對與未註冊家庭教會有關的人士,或傾向於在國家認可體系之外實踐宗教信仰的人群。
然而,中國官員仍堅稱中國境內存在「宗教自由」,只是需在嚴格控制的範圍內進行。根據已在中國境內活動的宗教組織代表表示,新法規將使外國參與變得更加困難,但並不完全終止宗教活動。
如“中國聖經事工”(Bibles for China)這類已在官方批准架構下運作的機構認為,他們的工作在新規實施後短期內或許不會立即受影響。但外國傳教活動——特別是探訪、與牧師會面及實地參與等——勢必將變得更加困難。
此外,來自國外的宗教資金也將面臨更嚴格的審查。
“家庭研究委員會”下屬“宗教自由中心”主任阿麗艾爾‧德爾‧圖爾科(Arielle Del Turco)對此表示嚴重關切。
她對《華盛頓立場報》表示,中國以國家安全為由的說法並不正當,禁止外國傳教士的舉措將損害中國的國際關係。
德爾‧圖爾科呼籲美國政府密切關注相關發展,因為此舉可能會對赴華的美國公民產生影響。她建議美國領導人公開譴責中國政府的做法,並持續監督中國境內的宗教自由狀況。
2025年4月19日(星期六)
翻譯轉載自:基督教郵報
原文連結:
https://www.christianpost.com/news/china-imposes-new-bans-on-missionary-work-no-preaching-schools.html
|